引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目标和方法 1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 1
二 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应达到什么目标? 6
三 如何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 9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历史和现状 13
一 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 13
二 研究的历史及其进程 17
三 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 22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义界” 28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 28
一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转型” 29
二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 32
三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 36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批判 40
一 “五四说”的局限 40
二 “五四说”存在的根据 44
三 “五四说”批判的意义 48
第二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缘由 53
第一节 社会危机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53
一 晚清社会危机与今文经学的兴起 54
二 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复活 57
三 经世致用与晚清文学批评转型的发生 60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转型 64
一 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64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与新式教育的兴起 68
三 晚清新型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 71
第三节 文体变革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76
一 中国文学的文体发展轨迹描述 77
二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发展轨迹描述 80
三 文学文体变革与文学批评的转型 84
第三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路径 90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90
一 百余年来晚清文学革命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91
二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主体的转变 94
三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对象和文本的转变 97
四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功能的转变 101
第二节 西体中用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105
一 晚清时对待中西文化的四种态度 105
二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西体中用的最初表现 109
三 《〈红楼梦〉评论》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113
第三节 文学复古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118
一 中国文学复古的源流及其特征 118
二 章太炎文学复古的主要观点 122
三 章太炎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126
第四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立场 131
第一节 进化论与梁启超等的文学革命 131
一 进化论与文学革命发动的原因 132
二 进化论与文学革命发动的过程 137
三 从自然科学学说到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进化论 142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的文学复古 148
一 章太炎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 148
二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复古文学观的形成 153
三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文学复古的局限 158
第五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启示 164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中的科学化 164
一 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转型中的科学化倾向 164
二 20世纪末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的争论 169
三 文学批评为何会走向科学化之路 174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中的人本化 178
一 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人本化倾向 178
二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论争的实质 183
三 文学批评为何要走向人本化 188
结语 194
参考文献 198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