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理论与实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垂荣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577646
  • 页数:2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创造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创造人才的培养、创造目标的选择、创造法则、创造技法、发明措施和方法,以及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创新成果的保护。

第一章 创造与创造学概述 1

第一节 创造与创造学的概念和性质 1

一、创造与创新的概念和性质 1

二、创造学的概念和性质 5

第二节 创造学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内容 7

一、创造学的基本组成 7

二、创造学的基本内容 8

第三节 创造学的形成和发展 9

一、国外创造学的形成和发展 10

二、我国创造学的产生和发展 15

第四节 创造学的研究方法 21

一、兼容并蓄的研究方法 21

二、在实践中研究,在创造中总结的研究方法 22

三、与相关学科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 23

四、观察比较的研究方法 24

第二章 创造力开发 25

第一节 创造力概述 25

一、创造力的概念 25

二、创造力结构 26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原理 28

一、压力激发原理 28

二、诱导原理 30

三、渗透原理 32

四、调节原理 32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方法 33

一、从教育方面开发创造力 33

二、从思维训练中开发创造力 34

三、从创造技法方面开发创造力 36

第四节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36

一、智力方面要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36

二、非智力方面要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40

三、环境因素 47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 50

第一节 思维概述 50

一、思维的概念 50

二、思维的特性 50

三、思维的品质 52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54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54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55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60

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互补 60

二、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互补 62

三、组合思维与分解思维的互补 63

四、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互补 64

五、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互补 64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结构体系 65

一、全方位思维结构模式 65

二、创造性思维体系 65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形式 66

一、理论思维 66

二、直觉思维 70

三、联想思维 75

第六节 创造性思维方向 76

一、扩散思维 76

二、逆向思维 77

三、侧向思维 78

四、其它思维形式的方向性 79

第四章 创新才能及其培养 80

第一节 智力与智能的构成 80

一、什么是智力 81

二、智力和智能的结构 82

第二节 创造性观察能力 85

一、什么是创造性观察能力 85

二、创造性观察能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85

三、创造性观察的一般方法 87

四、妨碍正确观察的因素和怎样培养创造性观察能力 88

第三节 创造性记忆能力 91

一、什么是创造性记忆能力 91

二、创造性记忆能力对创新的影响 92

三、记忆的心理特征和记忆规律 92

四、提高创造性记忆能力与如何培养创造性记忆能力 94

第四节 创造性想象能力 95

一、什么是创造性想象能力 95

二、联想能力 95

三、幻想能力 97

四、如何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98

五、对想象的评价问题 99

第五节 预见与直觉能力 100

一、什么是预见能力 100

二、预见能力的成果种种 100

三、什么是直觉能力 101

四、直觉能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102

五、怎样培养直觉能力 102

第六节 转移经验的能力 103

一、什么是转移经验的能力 103

二、转移经验的能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103

第七节 实验操作能力 105

一、什么是实验操作能力 105

二、实验操作能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105

三、努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106

第八节 创造才能评价 107

一、从智能结构类型的特征评价 107

二、其它评价方法 107

第五章 创造型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 110

第一节 创造型人才概述 111

一、我国学者对人才的评说 111

二、创造型人才的共同特征 111

第二节 创造型人才的文化素质 116

一、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116

二、人才的最佳知识结构 117

第三节 创造型人才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119

一、创造动机和社会责任心 119

二、兴趣及其培养 120

三、情感及其培养 124

四、意志及其培养 127

五、性格和创造性性格 130

第四节 克服创造的心理障碍 133

一、创造障碍的涵义 133

二、在创造中常见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33

第六章 创造目标的选择与创造法则 137

第一节 创造目标的选择原则 137

一、实用性原则 137

二、创造性原则 137

三、科学性原则 138

四、社会性原则 138

第二节 创造目标的选择条件 139

第三节 选择目标的思路和构想 140

一、从多种方案中选择目标 140

二、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 140

三、根据实力选择目标 141

四、注重目标的剖析 142

第四节 十二条创造法则 142

一、综合法则 142

二、还原法则 143

三、对应法则 144

四、移植原则 145

五、离散法则 145

六、强化法则 145

七、换元法则 145

八、迂回法则 146

九、组合法则 146

十、逆反法则 147

十一、造型法则 148

十二、群体法则 149

第七章 创造技法及其应用 150

第一节 创造技法概述 150

一、什么是创造技法 150

二、创造技法的原理和作用 150

三、创造技法的产生和特点 151

四、创造技法的分类 153

第二节 集体搞发明创造技法 154

一、头脑风暴法 154

二、综摄法(戈登法) 156

第三节 列举“三点”与组合技法 157

一、缺点列举法 158

二、希望列举法 159

三、特点列举法 159

四、组合技法 161

第四节 类比技法 163

一、直接类比技法 163

二、间接类比技法 164

三、因果类比技法 164

四、仿生类比法 164

第五节 联想技法 165

一、联想概述 165

二、联想三法则 165

三、联想技法 165

第六节 移植技法 169

一、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移植 170

二、原理移植 170

三、技术功能的移植 170

第七节 专利信息发明法 171

一、调查专利法 171

二、综合专利信息法 171

三、专利空隙创造技法 172

四、专利知识法 172

第八节 提问系列技法 173

一、5W2H法 173

二、检核表技法 174

三、和田法(聪明十二法) 175

四、发明十步法 178

五、决策三思法 178

六、七步法 179

第九节 创造技法的综合运用 179

第八章 发明创造的措施与发明方法基础 181

第一节 发明创造的措施概述 181

一、措施的含义和结构 181

二、发明创造程序与措施的选择 183

第二节 类比型措施 184

一、类比措施的性质与类型 184

二、模仿、缩放、仿生、等效、模拟、假象化、模型化 185

第三节 转换型措施 189

一、转换型措施的特点与类型 189

二、功能、作用、质料、形态的转移 190

三、形状位置、数目尺寸、结合、传动、运动方式的转换 191

四、思路、途径、用途、外观的转换 192

第四节 综合、分解、增减、变形型措施 192

一、综合型措施 193

二、分解、增减、变形型措施 194

第五节 发明原理与发明过程 196

一、发明机制 197

二、发明模式 198

三、发明策略 199

四、发明过程 200

第六节 发明方法的类型 202

第七节 主要发明方法简介 203

一、现代尝试法 203

二、半经验发明方法 203

三、物场分析法 206

四、发明程序大纲 209

第九章 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保护 211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211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211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点 211

第二节 WTO与知识产权 212

一、TRIPS的特点与知识产权 212

二、我国加入WTO以后,适应知识产权的对策 213

第三节 专利的基本概念 215

第四节 转变观念,勇于及时申请专利 216

第五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和实施 216

一、怎样申请专利 216

二、专利申请的审批 217

三、专利的实施 218

第六节 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保护 219

第七节 专利战略 220

一、专利战略的基本概念 220

二、专利战略研究的内容 220

三、在科研和技术开发中应十分重视专利战略 222

附录一 复习思考题 224

附录二 创造性思维训练 227

附录三 创造力的自我测试(一) 236

创造力的自我测试(二)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