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泉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远景评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光裕,侯宗林,朱学文等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0813889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热泉型金矿床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矿床模型法及其发展前景 1

一、矿床模型及矿床模型法 1

二、矿床模型法发展前景 2

第二节 热泉型贵金属矿床模型及其发展前景 4

一、热泉型贵金属矿床一般特征 4

二、热泉型贵金属矿床模型 6

三、热泉型金矿床的发展前景 15

第二章 热泉型金矿床成生的母体——浅成热液循环系统 17

第一节 浅成热液循环系统的地表露头——热泉 17

一、温泉 19

二、喷气孔 39

三、放热地面 41

四、泉华 42

五、水热爆炸现象 47

六、热泉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带 50

第二节 上循环作用带 53

一、围岩强烈硅化带 53

二、地下冷水与热液混合带 54

三、酸淋滤作用蚀变带 60

四、硅质岩带 68

五、沸腾带 69

第三节 下循环作用带 71

一、温度的估计 71

二、热液的化学组成 74

第四节 浅成热液循环系统各分带在空间上的套叠 79

第三章 热泉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80

第一节 大地构造环境 80

第二节 构造和构造活动环境 83

第三节 热源 91

一、岩浆侵入活动 91

二、晚新生代的火山活动 92

三、地质体的放射能 102

四、构造活动在提供热能方面所起的作用 104

五、结论 104

第四节 水源 104

一、大气水的δD和δ18O 105

二、温泉水的δD和δ18O 107

三、温泉水的来源 109

第五节 物质来源 110

一、来自围岩的补给 110

二、来自深部的补给 115

第六节 浅成热液循环系统的形成发展时间 119

第七节 小结 120

第四章 浅成热液循环系统的金矿化作用 122

第一节 金及其伴生元素组合 122

第二节 金及其伴生元素的统计分布特征 125

第三节 温泉水中的金属组分 131

第四节 金及其伴生元素在浅成热液循环系统不同部位上的分布特征 134

第五节 金及其伴生元素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带 137

一、变异性指数法 138

二、垂向变化梯度法 139

第六节 水热爆炸和金矿化 140

第五章 矿床模式 143

第一节 描述性模型 143

第二节 区域环境模型 145

一、大地构造位置 145

二、构造及构造活动环境 145

三、水源 146

四、热源 146

五、物质来源 147

六、成矿时代和富集成矿的时间 148

第三节 空间几何模型 150

一、热泉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150

二、空间几何模型图 152

第四节 主要的成矿机制 153

一、围岩中金活化转移到热液并随热液迁移循环的机制 153

二、金沉淀富集成矿的机制 159

第五节 成矿过程模型 164

第六节 资源评价模型 173

一、品位-矿量分布模型 173

二、品位-矿床规模经验估计模型 176

三、一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金矿产资源量估计模型 178

四、三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金矿产资源量估计模型 179

第二篇 热泉型金矿床资源评价实例 180

第六章 腾冲地区金矿资源评价 180

第一节 腾冲浅成热液循环系统金矿产资源总量估计 180

第二节 三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含矿性数学地质评判 181

一、三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的初步筛选 182

二、评判标志的确定、分级及赋值 182

三、三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含矿性评判 186

第七章 热海三级浅成热液循环系统金矿床统计预测 190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90

第二节 金矿产资源量估计 196

第三节 找矿远景地段的数学地质评判 197

第八章 我国热泉型金矿床找矿前景浅析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7

附图1 腾冲浅成热液循环系统温泉水中冷水混合比例-深部热液温度图解 221

附图2 F因子计量等值线图 229

附表1 腾冲浅成热液循环系统地下深处热液的化学组成 234

附表2 腾冲地区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236

附表3 腾冲地区火山岩岩石化学查瓦里茨基数学特征 239

附表4 腾冲地区火山岩岩石化学库茨涅佐夫数学特征 242

照像版图说明及版图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