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一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
二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14
(一)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 15
(二)美学思想的发展 18
(三)美学学科的建立 22
三 美学研究的对象 26
四 美学研究的方法 36
第二编 美论 50
一 美和美的东西 50
二 美与形式 56
三 美与愉快 64
四 美与完满 71
五 美与理念 76
六 美与关系 84
七 美与生活 90
八 美与距离 98
九 美与移情 105
十 美与无意识 111
十一 美的否定 122
十二 美在创造中 130
十三 人是“世界的美” 142
十四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56
(一)历史的回顾 156
(二)人的本质力量 163
(三)自然的人化 169
(四)对象化 175
十五 美是自由的形象 183
第三编 美的规律 193
一 美的规律与劳动 193
二 异化劳动能不能创造美? 205
三 自然美是不是人类劳动的创造? 217
四 美的规律与文艺创作 234
第四编 美感论 244
一 美感的诞生 244
二 美感的生理基础 257
三 美感的心理功能 271
(一)感受和直觉 272
(二)知觉与表象 276
(三)记忆和联想 280
(四)想象 284
(五)思维与灵感 287
(六)通感 291
四 美感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 295
(一)形象的直觉性 303
(二)注意的集中性 305
(三)感受的完整性 306
(四)想象的生动性 308
五 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310
(一)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的统一 311
(二)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的统一 313
(三)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的统一 318
(四)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的统一 322
(五)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的统一 325
六 美感教育与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转移 329
第五编 审美范畴 349
一 崇高 349
二 丑 363
三 悲剧性 378
四 喜剧性 391
第六编 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 404
一 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 404
二 西方艺术与西方古代美学思想 415
三 中国艺术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427
四 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448
(一)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上,来比较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 453
(二)从思想的渊源和传统上,来比较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 456
(三)从文学艺术的实践上,来看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 457
(四)从语言文字的结构上,来看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 458
五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 460
六 80年代的“美学热” 467
七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