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水昌,梁狄刚,张宝民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144552
  • 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

第一章 塔里木盆地演化的特殊性与海相烃源岩发育的地质背景 1

第一节 地质背景再认识 1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演化的特殊性 3

一、中国板块构造演化的特殊性 3

二、塔里木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活动性 7

三、塔里木中、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 17

四、塔里木盆地三套烃源岩具不同的时空分布 18

第二章 古生界海相有效烃源层及其分布 19

第一节 关于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的讨论 19

第二节 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 23

第三节 海相有效烃源层段及其展布 26

一、烃源层段的总体展布 26

二、烃源层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0

三、烃源层段的发育及测井、地震响应特征 30

小结 56

第三章 寒武系及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的生烃生物及其组合特征 60

第一节 中上奥陶统源岩中宏观藻类的发现及意义 60

一、宏观藻类作为生烃生物先质的重要性 60

二、宏观底栖藻类的形态和结构 61

三、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宏观藻类碳化压缩化石研究 62

四、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干酪根中宏观藻类残片类型 64

五、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干酪根中囊果状和生殖瘤状化石类型 67

六、良里塔格组线叶植物的碳化压缩化石 71

第二节 上奥陶统源岩中可能的早期陆生植物 73

一、苔藓植物 74

二、隐孢子 75

三、管状体 76

四、“叶”表皮角质层[Edwards(1982)式的角质层] 77

五、三缝孢 77

六、枝状碳化残体 77

第三节 寒武系源岩中的球状甲藻和粘球形藻 77

一、球状甲藻 77

二、粘球形藻和丛粒藻 80

第四节 早古生代生物组合特征及其演化 82

一、寒武系有效烃源岩生物相 82

二、奥陶系有效烃源岩生物相 84

三、奥陶纪生态系统演化及其阶段划分 87

小结 91

第四章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及发育模式 92

第一节 有机相及其研究方法 92

一、有机相及其发展趋势 92

二、有机相研究思路及成果概述 93

第二节 寒武系—中奥陶统下部欠补偿盆地浮游藻有机相 95

一、下中寒武统 95

二、上寒武—下奥陶统 97

三、中奥陶统下部 101

第三节 下中寒武统蒸发泻湖—盐藻有机相 101

一、有机相的形成 101

二、生烃母质生物相特征 102

三、有机相及其有机质丰度的平面展布 103

第四节 中上奥陶统闭塞欠补偿与半闭塞欠补偿—补偿陆源海湾笔石、浮游藻有机相 103

一、构造—沉积古地理演化及其特点 103

二、闭塞欠补偿与半闭塞欠补偿—补偿陆源海湾笔石、浮游藻有机相特征 105

第五节 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复合藻有机相 106

一、灰泥丘的沉积学拓征 106

二、灰泥丘亚相、微相构成及其中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层的赋存特征 111

三、生烃母质生物相特征 114

四、有机岩石学特征 117

五、有机质类型特征 122

六、有机相及其有机质丰度的平面展布 124

第六节 中上奥陶统非源岩的沉积有机质特征 125

一、混源台地相 128

二、超补偿盆地相 129

第七节 石炭系海陆交互—藻类、高等植物有机相 130

一、有机相的形成 130

二、有机成熟度与有机显微组分构成特征 131

三、有机相、有机质丰度的平面展布及其特点 133

第八节 奥陶系生油岩的全球性对比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源岩的形成模式 136

一、奥陶系生油岩的全球性对比 137

二、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源岩的形成模式 141

小结 157

第五章 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热史及生烃史 161

第一节 古生界海相源岩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史分析方法 161

一、前泥盆系海相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指标选择 161

二、镜状体反射率 163

三、固体沥青反射率 164

四、无定形体(微粒体)反射率 166

五、藻类体光性变化 166

六、牙形石色级指数 167

七、动物有机体反射率 168

八、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反射率测试 170

九、分子地球化学参数 171

十、生烃史分析 172

第二节 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 174

一、寒武系源岩有机成熟度 174

二、奥陶系源岩有机成熟度 179

三、典型探井下古生界地层成熟度剖面 181

四、上古生界源岩成熟度 182

第三节 台盆区古地温史 183

一、台盆区早古生代古地温 184

二、中央隆起带古地温演化 184

三、满加尔凹陷古地温演化 189

四、塔北隆起古地温演化 190

第四节 台盆区主要探井及地区埋藏生烃史 190

一、塔中区 191

二、塔北区 192

三、满加尔凹陷 192

四、巴楚区 193

五、塔东区 195

第五节 埋藏—热历史类型和源岩成熟度定型时间 196

第六节 有机成熟度分区和演化 198

一、寒武系源岩 198

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201

第六章 油源分析 202

第一节 多源盆地油源对比思路及方法 202

一、塔里木盆地油源研究的现状 202

二、台盆区油源对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3

三、地球化学作用对油岩对比参数的影响 204

四、甾烷参数作为油源对比指标的讨论 213

五、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思路及参数选取 217

第二节 油源对比 218

一、样品及实验 218

二、寒武、奥陶系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学意义 218

三、塔里木海相原油性质的多样性与生标指纹的相似性 223

四、油源对比结果 226

第七章 塔北隆起油气藏形成历史分析 236

第一节 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236

一、成藏期的传统分析方法 236

二、成藏期分析新思路:成藏化石记录的流体历史分析 238

三、成藏期的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240

四、流体历史分析方法:成岩矿物(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242

五、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储层有机岩石学 246

第二节 塔北隆起油气藏形成演化史 249

一、多期成藏的证据 249

二、轮南油气藏形成期地球化学分析 251

三、东河塘油藏形成期 253

四、哈得逊地区油气藏形成期 254

五、塔河油田稠油的成因分析 260

六、塔北隆起油气成藏史 265

第三节 塔北原油的生物降解作用与稠油形成 269

一、塔北原油的总体组成 269

二、饱和烃生物标志物与生物降解 270

三、芳香烃化合物与生物降解 281

四、塔北原油生物降解及油藏混合作用综合评价 284

第四节 运移分馏作用与轮南油区凝析油和蜡质油的生成 288

一、运移分馏作用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88

二、轮南油区高蜡油及凝析油的成因 291

三、运移分馏作用对原油组分及分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292

四、运移分馏作用与油藏深度的关系 294

五、外来干气及断裂作用对运移分馏作用的影响 296

六、轮南油区凝析油和蜡质油形成模式 297

小结 297

第八章 塔中隆起油气藏形成历史分析 299

第一节 塔中隆起烃类流体的来源、期次和烃源灶 299

一、塔中隆起烃类流体的烃源灶 299

二、塔中隆起油气藏烃类来源 300

第二节 塔中4井区石炭系油气藏 301

一、塔中4油藏形成史已有的认识 301

二、塔中4油气藏形成的新认识和证据 303

第三节 塔中1井下奥陶统古潜山油气藏 317

一、烃类流体充注和成岩作用序次 317

二、油气藏形成史 318

第四节 塔中16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 323

一、塔中16井区中、上奥陶统灰岩油藏成藏期次和成藏史 323

二、塔中162井下奥陶统内幕白云岩气藏成藏史 328

第五节 塔中45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期次 330

一、塔中45井区圈闭与储层特征 330

二、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关系 333

三、油气藏形成期次和成藏演化史 337

小结 344

第九章 海相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条件 346

第一节 海相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46

一、塔北隆起 346

二、塔中隆起 348

三、巴楚隆起和田河气田 353

第二节 天然气成因分类及气源对比 357

一、天然气成因分类 357

二、气源综合对比 360

第三节 塔中—巴楚隆起区区域盖层综合评价 364

一、区域盖层厚度及分布 364

二、区域盖层的封闭能力 366

三、区域盖层综合评价 369

第四节 多期成藏、晚期聚气——以和田河、吉拉克气田为例 373

一、和田河气田 373

二、吉拉克气田 383

第五节 台盆区大、中型天然气藏(田)的控制因素 392

一、“气源中心”控制天然气藏的分布 392

二、古隆起及其斜坡控制天然气藏的分布 393

三、区域盖层控制天然气藏的分布 393

四、断裂、不整合面及高渗透性砂岩输导体系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和分布 393

第十章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生成的主要特点 394

第一节 古生代克拉通的活动史控制了海相烃源岩的发育 394

第二节 海相有效烃源岩是TOC>0…5%的泥岩和泥质碳酸盐岩 395

第三节 海相烃源岩发育的4种有利相带和两大控制因素 397

第四节 海相烃源岩的“双重母质” 398

第五节 塔里木两套海相烃源层的热演化明显不同步 401

第六节 中上奥陶统是盆地海相原油的主力油源岩 402

第七节 海相油气“多期成藏,晚期保存”,主成藏期在喜马拉雅期 403

第八节 海相凝析油与伴生高蜡油的形成机制 404

第九节 两套海相烃源岩早期与晚期成藏的勘探潜力 405

第十节 为什么我国只在塔里木一个盆地找到了海相成因工业油藏 406

图版说明 408

参考文献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