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语方言与方言学概述 1
第一节 方言和方言的类别 1
第二节 汉语方言的区划和分类 4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形成 21
第四节 汉语方言的差异 23
第五节 方言与普通话和书面语 26
第六节 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和意义 28
第二章 语音常识和语音训练 32
第一节 发音原理和语音分类 32
第二节 国际音标 35
第三节 声调 43
第四节 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造 45
第五节 音变 47
第三章 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55
第一节 方言调查方法问题 55
一 间接调查法 55
二 直接调查法 55
三 字本位的方言调查法 56
四 词本位的方言调查法 56
第二节 语音的调查、记录和分析 57
一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57
二 记音和归纳声韵调系统 59
三 如何求出汉语方言音系的轮廓 60
四 归纳音位和整理、分析声韵调系统 68
五 连读变调的调查和整理 76
六 怎样求出语音对应规律 80
七 方言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84
第三节《广韵》音系与现代方言 85
一《广韵》简介 86
二 中古音系简介 87
三 中古音与现代方音的比较 94
第四节 方言词汇的调查 103
第五节 方言语法的调查 106
第四章 方言地理研究 110
第一节 方言地域差异的调查和比较 110
一 调查和比较方言地域差异的意义 110
二 调查或比较项目的设计 110
第二节 方言分区的多种可能性 113
第三节 方言分区的依据和参考因素 121
一 方言分区的依据 121
二 方言分区的参考因素 122
第四节 方言地图的种类和绘制 123
一 方言特征图 124
二 同言线图 124
三 地点方言系属图 125
四 方言分区图 125
五 方言接近率图 125
第五节 方言地理演变的特点 127
一 方言类型的波状推移 128
方言特征的渐变 129
第六节 古代方言地理研究 130
一《诗经》时代诸夏语言区域的拟测 130
二 两汉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132
第五章 方言历史研究 135
第一节 汉语方言的源流及其在地域上的发展 135
第二节 方言历史演变的观察 142
第三节 记录古代方言的材料 143
第四节 古代方言语音的构拟 145
第五节 方言的历史层次 155
第六节 方言的历史音变 158
一 历史音变的原因和方式 158
二 历史音变的规律及其例外 161
第六章 方言接触和方言比较 164
第一节 方言的借用 164
第二节 方言的萎缩和转用 166
第三节 方言的杂交 167
第四节 方言的兼用 176
第五节 方言的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 176
一 方言的共时比较 177
二 方言的历时比较 182
三 现代方言竞争力比较 185
第六节 现代方言比较与方言历史研究 188
第七节 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 192
第七章 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98
第一节 年龄差异的调查和比较 198
第二节 双言现象的调查和研究 200
第三节 社会方言的调查和研究 201
第四节 方言地名研究 203
第五节 方言文字研究 205
第六节 方言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调查和研究 210
一 人口变迁和方言的宏观演变 211
二 方言演变的文化原因 214
三 方言的历史层次和外来文化浪潮的遗迹 217
第八章 汉语方言学史概要 219
第一节 传统方言学时期 219
一 勃兴期 219
二 衰微期 222
三 振兴期 222
四 鼎盛期 223
第二节 民族学者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225
第三节 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227
第四节 描写方言学时期 236
一 滥觞期(1923~1925) 237
二 展开期(1926~1948) 237
三 普查期(1956~1966) 239
四 深入期(1979~ ) 240
第五节 西方方言学史述略 242
附录一 汉语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调查表 247
附录二 词汇调查类目 253
附录三 方言语法调查例句 255
附录四 汉语方言动词“体”的调查表 256
附录五 国际音标表 260
附录六 汉语方言调查常用国际音标表 261
附录七 英汉对照方言学术语 262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