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品格&郝铁川 3
论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刘世军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思潮背景&赵修义 19
从理论定位、理论与实践空间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陈锡喜 2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作用的理论定位&程伟礼 33
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刘建军 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指导思想&谢遐龄 40
在世界大变局中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黄仁伟 44
产业结构调整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杨俊一 48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赵修义 51
科学发展观 57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李伦初 57
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理论来源——兼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关系&程伟礼 62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回归和发展&孙承叔 6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再认识&石磊 70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朱贻庭 75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四种意识&余源培 79
科学发展观的“两种精神”及世界观意义&程伟礼 8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智慧的发展观&童世骏 90
从哲学的高度领略发展的真谛&吴晓明 9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我国重大人口问题&桂世勋 97
构建科学发展观、科学生活观、科学人生观鼎足而立的价值观系统&林尚立 101
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兼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夏禹龙 104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观念先行&余源培 110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王荣华 116
和谐社会建设 1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陈锡喜 125
和谐社会研究必须注意五个关键问题&黄凯峰 132
“和谐”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与创新&孙力 13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赵修义 142
驾驭好资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陈学明 146
和谐社会呼唤科学的社会人口战略&彭希哲 150
通达幸福之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社会建设&高国希 155
关于“共建共享社会和谐”的意蕴解读&石磊 159
关于“共建共享”的两点认识&余源培 164
民心、民情、民意与社会稳定&汤啸天 167
重温邓小平的“先富论”和“共富论”&邓伟志 172
执政能力建设 183
党的执政理念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综述&李伦初 183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十点看法&刘杰 192
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胡伟 196
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冯小敏 205
列宁执政理念评析&周尚文 208
制度整合发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使命与战略&林尚立 220
权力到限、制度到位、权利到人——关于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的探讨&林尚立 227
民间组织与政党执政&林尚立 231
先进文化建设 243
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信念&陈学明 243
繁荣和谐文化需要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邓伟志 252
文化建设中的内容与方向——关于“八荣八耻”的意义与理解&林宏星 257
关于“软力量”的思考&俞新天 263
新知识观和创新文化&周昌忠 268
寻求弥合政治文化分野的实现机制&邱柏生 273
从纪实影片的摄制看执政党的文化策略&林少雄 276
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邓伟志 284
冲破“权力迷信、拜金主义和伪君子”的藩篱&赵修义 290
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邓伟志 295
多元化时代的价值共识建设&崔宜明 299
在时代的科学理性中提升理想信念&孙力 304
附录 3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疑问与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许明 3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义&陈学明 316
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研究态势&程恩富 326
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的启示&张双利 330
关于黑客伦理的唯物史观辨析&计海庆 334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的几点看法&刘世军 339
西方左翼思想家眼中的资本主义&陈学明 344
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李友梅 352
西方社会学家的“和谐社会”观点及其启示&蒋逸民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