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工业化演变的基本理论 1
1 导论 3
1.1 问题的提出 3
1.2 选题的意义 6
1.3 概念界定 7
1.3.1 分工、专业化与工业化 7
1.3.2 制度、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11
1.3.3 信念、政府行为与政策 14
1.4 本文基本分析框架和方法论 19
1.5 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21
1.5.1 工业化的含义 21
1.5.2 工业化的思想演变 25
1.5.3 工业化理论的新进展 31
1.5.4 工业化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32
1.6 工业化演变分析的基本脉络 33
1.6.1 分工演化中的工业化变迁 33
1.6.2 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变迁 40
1.6.3 分工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46
第二篇 工业化演变的世界史进程 53
2 欧洲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 55
2.1 工业革命发生的“偶然”性与“持续”性之争 55
2.2 “原工业化”理论的突破与推广 59
2.2.1 原工业化理论的提出 59
2.2.2 原工业化理论的突破与意义 60
2.3 原工业化兴起的条件和动力 62
2.3.1 原工业化的动力 62
2.4 原工业化与政府政策 67
2.5 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 75
2.5.1 原工业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75
2.5.2 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失败的原因 76
2.5.3 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成功过渡与典型案例分析 77
3 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业化的演变轨迹 82
3.1 工业革命的发生 82
3.2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与路径依赖 98
3.2.1 工业革命动力说之争 98
3.2.2 可信承诺、路径依赖与英国工业革命 107
3.3 多元因素良性互动下的英国工业化进程 112
3.4 英国工业化的完成与政策转型 118
3.5 西欧工业化的后来者 129
4 美国工业化的演变与政策转型 134
4.1 美国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134
4.1.1 1789—1820年:制造业的早期努力 135
4.1.2 1820—1860年:工业化时代 136
4.1.3 1860—1914年:工业国 138
4.2 美国工业化演变中的路径依赖 141
4.3 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政策选择 148
4.3.1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交锋 148
4.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152
5 日本工业化的演变与政策取向 155
5.1 日本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155
5.2 日本工业化演变中的路径依赖 159
5.3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政策选择 163
5.3.1 产业政策 164
5.3.2 贸易政策 166
5.4 “东亚奇迹”的经验与政策选择 167
第三篇 中国工业化的演变路径 173
6 中国近代工业化演变的历史轨迹与路径依赖 175
6.1 狭窄国内市场制约下的中国原工业化 175
6.1.1 “斯密型成长”与“库兹涅茨型成长”之争 175
6.1.2 中国原工业化的微弱与瓶颈制约 179
6.2 中国近代工业化路径依赖与制度、政策供给 183
6.3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认知历程 192
6.3.1 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 192
6.3.2 工业与农业孰先孰后之争 193
6.3.3 轻重工业孰为优先之争 195
6.3.4 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 196
7 新中国工业化的演变历程与路径依赖 201
7.1 新中国工业化初始条件的特殊性 201
7.2 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 203
7.2.1 政府意识形态偏好 203
7.2.2 政策选择的路径依赖性 206
7.2.3 政府行为的路径依赖 208
7.3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选择的认知过程 212
8 制度转型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217
8.1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工业化演进的基本轨迹 217
8.2 中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内外环境压力 221
8.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与路径依赖 226
8.3.1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226
8.3.2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依赖 228
8.4 新型工业化的认知、制度演化 234
8.4.1 分工演进中的工业化变迁轨迹 234
8.4.2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认知演进 238
8.4.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241
8.5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247
8.5.1 认知、制度与政策的互动关系 247
8.5.2 新型工业化下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 251
8.5.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262
9 结论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