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社会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鹏森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9704431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犯罪是人类文明的阴影,它既是人类面临的一道永恒的难题,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犯罪根源于人类文化自身,是人类文化的“天然缺陷”。人类既要不断地与犯罪作斗争,又要以平常心看待社会的犯罪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社会学 1

一 犯罪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

二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

三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8

四 犯罪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0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研究方法 15

一 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6

二 研究类型、程序与资料要求 19

三 统计分析与社会调查 23

第三节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意义 26

一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意义 26

二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实践意义 28

阅读材料与案例 29

阅读思考 41

本章小结 41

关键术语 42

复习思考题 42

第二章 犯罪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43

第一节 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43

一 古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43

二 近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46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49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50

一 统计犯罪学的出现 50

二 犯罪人类学的兴衰 52

三 犯罪社会学的形成 54

四 犯罪社会学的发展 58

第三节 犯罪社会学的理论 59

一 社会结构理论 60

二 社会过程理论 65

三 社会冲突理论 69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在中国 73

一 1949年以前的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 73

二 1949年以后的犯罪社会学 74

阅读材料与案例 76

阅读思考 78

本章小结 78

关键术语 79

复习思考题 80

第三章 犯罪与犯罪问题 8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 81

一 界定犯罪的两种角度 81

二 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概念 85

三 社会学犯罪概念及其意义 90

第二节 犯罪类型 97

一 犯罪类型的一般划分 97

二 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与犯罪分类 101

三 犯罪社会学特别关注的犯罪类型 104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 108

一 新中国的五次犯罪高峰 108

二 中国犯罪的主体特征 112

三 中国犯罪的类型特征 115

阅读材料与案例 121

阅读思考 130

本章小结 130

关键术语 131

复习思考题 131

第四章 犯罪原因的社会分析 132

第一节 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132

一 犯罪原因的概念 132

二 外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134

三 中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 137

第二节 探索犯罪原因的基本途径 140

一 犯罪社会学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 140

二 罪因系统与罪因结构 144

三 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犯罪根源 148

第三节 影响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 155

一 犯罪的社会根源依然存在 155

二 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失衡 157

三 市场经济的消极社会后果 158

四 犯罪的文化土壤仍然相当肥沃 161

阅读材料与案例 162

阅读思考 165

本章小结 166

关键术语 166

复习思考题 167

第五章 犯罪与个人生活环境 168

第一节 个人生活环境概述 168

一 个人生活环境的性质与特点 168

二 个人生活环境与犯罪 171

第二节 家庭和犯罪 172

一 家庭的结构功能与犯罪 172

二 父母背景与子女犯罪 177

三 家庭教育和犯罪 178

四 恋爱、婚姻与犯罪 184

第三节 学校与犯罪 187

一 学校性质及其与犯罪的关系 187

二 学校教育模式与犯罪 189

三 学校管理模式与犯罪 193

四 校园环境与犯罪 195

第四节 工作单位、社区环境与犯罪 197

一 工作单位与犯罪 197

二 社区环境与犯罪 200

三 邻里关系与犯罪 202

阅读材料与案例 203

阅读思考 207

本章小结 207

关键术语 208

复习思考题 208

第六章 犯罪与宏观社会环境 209

第一节 社会根本制度与犯罪 209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犯罪 215

一 经济改革与犯罪 215

二 经济发展与犯罪 219

三 失业问题与犯罪 223

第三节 政治状况与犯罪 225

一 政治腐败与犯罪 225

二 政治动乱与犯罪 227

三 阶级斗争与犯罪 228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与犯罪 230

一 社会分层与犯罪 230

二 二元结构与犯罪 238

三 人口流动与犯罪 240

阅读材料与案例 243

阅读思考 245

本章小结 245

关键术语 246

复习思考题 246

第七章 文化和犯罪 247

第一节 文化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247

一 文化的性质及特点 247

二 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250

三 文化冲突与犯罪 255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犯罪 258

第二节 亚文化与犯罪 260

一 什么是亚文化 260

二 西方的犯罪亚文化理论 261

三 我国的犯罪团伙问题 266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犯罪 273

一 大众传媒的性质与功能 273

二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274

阅读材料与案例 280

阅读思考 287

本章小结 287

关键术语 288

复习思考题 288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犯罪 289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犯罪 290

一 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 290

二 社会转型对犯罪的影响 292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 301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犯罪 303

一 高科技具有天然的两重性 303

二 科技进步对犯罪的影响 306

三 现代生物科技与犯罪 308

四 计算机技术与犯罪 310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犯罪 314

一 网络社会的性质与特点 314

二 网络社会的犯罪问题 315

三 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 320

阅读材料与案例 323

阅读思考 326

本章小结 326

关键术语 327

复习思考题 327

第九章 社会控制与犯罪 328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328

一 社会控制的科学内涵 328

二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 332

三 犯罪的社会控制机制 335

第二节 正向行为的积极引导 341

一 社会秩序的积极控制 341

二 社会奖赏与社会控制 345

三 社会保障与社会控制 346

四 社会化与自我控制 347

第三节 越轨、犯罪的社会制裁 349

一 越轨、犯罪的性质及其类型 349

二 社会制裁的性质与意义 350

三 社会制裁的基本形式 352

四 社会制裁的原则和要求 355

阅读材料与案例 357

阅读思考 360

本章小结 360

关键术语 362

复习思考题 362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治理 363

第一节 国外犯罪治理模式 363

一 何谓犯罪治理模式 363

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控制模式 365

三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治理模式 368

四 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 372

五 对不同犯罪治理模式的评价 374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76

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性质 376

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依据 380

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 382

四 改造社会环境与综合治理 387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领域 389

一 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 389

二 城市犯罪的综合治理 391

三 农村犯罪的综合治理 393

阅读材料与案例 397

阅读思考 400

本章小结 401

关键术语 401

复习思考题 402

参考书目 403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