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小儿急症及其特点 1
第二节 小儿急症的影像诊断步骤和处理原则 2
一、急症的影像诊断步骤 2
二、急症的影像处理原则 3
第三节 小儿急症工作的注意事项 4
第四节 影像检查在小儿急症中的应用 5
第五节 影像监测在急救治疗中的作用 6
第六节 对比剂在小儿急症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7
一、对比剂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7
二、对比剂的分类及反应机制 7
三、对比剂的类型、规格 8
四、对比剂的用法及用量 8
五、对比剂应用的准备工作 10
六、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急救处理 11
第七节 小儿急症影像检查中常用的设备 12
一、床旁摄片机 12
二、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 13
三、计算机体层成像 15
四、磁共振成像 17
五、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 18
六、超声成像 19
七、床旁B超 19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急症 21
第一节 概述 21
一、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急症的分类 21
二、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急症的检查方法 21
第二节 脑缺氧性病变 22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2
二、婴儿捂热综合征 45
第三节 颅脑出血性病变 48
一、脑出血 48
二、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 55
第四节 小儿颅脑损伤 63
一、急性脑内血肿 64
二、硬膜外血肿 66
三、硬膜下血肿 68
四、蛛网膜下隙出血 69
五、脑挫裂伤 70
六、弥漫性轴索损伤 72
七、特殊部位脑损伤 74
八、颅骨骨折 74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76
一、细菌性感染 76
二、结核性感染 86
三、病毒性感染 92
第六节 维生素B1缺乏症 99
第七节 其他病变 102
一、癫痫 102
二、急性中毒性脑病 112
三、急性散在性脑脊髓炎 113
第三章 呼吸系统急症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 119
一、早产儿肺 119
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20
三、新生儿湿肺病 124
四、新生儿肺出血 126
五、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128
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30
七、新生儿气胸、纵隔积气 132
八、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症 135
第三节 上气道梗阻性疾病 136
一、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136
二、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 138
三、急性会厌炎 138
四、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139
五、咽后壁脓肿 139
六、先天性喉囊肿 141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异物 142
第五节 小儿肺部感染性疾病 146
一、大叶性肺炎 147
二、支气管肺炎 151
三、间质性肺炎 153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55
五、支原体肺炎 159
六、腺病毒肺炎 161
七、巨细胞病毒肺炎 163
八、麻疹肺炎 166
九、肺脓肿 169
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73
第六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7
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 179
第八节 支气管扩张 181
第九节 肺出血 184
第十节 急性肺水肿 185
第十一节 儿童肺结核 187
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87
二、干酪性肺炎 192
第十二节 急性肺血吸虫病 195
第十三节 溺水肺 197
第十四节 吸入综合征 199
一、钡肺 199
二、烟雾吸入性肺炎 201
第十五节 气胸、液气胸和纵隔气肿 203
一、气胸、液气胸 203
二、纵隔气肿 207
第十六节 胸部创伤 209
一、胸壁损伤 209
二、胸膜损伤 215
三、肺部损伤 219
四、纵隔损伤 222
五、横膈损伤 228
第四章 循环系统急症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急性心包炎与心包积液 233
第三节 急性心肌炎 235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 237
第五章 消化系统急症 240
第一节 概述 240
一、胃肠的胚胎发育 240
二、小儿胃肠道的生理特点 240
三、影像学检查在儿科急症方面的应用 240
第二节 先天性疾病 242
一、先天性食管闭锁 242
二、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 246
三、小肠闭锁和狭窄 249
四、结肠闭锁和狭窄 251
五、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253
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 256
七、环状胰腺 258
八、胎粪性肠梗阻 261
九、胎粪性腹膜炎 262
十、新生儿脐膨出 264
十一、先天性脐肠瘘 265
十二、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266
十三、胃食管反流 269
十四、膈疝 271
十五、食管裂孔疝 273
十六、嵌顿性腹股沟疝 275
十七、赫什朋病 277
第三节 急性胃扩张 280
第四节 胃肠道扭转 282
一、胃扭转 282
二、肠扭转 283
第五节 胃肠道穿孔 284
第六节 胆道穿孔 286
第七节 肠梗阻 287
第八节 肠套叠 293
第九节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98
第十节 阑尾炎 301
第十一节 胰腺炎 305
第十二节 腹腔脓肿 308
第十三节 创伤性急腹症 315
一、肝脏损伤 315
二、脾脏损伤 318
三、胰腺损伤 322
第十四节 胃肠道异物 324
一、食管异物 324
二、胃及十二指肠异物 327
三、小肠及结肠异物 329
第六章 运动系统急症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第二节 锁骨骨折 335
第三节 肱骨骨折 336
一、肱骨近端骨折 336
二、肱骨干骨折 337
三、肱骨远端骨折 337
第四节 尺、桡骨骨折 339
一、桡骨近端骨折 339
二、尺骨鹰嘴骨折 340
三、蒙泰贾骨折 340
四、尺、桡骨骨干骨折 341
五、柯莱斯骨折 343
第五节 骨盆骨折 344
第六节 股骨骨折 345
一、股骨颈骨折 345
二、股骨干骨折 346
第七节 胫、腓骨骨折 347
一、胫骨近端骨折 347
二、胫骨干骨折 349
三、踝部外伤 350
第八节 足部骨折 352
一、距骨骨折 352
二、跟骨骨折 352
三、跖、趾骨骨折 353
第九节 产伤性骨折 354
一、颅骨骨折 354
二、锁骨骨折 354
三、长骨骨折 355
第十节 小儿脊柱骨折与脊髓外伤 355
第十一节 外伤性关节脱位 370
一、肘关节脱位 370
二、桡骨小头半脱位 371
三、髋关节外伤性脱位 371
第十二节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372
一、化脓性骨髓炎 372
二、化脓性关节炎 376
三、软组织感染 378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急症 380
第一节 概述 380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 380
第三节 创伤性肾损伤 385
第四节 急性膀胱、尿道损伤 388
第八章 介入技术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 391
第一节 概述 391
第二节 常用介入器材与诊疗技术 392
一、设备与常用器材 392
二、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393
第三节 介入诊疗技术在各部位急症中的应用 396
一、介入技术在小儿头颈部急症中的应用 396
二、介入技术在小儿肺部急症中的应用 397
三、介入技术在小儿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399
四、介入技术在小儿盆腔大出血中的应用 399
五、介入技术在小儿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400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