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 第6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欣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2917633
  • 页数:721 页
图书介绍:随着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布局及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等方面均发生很多变化,加上原书引用的资料也需要调整,本版许多章节均作了重大修订,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6章。

绪论 1

一、研究经济布局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1

二、介于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之间的学科,区域合作机制兴起及其影响 2

三、地理学轻视区域地理研究,经济学还算重视区域经济 3

四、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兴起、区域协调发展及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综合论证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一章 经济布局概论 6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展开 6

一、经济发展及世界地缘经济新格局 6

二、大区域布局失衡与“西部大开发”,经济重心沿海化与经济地域多元化 8

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8

四、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趋势及问题 9

第二节 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9

一、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增大,资源已成发展瓶颈 10

二、人力资源能力,知识与智力因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力更趋明显,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资本的载体,并直接影响科技含量高的一些部门的配置 11

三、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的变化 14

四、政治环境和政策变化 16

五、地域文化及商帮影响 20

第三节 经济布局合理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2

一、布局问题涵盖 22

二、重要教训 22

三、基本思路 23

第二章 农业布局 34

第一节 农业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变化 34

一、农业内涵变化,相关政策改变 34

二、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演变,农产品供求格局改变 35

三、入世促使我国加快农业改革及结构调整 35

四、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及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36

五、农业经济发展难题及对布局影响 36

第二节 区域比较优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7

一、区域特色及区域比较优势 37

二、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8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38

第三节 世界主要谷物生产国 39

一、谷物生产国际比较 39

二、水稻育种技术突破与稻作地理,长江流域水稻带 39

三、小麦生产地理分布,专用小麦带建设、布局 43

四、玉米生产地理分布,专用玉米优势区建设、布局 44

五、大豆生产长期萎缩,大豆振兴计划与优势区域布局 46

第四节 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粮食增长中心北移,水资源瓶颈 47

一、人均耕地递减,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47

二、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 47

三、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 48

四、全国粮食生产地理重心转移,流通格局改变 49

五、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水资源短缺及优化配置 51

六、大西线调水设想及高成本障碍 53

第五节 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调整 54

一、我国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和布局特征 54

二、棉区布局大调整 55

三、主要产棉区的建设与布局 57

四、油料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 60

五、糖料作物地理分布,蔗区布局大调整 61

六、烟草、茶叶种植和桑蚕业地理分布变化 63

七、水果生产地理分布,苹果、柑橘优势产区布局 66

第六节 林业定位变化,分区域林业建设与布局 67

一、林业定位重大转变 67

二、森林的非采伐性贡献开始受到重视 67

三、森林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是林业发展基础 68

四、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林业布局 69

五、中止数十年超强度采伐,保护天然林,营造人工林 74

六、境外森林资源利用及开发方式 75

七、总体布局设想与分区域林业建设 76

八、荒漠化危害及对策 76

第七节 牧业发展中的过牧危害及生态灾难,牧业基地建设 77

一、牧业经济地位上升 77

二、牧业结构变化,新的产业链及产业化模式 77

三、牧业地理分布,过牧危害与草原生态灾难 78

四、牧业发展前瞻,重点建设的牧业基地 81

第八节 渔业:由捕捞转向养殖 83

一、渔产居世界之首,但加工差距大 83

二、渔业产业结构变化 83

三、发展渔业的资源条件 84

四、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渔民“失海” 85

五、长江渔业资源衰退 86

六、从资源条件变化到发展战略调整,建立三个优势区 87

七、专属经济区制度对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影响 87

八、渔业地理分布的变化 88

九、主要渔港、渔场、渔获物产地 91

第三章 能源布局 93

第一节 能源资源与能源结构 93

一、能源资源总量大,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 93

二、能源自给率不低,但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94

三、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但能源结构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95

第二节 煤业布局由北向西延伸 95

一、保有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但优质资源渐少,必须考虑煤炭资源安全 96

二、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格局长期存在 96

三、主要煤企产销基地 97

四、体制调整、布局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化;山西煤炭基地建设;西部煤炭基地新格局 99

五、集中度低,粗放经营,矿难频发,小煤矿屡禁不绝 100

六、煤层气分布的地域性及开发利用 100

七、煤业发展与合理布局前瞻 101

第三节 石油:稀缺战略资源;探明不足,布局几经转移;石油输入及运输通道选择 102

一、油气资源探明不足,人均资源量更低 103

二、石油工业发展及地位变化,勘探开发布局转移 103

三、石油安全与经济安全,运油路径及储油基地 105

四、石油工业地区分布概况 106

五、陆上主力油田 107

六、海上油田 109

七、主要石油企业市场份额及经营格局 110

八、新的石油发展格局:国内增产,国际合作开发 110

九、寻求稳定油源,石油输入选择与战略;主要运输通道及其对经济布局影响 112

第四节 天然气:气源偏西,用户居东,西气东输及境外气源布局态势 115

一、天然气工业发展滞后,“油气产量比”失调 115

二、资源总量仍然不足,运输距离过长 115

三、已发现的天然气富集地 116

四、陆上主力气田 116

五、海底天然气田 119

六、周边气源,俄气、土气南下与澳气北上;LNG项目布局过多 120

第五节 炼厂布局及影响布局因素分析 123

一、炼厂布局原则变迁;风灾对布局集中度过高的影响 123

二、主要炼油基地的形成;炼油增量最大的基地 124

三、炼厂沿江、沿海布局比较分析;对环保与安全要求高,运输成本不应成为唯一因素 125

四、新厂择深水岸线而建,但须注意台风路径 126

五、四条运输通道建立对炼厂布局的影响 126

六、高油价对炼厂布局影响 127

第六节 电力:优化区域结构与电源结构 127

一、二次能源特征及其布局;大企业集团组建 127

二、电力瓶颈—区域性缺电—结构性矛盾 128

三、水火电之比几经起伏,“水电比”也并非越高越好 129

四、优化区域结构与电源结构,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130

五、火电发展快,污染总量很大;火电布局及环境选择,燃煤电厂选址 131

六、水电布局与主要水电基地,长江水电开发过度集中,水电建设选址不当对环境与景观的损害 132

七、核电发展起伏,核电基地建设,布局的主体思路及变化 136

八、择地批量建造大型核电;核电站选址特殊性、复杂性 138

九、绿色电力——风电:资源、政策、布局,风电场选址条件分析 141

十、抽水蓄能电站开发 144

第七节 西电东送,全国联网;涉及地理区域及效益分析 145

一、能源地理分布的局限性,大地域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45

二、跨省电网及其布局 145

三、全国联网、西电东送主要涉及的地理区,效益与负面影响 148

四、西电东送主通道 150

五、西电东送与宏观经济布局 151

第四章 制造业布局 152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布局的新变化 152

一、制造业全球生产经营的传统方式 152

二、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新变化 153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结构重组、地位上升及国际比较 153

一、制造业发展概况 153

二、重新重工业化及对制造业结构与布局的影响 154

三、在世界制造业中地位变化 154

四、制造业主要部门结构、地域结构概貌 155

五、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 156

六、尚未成为“世界工厂”,缺少自主核心技术;中日、中印制造业发展比较分析 157

第三节 冶金: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企业布局 159

一、钢铁业从“夕阳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60

二、钢铁工业的特殊敏感性,国际并购潮及其新格局 161

三、产业集中度低,过度、无序投资扰乱合理布局 163

四、布局特征、制造流程和产业技术政策变化 164

五、依赖进口矿对生产成本与企业布局的巨大影响 166

六、钢铁产业发展及布局上承接国际转移的条件分析 167

七、主要钢铁企业、生产基地特色;临海布局成为首选 167

八、主要钢铁集团扩张趋势 170

九、关联度高的有色金属工业 170

十、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变迁 171

第四节 机械电子:组建企业集团,调整布局 174

一、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布局变化 174

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结构、布局演变 175

三、汽车工业格局初步确立,跨国公司在华布局基本完成;自主知识品牌发展滞后 178

四、船舶制造业基地的分散与整合;岸线资源影响布局 181

第五节 化工:结构调整对布局有重大影响;布局不当可成头号威胁 184

一、化工大发展及其结构、布局问题 184

二、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隐患 184

三、基本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185

四、化肥生产发展快,但存在结构与布局问题 185

五、有机化工生产基地,石化基地形成规模效益 186

六、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布局及其误区 188

七、周边石化产业集群对我国石化发展布局的影响分析 189

第六节 纺织:生产力布局区域性转移及其集群配置 189

一、纺织工业发展及其结构、布局调整 189

二、存量西移,地理分布格局几经改变 191

三、纺织业主要生产基地;形成及其演变 192

四、化纤纺织业及其生产基地 193

五、区域性“纺织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 194

第七节 轻工:结构调整与布局调整 195

一、我国轻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195

二、轻工业布局演变 195

三、糖业布局区域性转移 195

四、食品工业原料特征及其加工业布局 197

五、烟草加工业布局西移和全球最大烟草市场 200

六、造纸业对环境重污染促使其改变原料结构与生产布局模式 201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 205

第一节 运网布局改善及运输可持续发展难题 205

一、运输线路延长 205

二、运网构成及布局变化 206

三、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难题 206

第二节 铁路主通道与提速路网、客运专线及高铁布局 207

一、铁路运输地位有所下降 207

二、路网布局特点及前瞻;筑路次生灾害增多 208

三、近期路网建设及布局改善,发达的铁路网初具规模 209

四、提速铁路网络 210

五、客运专线网 211

六、高速铁路发展与布局,近期5457公里高铁配置 211

第三节 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架构 213

一、公路客运、物流业急速崛起 213

二、公路网地理分布,亚洲公路网形成对我国公路网建设与布局的影响;公路建设与布局忽视环保,造成多种灾害 214

三、高速公路网急速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217

第四节 水运主通道和枢纽港建设与布局及临港经济 218

一、发展水运的条件 218

二、水运发展几经周折,内河碍航闸坝中断航道 219

三、从泊位不足到重复建设,但公用码头设施和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仍不足 220

四、主要水运企业 221

五、港口、航线布局;枢纽港崛起 223

六、临港经济发展与布局,海港功能缺陷及补救 231

七、水运主通道建设与布局 233

第五节 航空资源、机场布局与临空经济 233

一、快速运输的优势 233

二、周转量居世界前列 233

三、主要航空集团,航线资源及枢纽基地 234

四、机场布局与空域资源优化配置 235

五、土地、空域资源浪费及重复投资 236

六、空运网络概貌,国内航空干线 237

七、支线航空 238

八、国际航线 239

九、临空经济及其布局形态;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239

第六节 管道运输快速发展及布局抉择 240

一、管道运输优势无可替代 240

二、战后世界管道运输蓬勃发展;近年管道建设热及其地缘因素 241

三、中国管道运输发展与布局 241

四、新建陆地输油管线,西油东送主管 241

五、国际输油管(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地理走向之争,从运输路径看中俄、中哈管道战略意义 242

六、西气东输主干线 248

七、气源地多元化、输气网络化格局 250

八、俄气、中亚天然气、澳气、缅甸天然气输送路径意向 250

第六章 乡镇经济兴起与企业布局调整及区域集群配置 253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及其特征 253

一、在城乡分割的体制环境下发展起来 253

二、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对城市化影响 253

三、过度分散型的工业化与“农村病”蔓延 254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地域组合及集群配置 254

一、发展趋势,布局变化趋势 254

二、结构分析 255

三、地域组合:东、中、西部比较 256

四、高聚集地区及区域块状经济或产业集群区域配置 257

五、温州模式、苏南模式 260

第三节 乡镇企业布局调整,共性与个性发展 261

一、布局分散化、乡土化及忽视环保的不良后果 261

二、与布局调整有关的变化 262

三、新建乡镇企业布局原则 262

四、工业园区、特色园区的规划、布局 262

五、专业镇“集群经济”,从“桑基鱼塘”到制造业基地 263

塘”到制造业基地(263) 第七章 城市发展、城市化及其空间格局 265

第一节 城市发展历程 265

一、城市的出现与城市发展阶段 265

二、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266

第二节 城市化 267

一、城市化内涵与误区 267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267

三、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统计数据的某些泡沫和水分 268

四、城市改变中国,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270

五、城市化尚有待进入较高层次,城市竞争力有待提高 271

第三节 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74

一、城市发展定位等认识上的偏差 274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 275

三、有些城市发展脱离区域,各自建设管理,城乡差距拉大 275

四、许多城市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落后 276

五、城市个性发展被忽视,“失忆症”与特色危机 278

六、城市病出现及原因分析 279

七、同城市病有关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观 286

八、明星城市、贫困城市同时出现 286

九、资源型城市的低端经营之路及发展策略之误 287

十、城市化政策研究滞后;城市化进程良性化及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布局研究 288

第四节 城市设置与分类 290

一、城市设置标准曾长期只考虑少数指标 290

二、中外城市设置比较,设置指标及管理方式之别 291

三、设市城市划分,按行政级别分组 294

四、按城市市辖区总人口分组 297

五、按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组 300

六、国外城市划分比对 303

第五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和布局 304

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粗放与集约和有序发展比较 304

二、大城市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贡献远超过其地理份额 304

三、我国大城市仍有待于充分发育,但同时也应形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306

四、外溢式还是组团式结构 307

五、国际大都市应具有国际公认性 307

六、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与难度 308

第六节 城市化地域差异及其空间格局 310

一、城市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 310

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 313

三、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城市群发展与布局 314

四、东、中、西部城市发展策略 314

第八章 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316

第一节 区域内涵 316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 317

一、行政区与行政区经济,中国经济格局正从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行政区划调整创新势在必然 317

二、经济区与经济区划的涵义 318

三、确定经济区划的原则 318

第三节 经济区网络 320

一、经济区网络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320

二、经济技术协作区的几个层次,七大经济区 322

第四节 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与产业结构 326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表现 326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差距明显 328

三、流动人口特征与农民工现象及其地域性 329

四、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330

五、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差距变化 330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系变迁 332

一、世界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 332

二、中国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区域增长极 334

三、经济热点地区及经济中心转移规律 335

第九章 对外开放格局,国际产业转移与资本地域流动 339

第一节 沿海开放格局 339

一、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 339

二、扩大沿海开放地区 340

三、由点到面的开放格局 340

第二节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格局 340

一、沿江开放城市 340

二、沿边开放城镇 341

三、内陆开放城市 341

第三节 开放地区经济发展及布局,全球化趋势与产业转移及资本流动 341

一、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基本态势 341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区域影响 343

三、国际产业转移及其部门结构与地域特征 344

四、国际资本流量及流动的地域趋势 345

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征、投资方式、领域、地域变化 346

六、国际产业分工新变化及国际生产网络 347

七、对内开放不足与“外资依赖症” 347

八、区域开放模式及其利弊 348

九、大区域布局失衡 349

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始现生产力布局新态势 350

第四节 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351

一、以“产业集聚”为目的的特定地理区域,中、美开发区比较 351

二、各类开发区发展及地理分布 352

三、开发区建设、发展和布局的主要特点 354

四、开发区建设与布局的政策和措施 354

第十章 华东地区经济 362

第一节 受惠于自然 362

一、气候条件与地貌特征对经济发展有利,但自然灾害较多 362

二、受惠于水,却污染水域;屡污屡治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很高 364

第二节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65

一、具有全国专门化意义的机械电子工业 366

二、全国最大的化工生产区与循环经济发展及完整产业链 366

三、重点开发的能源工业;污染与环境纷争 368

四、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但近年出现投资过“热” 371

五、铜基地建设对我国铜工业布局的影响 373

六、传统纺织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转移 374

第三节 发育良好的综合运输网 376

一、路网布局改善,大力兴建高铁 376

二、杭州湾公路大通道,烟大铁路轮渡 378

三、水运设施布局扩展快,出现新的航运格局,但有重复建设 378

四、在外海岛屿选择港址,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383

五、沪浙关于深水港布局之争;巨型港湾设施布局未损岛链地理风貌 384

六、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服务区位及其选址 385

七、航空网络形成,长三角机场密度之争 386

第四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387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387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与难题 387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协作区、都市圈 395

第五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与经济特区 402

一、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结构问题 402

二、城市内在扩张力强,竞争力居前列 403

三、城镇空间布局引导,都市圈发展策略 404

四、主要经济中心和超大城市 404

五、主要增长中心及快速扩张城市 414

六、新区、经济特区及特区城市 422

七、主要开发区,特殊经济功能区 427

第十一章 中南地区经济 433

第一节 能源布局重构与新一轮重工业化 433

一、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三峡”最优水位方案选择 433

二、煤炭工业布局取舍,域外煤炭基地建设;核电布局变化 436

三、南海油气产量增长,国际能源合作开发平台;自营油气开发渐成规模 438

四、“有色金属之乡” 439

五、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工业;武钢的扩张重组与布局调整 440

六、以十堰、襄樊、武汉、广州为基地的汽车制造业;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广州整车、南海汽配”搭配布局 441

七、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规模效益 442

八、燃油与有机化工产业崛起,新型炼化基地涌现 443

九、布局大调整的蔗糖产业 444

第二节 粮、棉、油、糖、热带作物综合开发 446

一、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447

二、甘蔗、棉花和油料的重要生产区域 448

三、全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448

第三节 完善南北通道 449

一、陆经水纬 449

二、经向陆路构成我国南北交通主轴 449

三、水运:内河、海运并行发展,沿海货柜码头布局空前扩展 451

四、高速公路基本成网 455

五、空运由弱到强,南部国际机场布局过密及原因分析 455

第四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458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458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460

三、区域合作、城市一体化、沿海经济区 464

第五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经济特区与开发区 471

一、城市与城市化概况 471

二、部分地域城市化进程快,城市竞争力强,城市圈发育 471

三、主要经济中心和超大城市 472

四、主要增长中心与快速扩张城市 478

五、经济特区及特区城市 485

六、主要开发区 491

第十二章 华北地区经济 494

第一节 京畿之地 494

一、首都周边,地缘优势 494

二、生态屏障严重受损,京津风沙源治理艰难 495

三、地下资源富饶 498

第二节 国家能源、冶金基地 498

一、煤炭资源大面积高强度开发,山西煤业布局整合,蒙西煤炭基地崛起 498

二、煤资源综合利用长期滞后,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 502

三、电力工业布局及煤电联营,外输电力基地、外输通道 504

四、陆、海油气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505

五、冶金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及兼并重组;首钢搬迁及新区域发展观 506

六、化工、纺织、轻工基地;沧州化工基地布局论证 509

第三节 农牧业发展布局及其教训 512

一、粮食、经济作物布局 512

二、牧业布局变迁 512

三、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与荒漠化,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 513

第四节 新的陆、空、海交通网络;发展临空、临港经济 514

一、交通运输地位显要 514

二、以超级运能干线为主的铁路物流,重载运输格局 514

三、以首都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第二机场选址;两大国际空港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率先设置 516

四、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 518

五、海运量大,淤泥质海滩构筑国际大港 518

六、曹妃甸深水港及临港工业区布局开发论证 521

第五节 区内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经济 522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522

二、经济区、经济协作区 522

三、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很大 528

四、城市发展缺乏大区域意识及涵盖整个区域的总体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530

五、近在咫尺的两座超大城市 530

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布局改善 541

七、京津冀城市空间发展缺区域观点;区域规划编制 543

八、主要开发区;口岸通道;中国面积最大保税港区 545

第十三章 东北地区经济 553

第一节 自然资源优势迅速弱化,生态受损 553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与改革 555

一、曾是中国最发达地区 555

二、冶金工业基地地位下降,但已完成技改与联合重组 556

三、装备制造业基地衰退,恢复与重塑 557

四、石油开采地位和重要性下降,开启低油藏外围油田 558

五、化工基地及其布局问题,选址或布局不当可成头号威胁 559

六、采煤业衰落,布局北移西进,带动蒙东能源基地开发 560

七、全国最大森林工业基地衰变 561

第三节 全国商品粮、豆主产区 564

一、商品粮基地;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 564

二、主要农作物地理分布 565

三、不同的作物类型组合区 565

四、新的“大豆、玉米轮作计划” 566

第四节 铁路主导型交通网络 566

一、铁路五横七纵布局 566

二、为完善路网功能而构筑快速、大能力入关通道;南部跨海通道、东部边境通道 567

三、北方最便利的水运系统 568

四、滨海公路建设带动沿海经济带形成 570

五、以沈阳为枢纽的高速公路网络 570

六、国际陆海联运;环日本海跨国航线 570

七、民航和早已发展的管道网 572

第五节 区内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经济 572

一、东北三省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572

二、经济区、城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合体 573

三、城市化进程早,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575

四、四大经济中心城市 576

五、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转型及重新定位 583

六、主要开发区 584

第十四章 西南地区经济 588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主要地域载体 588

一、盆地精华 588

二、三江并流世界遗产 589

三、资源集中度高 591

四、已有初步开发,近年开发力度剧增 592

五、重点加强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593

六、荒漠化、地质灾害、生态恶化等对经济发展布局的约束作用 593

第二节 新兴能源、金属、化工基地 594

一、构筑宏大的能源产业平台,“西电东送”与跨国输电主要源头 594

二、攀西大裂谷与新兴的冶金工业基地 603

三、大型企业集团布局对中心城市依赖性,攀钢研发系统及核心业务布局战略转移 604

四、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开拓,磷化工及其循环经济 605

五、“军转民”机械、电子工业,装备制造业基地 607

六、建设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608

七、少数轻纺部门优势及地缘因素 608

第三节 种植业、养畜业和桑蚕、柑橘产区 610

一、生物资源多样性;地理条件局限性,山丘面积大,垦殖指数过高,水土流失严重 610

二、经济作物地位上升,烟草、橡胶产业布局扩展 610

三、中稻为主,薯类占先 611

四、林业发展曾走入破坏生态的误区 612

五、牧业发展和布局特色 613

六、草原过牧与沙化危害;世界最大高寒湿地萎缩 613

第四节 构筑出海和外运通道、国际通道 613

一、从“茶马古道”到外运、出海通道;国际大通道建设 613

二、铁路主通道与四大枢纽;泛亚铁路的价值 615

三、进藏铁路布局及选线方案比较;西藏与南亚陆运通道;“进藏热”的出现与忧虑 618

四、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及国际通道;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合作 620

五、昆明—实兑国际运输走廊设想 622

六、从“驼峰航线”到现代航空运输及临空产业发展 622

七、内河运输、出海通道及国际水运 624

第五节 区内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经济 627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627

二、经济协作区、经济区 627

三、城市化进程滞后,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活花费少 630

四、经济中心、增长中心、资源型城市 631

第十五章 西北地区经济 638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亦为生态环境脆弱之地 638

一、价值逾百万亿元的矿物财富,有序与无序开采 638

二、水是制约大西北主要因素,也是其开发利用的关键 640

三、黄河上的“水力富矿” 641

四、生态环境恶化,农牧业资源有待保护和适度利用 641

五、荒漠化危害严重 643

六、经济布局应相对集中 644

七、重点加强勘探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644

第二节 特色农牧业经济 644

一、渭北旱塬开发与苹果产业兴起;世界和中国苹果产业布局转移趋势 645

二、优质棉商品基地 646

三、“面包小麦” 647

四、采用滴灌技术,开发节水农业 647

五、辩证看优劣势,严酷地理条件的经济利用 648

六、细毛羊基地和牧业生产条件衰退 648

七、水源涵养,三江源和塔里木河的生态抢救,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冲突 649

第三节 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开发初具规模 650

一、“西气东输”最大源头,陆地石油战略接替区 650

二、部分地区的资源纠纷及掠夺式开发 652

三、“西煤东运”、“西电东送”重要基地;西北电网750千伏线路联网格局 653

四、以镍、铜、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基地;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及其“环境困境” 656

五、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及下游产品开发 659

六、其他工业基地 661

七、主要产业群体及其地理分布 661

第四节 延伸西北通道;影响经济布局的国际走廊 662

一、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西北大通道 662

二、铁路网骨架及出入西北大通道布局 663

三、青藏铁路与“冷却路基”及其经济意义 666

四、大区域公路网络及枢纽;沙漠与高山公路建设;喀喇昆仑国际公路通道 667

五、国家与地方共同进行机场布局规划建设 668

六、新建大口径长输管道 670

七、国际运输走廊,对运力结构与经济布局的影响 670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城市经济 671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671

二、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结构体系不合理 671

三、城市辐射作用受阻于地理条件 673

四、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隐忧 673

五、经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 674

第十六章 台、港、澳经济 681

第一节 台湾经济:从承袭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知识经济转型 681

一、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地理和海洋之利 681

二、经济发展历程,产业升级;资金外流,产业外移 682

三、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比较;经济结构演变,从承袭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转型 685

四、到2010年产业发展及未来“创新阶段”的目标 687

五、经济布局特征及“群聚效应”;北、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移民路径影响 688

六、新竹科学园区崛起 689

七、工业布局向境外延伸 690

八、两岸科技产业研发资源布局态势 691

九、对外贸易与地域结构 691

十、海峡两岸经济贸易 691

十一、台资登陆 692

十二、交通运输网络,“高铁”建设与布局特征及其延宕,“三通”直航对经济的影响 693

十三、城镇体系,城市化进程,城市布局变化 695

十四、六大都会区 698

十五、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较分析 699

第二节 香港经济定位: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 699

一、香港经济发展结构及其地理基础 699

二、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700

三、国际金融中心 701

四、国际贸易中心;离岸贸易重要性增加 701

五、制造业兴衰与经济发展重点转移 702

六、香港与内地,“自由贸易区”与“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经济职能地域分工 703

七、国际航运中心与航空枢纽;跨境基地,物流业成为优势产业 706

八、旅游购物中心 708

九、城市用地开拓,提高土地增值潜力 708

十、创意中心,数码港,科学园 709

十一、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 710

第三节 澳门:微型地域经济综合体及独具特色的旅游博彩业 710

一、“缩微经济”及其演变 711

二、以客流兴旺为特色的航空运输 712

三、旅游博彩业,赌业经济发展演变 713

四、特有产业链及地缘关系 715

五、“文化澳门”及其地缘关系 715

六、城市建设与城市布局变迁 716

第四节 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以“泛珠”为例)经济合作 717

一、“泛珠”概念缘起及地域涵盖,自然流向及经济流向 717

二、中国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工程及其区域合作平台 718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场;构筑开放、有序的区域性共同市场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