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建设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献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0987345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国内外哲学和社会科学有关人的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的建设”概念并进行了理论阐述。文中通过纵横比较,研究分析了当代中国人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明确了“人的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中主要存在和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导言 走进重视人的建设时代 1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2

二、有关的研究状况 6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2

第一章 “人的建设”内涵、外延 16

一、人的建设内涵 16

(一)人的建设中的“人” 17

(二)人的建设中的“建设” 22

二、人的建设外延 26

(一)人的生产再生产 26

(二)人的教育和培训 30

(三)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流动等制度建设 33

三、人的建设动力 39

(一)人的建设与人的需求的关系 39

(二)人的建设与生产力的关系 45

(三)人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关系 49

第二章 “人的建设”特点、规律 53

一、人的建设特点 53

(一)人的建设对象的主、客体统一性 54

(二)人的建设活动的社会性、阶级性 55

(三)人的建设过程的长期性、时效性 57

(四)人的建设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59

二、人的建设规律 61

(一)人的建设与物的建设相互协调 61

(二)人的建设以精神建设为核心 65

(三)人的建设服从、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 74

三、人的建设尺度 78

(一)人的建设要坚持人的尺度 79

(二)人的建设要坚持物的尺度 83

(三)人的建设要坚持利的尺度 86

(四)人的建设要坚持美的尺度 90

第三章 人的生产再生产 95

一、人的生产再生产规律的特殊性 95

(一)人的生产再生产具有生物和社会二重属性 95

(二)人的生产再生产受生产力、自然环境和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97

(三)人的生产再生产是可以和需要控制的 99

二、两种生产再生产的协调发展机制 102

(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两种生产再生产趋向协调 102

(二)两种生产再生产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育相互作用 104

(三)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与物的再生产密切关联 106

三、中国人的生产再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08

(一)巨大的人口生产再生产规模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108

(二)质量波动、素质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 112

(三)控制数量、改善结构、提高质量 115

第四章 人的教育 118

一、教育与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18

(一)教育通过塑造个体促进人和社会发展 120

(二)教育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功效 122

(三)教育是建设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124

二、建设国家目标和个人需要相统一的教育机制 126

(一)增加投入、优化结构 127

(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29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 131

第五章 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流动 133

一、关于人才选拔、使用和流动的哲学分析 133

(一)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才选拔、使用的基础 133

(二)人才的选拔、使用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 135

(三)人的主体选择性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流动的需要 138

(四)人才的选拔、使用、流动是有规律的社会活动 141

二、当前选拔、使用和流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一)选拔、使用制度与对象的适应程度低 143

(二)人才合理流动制度改革滞后 148

三、人才选拔、使用和流动问题对策研究 152

(一)加快构建以开发为目的、服务为手段的人才人事制度 152

(二)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发展速度,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154

(三)形成“留得住、用得上、动得了”的人才资源动态更新机制 156

第六章 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160

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160

(一)人通过对自己本质和生产力的占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161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162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164

二、现阶段中国人的发展状况 165

(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66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相促进 167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出一代“新人” 169

三、加强人的建设,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 171

(一)注重改善主体条件,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 171

(二)注重人的个性价值,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 172

(三)注重人与环境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73

后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