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分与合:平权法治的一般理论 8
导论 8
第一节 从反归类原则到反屈从原则:美国经验 9
一、理念与制度之间的中介原则 9
二、反归类原则的提出 11
三、对反归类原则的批评 11
四、反屈从原则的证成 13
第二节 从侵权法模式到宪法模式:中国探索 15
一、侵权法模式的生成 16
二、侵权法模式的危机 21
三、走向宪法模式? 26
结语 32
第二章 旧与新:平权规范的生成逻辑 33
导论 33
第一节 什么是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对象的起源 34
一、就业歧视的内涵界定与《劳动法》 34
二、就业歧视的外延界定与《劳动法》 35
第二节 为什么反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依据的起源 38
一、“两权对立”格局的奠定与《劳动法》 38
二、“两权协调”路径的探索与《劳动法》 39
第三节 如何反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手段的起源 41
第四节 历史与未来: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兴起之路的重新展开 44
一、调控对象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44
二、调控依据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46
三、调控手段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48
结语 53
第三章 土与洋:平权制度的移植之忧 54
导论 54
第一节 间接歧视制度的全球化 55
一、间接歧视制度全球化的进程 55
二、间接歧视制度全球化的动因 57
第二节 反思“直接歧视证明难” 60
一、直接歧视的证明难题已获缓解 60
二、间接歧视的证明规则仍存模糊 61
第三节 反思“新型歧视化解难” 64
一、间接歧视制度与潜意识歧视 64
二、间接歧视制度与结构性歧视 66
结语 71
第四章 虚与实:平权观念的内涵之争 73
导论 73
第一节 平等空洞性的证成 75
一、韦斯滕的证明 76
二、方法论的探讨 77
第二节 平等空洞性的展开 79
一、“平等的假设” 79
二、“实体平等” 88
三、平等与规则统一适用 98
第三节 平等的致乱与废除 100
一、平等引发混乱的原因和表现 100
二、对平等引发混乱的辩护和探讨 102
结语 103
第五章 民与官:平权运动的宪法回应 104
导论 104
第一节 实然之争:社会运动有没有影响宪法? 105
一、史观兴替:宪法理论的古典与浪漫 105
二、个案辨析:控枪判决的原旨与实情 108
三、规律探索:社会运动的机制与周期 109
第二节 应然之争:社会运动该不该影响宪法? 112
一、派系之忧、共和主义及对社会运动的排斥 112
二、民主危机、多元主义及对社会运动的接纳 114
三、法政平衡、宪法权威及对社会运动的限制 115
结语 119
征引文献 122
后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