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古代 1
A.希腊罗马 2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
(一)雅典民主政治 2
(二)罗马法 5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7
(一)智者学派 7
(二)大哲学家 8
B.古代中国 10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0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0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2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5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0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23
(一)农业 23
(二)手工业 26
(三)商业 29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 32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3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7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9
(三)宋明理学 43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5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7
(一)科技成就 47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50
(三)文学成就 53
(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57
第二部分 近代 60
A.近代世界 61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61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61
(二)启蒙运动 65
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70
(一)新航路的开辟 70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72
(三)工业革命 76
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1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81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84
(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88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92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2
(二)巴黎公社 93
五、近代科学技术 96
(一)经典力学 96
(二)进化论 98
(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00
B.近代中国 102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2
(一)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 102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108
(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111
(四)辛亥革命 114
(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8
(六)民主主义革命 122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9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29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33
三、思想解放的潮流 135
(一)维新思想 135
(二)新文化运动 138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41
第三部分 现代 144
A.现代世界 145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45
(一)俄国十月革命 145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48
(三)“斯大林模式” 152
(四)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53
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55
(一)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55
(二)罗斯福新政 157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60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62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62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65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70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74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74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75
(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79
五、现代科学技术 183
(一)相对论和量子论 183
(二)现代信息技术 184
六、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87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87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90
(三)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92
(四)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94
B.现代中国 196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9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6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7
(三)“文化大革命” 201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 203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0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9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9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13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218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20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25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28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8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1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232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235
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37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37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40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242
五、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45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45
(二)毛泽东思想 247
(三)邓小平理论 250
(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53
六、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255
(一)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55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58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260
附录 263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263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