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建设年代 1949-1965》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武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10067996
  • 页数:6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原周恩来研究组组长刘武生同志的又一力作。书稿从几个方面记述了周恩来在建国后的生平业绩和思想理念,有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国史、党史研究者了周恩来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间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政治篇 1

为新中国开国奠基——主持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和组建中央人民政府 3

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广泛邀请爱国民主人士前来解放区,共商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3

经过半年多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协商,形成五份《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有关文件》,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创建新中国绘制了蓝图,毛泽东说: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 9

主持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的工作,分工负责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 11

兼任新政协筹委会第三小组组长,负责主持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周恩来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及特点》的报告。 20

就任总理后,首先集中精力组建政府机构,亲自做人员组成的平衡和协调工作;民主人士称赞“周恩来总理不愧为‘周’总理啊!” 21

政务院组成后,周恩来立即着手组织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条例和组织条例。 25

实行民主建政,建立和健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权机构。 28

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为争取台湾回归祖国而播种、开路 30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 30

“如果我们不提出解放台湾,保持不了祖国的完整版图,我们就会犯错误,也对不住自己的祖先。” 32

“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37

“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41

炮打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45

概括提出对台政策的四项具体内容。 53

“我们这辈子如看不到解放台湾,下一代或再下一代总会看到的。” 56

情怀黄埔师生,心系祖国统一 60

“一九二四年冬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将近两年时间,教过四期学生。” 60

托人提醒台湾当局加强蒋介石、蒋经国与陈诚之间的团结,击破美国“拉陈抑蒋”的图谋。 61

通过有关人士写信转告陈诚:中共对台的方针、政策是“一纲四目”,台湾回归祖国后,可以行使更大的自治权。 62

对台湾当局做争取工作,急是无用的,今后可能会拖下去。 65

坚持知识分子问题的正确理论和政策——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三篇代表作 66

现身说法,以情感人地谈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以启发他们适应新社会的需要。 66

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69

重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以解除他们的精神枷锁。 76

“脱帽加冕”后很快又出现了反复,但是,周恩来说:“我不认为我在广州会议上讲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有什么错误。” 83

经济篇 87

“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89

稳定金融物价,是新中国经济战线取得的第一大胜利。 90

统一财经管理,为从根本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必要条件。 93

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调整工商业,正确对待私营工商业。 95

“生产是我们新中国的基本任务。”“当前各方面首先是恢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 99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农业是基础,工业是领导”。 101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修复铁路运输是重点。 104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要重视工业生产特别是轻工业生产。 105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贸易是一个重要环节。 106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06

中共中央作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战略决策,周恩来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107

率团访问苏联,争取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的支持和援助。 110

绘制宏伟蓝图——提出和实施“四个现代化”建设 116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被认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 116

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郑重宣布,把“四个现代化”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19

在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四个现代化”创造性地提出过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122

在新的历史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现出新的宏伟蓝图。 124

论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学习《周恩来经济文选》 128

工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导。 128

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133

国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保障。 137

科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140

艰难的探索——在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的日子里 145

“新大陆早就存在,而我们发现得太晚了”。 145

“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 147

“已经不是预防而是需要反对冒进了!” 151

“近几个月来,我们得到一条教训,既不要右,又要敢于抗大流。” 153

“冒、松、紧、分这四个字不能并提,主要是冒了”,“主要应该批‘左’。” 157

毛泽东说:反冒进“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了五十米”。 160

毛泽东说:“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 165

“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的问题。” 167

毛泽东说:“反冒进的问题现在也搞清楚了。” 169

难以预料的风云变幻——从“大跃进”到庐山会议的岁月 172

面对全面“大跃进”已成定局,周恩来感到“指标定得过高,可能在以后出现大的‘马鞍形’”。 172

“好像社会主义已经不过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是不好的”。 177

1958年的“大跃进”“打破了客观规律,主观主义大发展”。 181

庐山会议前期,周恩来用主要精力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187

周恩来对彭德怀说:“今天你代替了我。其实,你有鉴于我,还写了总路线基本正确。” 192

毛泽东提议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进一步批判彭德怀等同志,并决定在全党开展反右倾。“左”的错误更加泛滥。 202

民以食为天——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抓粮食工作 205

“产量没有那么多,有虚数。” 205

“一位不愿署名的政协委员”来信,反映“饿死人”和“田地荒芜”的情况。 207

人们称赞周恩来是“粮食调度的总指挥”。 208

冲破禁区,周恩来和陈云建议从国外进口粮食。 212

为解决粮食供应危机,“从城市压人口下乡”。 215

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瓜菜代”领导小组,并调整粮食政策,实行“三定三包”。 220

“国家经济形势好转了,你家的饭桌上怎么还没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 222

为了走出经济困境——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225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行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终于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造成异常严重的经济困难。 225

主持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国民经济逐步走出困境。 228

从农业入手,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主持起草《紧急指示信》,大幅度调整农村政策。 233

全面调整工业,实行“坚决退够,留有余地;重点调整,打歼灭战;综合平衡,全面安排;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三十二字方针”。 240

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执行“八字方针”,周恩来强调:“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245

为继续落实“八字方针”,周恩来说,对当前调整工作“可以写一副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 250

在“五月会议”上,周恩来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调整的方针、任务提出指导性意见。 255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周恩来则强调要“进一步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58

经过五年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八字方针”,周恩来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60

周恩来经济思想方法论——《周恩来经济文选》学习札记 264

“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我们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 264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 266

“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 268

“关起门来建设的想法也是错误的”,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 271

“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 273

“培养大批的建设人才,是我们现在最中心的问题”。 275

军事篇 277

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读《周恩来军事文选》 279

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279

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 283

科学的评价,历史的定位。 288

一波三折的议程谈判——领导朝鲜停战谈判(一) 290

为我方制定“争取和,不怕战,准备拖”和“谈要耐心,打要坚决,直到取得公平合理的停战”谈判方针。 290

指导我方代表团提出变通办法,终于打破议程谈判的僵局。 294

争论不休的军事分界线谈判,在我方“以打促谈”方针的作用下,美方被迫达成第一项实质性协议。 298

指导我方代表调整谈判方案,终于突破久拖不决的停战安排与监督谈判。 307

“打了三年,谈了两年”的抗美援朝,以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告终。 312

正义与邪恶之争的遣返战俘谈判——领导朝鲜停战谈判(二) 316

在遣俘谈判即将开始时,周恩来提出我方要坚持“全部遣返的原则”。 316

是先确定遣俘原则,还是先交换战俘资料,成为遣俘谈判第一个回合的较量。 318

是全部遣返,还是“自愿遣返”,成为遣俘谈判第二个回合较量的焦点。 319

侵朝美军制造骇人听闻的“巨济岛惨案”,残酷镇压中、朝被俘人员。 322

坚持针锋相对斗争,揭穿美方挑拨性遣返战俘方案的阴谋。 325

我方实行“打、谈结合,以打促谈”的方针,惩罚美方破坏遣俘谈判的行径。 328

为促使美方尽快回到谈判桌上来,我方同意美方先行交换伤病战俘的建议。 330

为实现朝鲜停战,我方提出立即遣返“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其余战俘交中立国处理。 332

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撤军谈判——领导朝鲜停战谈判(三) 338

坚持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撤军谈判方针,迫使美方同意将撤军问题列入“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的第五项谈判议程。 338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我方力促召开高一级政治会议,讨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 341

精心部署,认真做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343

为力主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同美国代表开展了一场面对面的激烈论战。 347

尽管中、苏、朝代表团做了种种努力,但因美国代表团执意反对,日内瓦会议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352

在日内瓦会议上,显示了新中国的外交实力,展现了周恩来和平使者的外交风采。 355

外交篇 357

新中国外交开局的巨大成功——参与谈判和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59

废除旧约和缔结新约的历史背景。 359

斯大林说:“目前不宜改变中苏条约的合法性。”原来苏方不打算废除旧约、缔结新约。 362

毛泽东的一番“牢骚话”,打破了僵持局面,斯大林表示同意废除旧约,缔结新约。 366

一波三折,艰难地缔结新约谈判。 369

峰回路转,苏方终于基本接受中方提出的协定草案。 373

在签字仪式上,周恩来讲话指出:这些条约和协定“将成为中苏两国兄弟友谊和永久合作的标志”。 378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首获巨大成功。 379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领导抗美援朝的外交斗争 383

通过外交途径,“不断地揭穿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霸占亚洲的全部阴谋计划”。 383

以联合国宪章为武器,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对美国侵略政策开展强大的外交攻势。 386

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389

通过友好国家,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传递给美国政府。 392

新中国代表第一次登上联合国的讲台,义正词严地控诉美国政府的侵略罪行。 395

在中、朝人民军队同“联合国军”进行军事较量的同时,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斗争”。 397

确立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和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00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加以确认。 400

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403

亚非会议确认的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和发展。 404

“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就更应该建立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410

邓小平说:“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3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性贡献——为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而作 41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定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41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国策。 41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必将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41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为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保障。 421

新中国外交战略一次成功的实践——主持中国与法国建交谈判 424

科学分析建交前中法两国关系的状况。 424

同富尔举行会谈,为中法两国建交奠定基础。 427

在出访途中,指导完成中法两国建交程序。 43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又一个重大胜利。 434

科技、文艺篇 437

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统帅——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技术 439

革命胜利给“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无限广阔的康庄大道”。 439

“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441

“认真地而不是空谈地向现代科学进军”,“有了长远科学规划,就有了奋斗目标”。 444

“最迅速最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的道路”,就是要采取六项强有力的措施。 448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应采取普遍争取的方针”,并亲自争取著名科学家回来参加新中国建设。 449

“请进来”的同时,还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452

原定十二年完成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前五年基本完成,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 454

关心新中国的“上天”事业——精心指导“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455

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战略决策,周恩来说:“我们必须要掌握原子能。” 455

提出发展尖端科技事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同外国进行科技合作,必须实行“要、学、买、钻”的原则。 459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专门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统率“两弹一星”等的研制工作。 461

遵照周恩来“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463

适时部署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相继在1966年、1967年、1970年“两弹一星”直上蓝天。 466

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纠正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469

为纠正“左”的错误偏向,倡导“文艺工作也要‘两条腿走路’”,“要从思想方法上学会‘两条腿走路’”。 469

为发扬艺术民主,强调“我们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 472

为解除对精神产品生产的束缚,主张要尊重艺术规律,“大家都来研究规律”。 476

为破除新的迷信,要求“第一要解放思想,第二要来个否定之否定”,“敢想、敢说、敢做”。 480

周恩来是发扬艺术民主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楷模。 485

党建篇 489

新中国第一场重大的党内斗争——参与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斗争 491

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党和国家机关的部分机构和人事安排,高岗、饶漱石错误估计形势,政治野心急剧膨胀。 491

高岗带头发难,“倒刘(少奇)”、“倒周(恩来)”。 493

饶漱石与高岗默契配合,“讨安(子文)伐刘(少奇)”。 500

中共中央判断高岗、饶漱石是野心家,决定予以揭露。 504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高岗、饶漱石的党籍。 511

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周恩来的民本意识 514

确认“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着力锻炼为公众服务的才干与品德。 514

确定“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并奉为总理国务、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 517

“在‘文革’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活着要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521

邓小平说:周恩来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525

学习和发扬廉洁自律的精神——周恩来廉洁自律事迹纪实 527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 527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周恩来做到廉洁自律的坚实思想基础。 533

以周恩来为榜样,学习和弘扬廉洁自律的精神。 537

人际篇 539

义重情深的革命战友——周恩来与邓小平的亲密交往纪实 541

邓小平说:“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541

共同战斗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 544

周恩来向中央建议,“邓小平同志担任政务院副总理”。 545

在“文革”浩劫中,周恩来说:“刘、邓、陶是中央常委,我还得保。”并为邓小平“疏散”到江西亲自做好安排。 548

林彪倒台后,周恩来为邓小平复出大造舆论。 549

周恩来机智地促成毛泽东决定邓小平复出,并为中共中央起草邓小平任职的通知。 550

四届人大“组阁之争”的胜利,邓小平正式接替周恩来的工作,避免了大权旁落于“四人帮”。 551

周恩来在生命垂危时刻称赞邓小平:“你这一年干得很好。” 553

邓小平在悼词中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周恩来,“四人帮”丧心病狂压低治丧规格。 554

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战友情缘——周恩来同朱德亲密交往述略 557

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557

共同举行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559

并肩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夺取重大胜利。 562

周恩来致祝寿词,隆重庆祝朱德六十大寿。 564

朱德向周恩来遗体行“最后的军礼”告别。 567

志同道合,义重情深——周恩来和任弼时的战友情结 571

慧眼识珠,“弼时一定要到中央来”。 571

情真意切,两次营救革命战友。 575

相伴转战,共度陕北战斗生涯。 580

周恩来与王希天 587

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相知的好友。 587

“论改良留学界风俗事”。 588

“蓬、涤、希三兄均为返归主干人物。” 590

王希天“早年留学日本,我去了以后和他结为好友”。 593

“你的面貌、体形很像希天烈士”。 594

“王希天被杀害,死时很英勇”。 595

周恩来评王希天 597

王希天是中国留日学生反帝爱国“拒约运动”的“主干人物”。 598

“王希天这个人有强烈的爱国心。” 601

王希天确是“在日本为革命牺牲的”,“死时很英勇”。 603

主要参考书目 607

后记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