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及其学习坚持和发展 1
一、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伟大理论 1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2
三、学习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4
第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我党有着丰富的经验 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对四个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12
第三章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必要条件 16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7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要素、基本措施和运筹水平 18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政治 21
一、战时广西当局的政治纲领及政治方针 21
二、战时广西的政治体制 23
三、黄旭初留守广西和王公度事件 30
第五章 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政治基础 34
一、革命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35
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 36
三、改革与创新 36
第一章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走历史必由之路 40
一、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41
二、社会主义“幼驹”胜过资本主义“老马” 42
三、顺乎时代潮流走历史必由之路 45
第二章 试论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系统化管理 48
一、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48
二、知识经济必须进行系统化管理 50
三、怎样对知识经济进行系统化管理 52
第三章 试论图书馆事业与知识经济的发展 54
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受“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 54
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促进“知识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56
三、图书馆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实际,走出特色的道路 57
第四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58
一、什么是农业科学发展观 58
二、为什么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农 59
三、怎样运用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60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经济 62
一、战时广西的财政经济政策 62
二、战时广西的财经状况 68
三、新桂系官僚资本的膨胀 75
四、田赋税收的掠夺 81
五、蒋桂双重掠夺下广西经济的深重危机 87
第一章 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95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95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9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00
第二章 延安精神与当代青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05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05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107
三、延安精神与当代青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08
第三章 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112
一、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 112
二、现阶段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113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延安精神教育 116
第四章 论青年运动的方向及其当前的历史任务 119
一、回顾新民主主义时期青年的历史责任 119
二、社会主义时期青年的历史责任是过去青年历史责任的继承和发展 120
三、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123
第五章 认清当代青年领导干部的历史任务 126
一、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26
二、邓小平同志培养青年干部的战略思想 128
三、当代青年思想的特点、心理特征及成才奥秘 130
四、当代青年领导干部的历史任务 130
第一章 关于高校教学改革理论的探讨 135
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改革 135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135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137
第二章 党史教学法改革的探讨 139
一、关于教学过程指导原理的探讨 139
二、关于班级授课制的探讨 140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141
第三章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 144
一、实行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践、教育与教学、树立理想与培养兴趣“四统一” 145
二、达到“传道”效果、“授业”质量、“解惑”本领“三提高” 145
三、做到主观与客观“二结合” 145
第四章 论林砺儒教育思想的进步性 146
一、教育思想批判的认识阶段 146
二、教育思想实践和调节阶段 147
三、教育思想的发挥阶段 148
第五章 韦善美同志对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50
一、教育功能方面的发展 150
二、教育的动力方面的发展 151
三、教育组织形式方面的发展 151
四、教育实施方面的发展 152
五、教育管理运筹方面的发展 153
第一章 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有关问题简介 156
一、广西人民为什么对张、扬两位将军那样尊敬和怀念 156
二、“西安事变”与“两广事变”的关系 156
三、“两广事变”广西是双方达成妥协而不是以失败告终 156
第二章 “西安事变”与“两广事变” 157
一、“西安事变”与“两广事变”都是历史的必然 157
二、“两广事变”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实现了“两广事变”的目的 160
三、爱国主义是“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思想基础 162
第三章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探源 164
一、张、扬两将军不愧为不朽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165
二、张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是由于他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167
三、张将军联共抗日救国思想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 170
四、张将军被蒋扣后保持了民族气节 172
第四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朽功臣杨虎城 175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75
二、上下求索气吞万里如虎 176
三、看试手衬云裂 177
四、弃不废江河万古流 179
第五章 回忆昨天是为了今天和明天——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 180
一、认清帝国主义本质 180
二、宏扬爱国主义精神 181
三、以实际行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 181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广西的统一战线工作 183
一、战时我党在广西的统一战线工作 183
二、战时广西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 184
三、战时广西统一战线工作的意义 186
第二章 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90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多党派合作的特点 190
二、当前的统战工作是过去统战工作的继续和发展 191
三、共产党如何领导多党派合作 193
第三章 也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制 195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和发展 195
二、社会主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必然遵循的几个原则 197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当前任务 198
第四章 从台儿庄战役看李宗仁归来 200
一、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归来的重要远因 200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和李宗仁归来是我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感召和周恩来总理的业绩 202
三、从台儿庄战役看李宗仁归来的现实意义 204
第五章 张学良将军的爱国情杯 207
一、爱国主义思想的实践阶段 207
二、爱国主义思想的飞跃阶段 208
三、爱国主义思想深藏阶段 210
附录:作者2006年科研成果鉴定表 213
编后语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