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导论 1
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进程及对民族主义研究的必要性 1
二、民族主义的含义及评价问题 6
三、民族主义思想的广泛粘连性 11
四、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中国古代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族类思想特点(上) 23
第一节丕基始定 23
(一)自然条件和中国人起源 23
(二)核心群体和腹心之地 29
(三)中原农耕文明的发达示范 35
(四)小雅诗人之忧:族类自觉 40
第二节百族辐凑 48
(一)秦汉:中国民族共同体的确立 48
(二)十六国到南北朝:从混沌到有序 54
(三)隋唐:中国民族共同体的重建与扩大 63
(四)五代宋元:新旧民族争当中国之主 71
(五)明清:中国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79
第三章中国古代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族类思想特点(下) 88
第一节近距离的民族融合和远距离的文化交流 88
(一)民族融合与共同体的壮大 88
(二)佛教的艰难扎根 97
(三)西学早期的始进终退 108
第二节中国古代族类思想的特点 118
(一)“中国中心”的天下观 118
(二)族类、文化、大同思想的纠缠 123
(三)对外交往中的“轻利”和“轻器” 128
(四)古代族类思想的广泛影响 134
第四章19世纪下半叶上层社会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化 140
第一节复古型的民族主义思想 140
(一)复古型民族主义延续的环境条件 140
(二)“明夷夏之辨” 145
(三)“严夷夏之防” 149
(四)礼义救国、文化救国与复古排外 155
第二节保守型的民族主义思想 161
(一)御夷之策的艰难选择 161
(二)借法自强与寓强于富 165
(三)以和为主的外交观念 172
(四)华夏中心观与“中体西用” 176
第三节对外开放型的民族主义思想 178
(一)“四不如夷”的民族自省 178
(二)对“徒袭皮毛”的批评 184
(三)比较中的抉择 187
(四)救亡御侮与王朝观念 191
第四节对内革新型的民族主义思想 194
(一)以开创之势治天下 194
(二)保国保种保教 200
(三)满汉不分,一致对外 205
(四)民权兴则国权立 208
第五章19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民和乡村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214
第一节从“天朝上国”的梦幻到民族觉醒的萌芽 215
(一)“奉天讨胡” 215
(二)“同拜上帝”与“天朝上国”的迷雾 220
(三)佼佼者洪仁玕朦胧的民族国家观 227
(四)对外交往与认识视野的扩大 229
(五)本能的自卫意识与近代民族危机感 233
第二节乡村民众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237
(一)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裂变与普通乡民的忧患意识 237
(二)文化冲突与民族自救意识的加强 247
(三)封闭保守的惯性惰力与排外心态 253
(四)家国一体的乡土意识与集团自卫 259
第三节传统民族主义的挽歌与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序曲 268
(一)“神助灭洋”与民族情绪的空前高涨 268
(二)救亡意识与阶级主体意识的朦胧觉悟 276
(三)极端排外主义 279
(四)挽歌与序曲 283
第六章20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287
第一节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主义勃兴的原因 287
(一)民族主义日趋高涨的国际环境 287
(二)新式知识分子的涌现 289
(三)近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291
第二节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294
(一)立宪派的民族主义内涵——立宪救国 294
(二)革命派的民族主义精髓——排满建国 299
(三)民国初年的民族主义——五族共和,共御外侮 304
第三节经济困境及其对策 307
(一)帝国主义变本加厉的经济渗透 307
(二)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发 310
(三)经济民族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6
第四节传统文化危机与价值体系重构 319
(一)文化民族主义者对文化危机的反应 319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转折 330
第五节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 334
(一)不平衡性 334
(二)流变性 334
(三)民间推动 335
第七章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 338
第一节20—40年代中国社会环境的新特点与文化精英的民族主义 339
(一)社会环境的新特点 339
(二)民族主义勃兴的助产士 343
(三)两极文化民族主义的困境 349
第二节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与民族主义 353
(一)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353
(二)极权民族主义 359
第三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民族主义 372
(一)“俄化”倾向的克服 372
(二)中共中国化的民族主义 379
(三)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民主制的民族主义路线 385
第四节国共两党民族主义的交融与分流 394
(一)民族主义的交融 394
(二)对三民主义的不同理解 397
(三)对民族主义的动力的不同认识 401
初步结论与补充说明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