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方圣经文学研究掠影 1
第一节 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 1
第二节 历史批评时代 5
一、资料来源批评 7
二、形式批评 11
三、编修批评 13
第三节 走向文本和读者 16
一、结构主义批评 21
二、修辞批评 24
三、读者反应批评 28
第四节 圣经叙事批评的成长 32
一、形成和发展 33
二、理论特征 40
第二章 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 45
第一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47
一、隐含作者 47
二、隐含读者 50
第二节 叙述者和受述者 52
一、何谓叙述者和受述者 52
二、叙述者及受述者的类型 54
1.时间关系 54
2.叙述层次 54
3.参与故事程度 55
4.可觉察程度 56
5.知情程度 57
6.可靠性 58
三、叙述者的功能 59
四、圣经文本中的叙述者 62
第三节 聚焦 69
第三章 人物 77
第一节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 80
一、“心理性人物” 80
二、“功能性人物” 83
第二节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 89
一、“扁形人物” 89
二、“圆形人物” 93
第三节 人物的结构模式 103
第四节 人物塑造的“讲述”和“显示” 113
一、“讲述”和“显示” 113
二、圣经叙事中的“讲述” 116
三、圣经叙事中的“显示” 123
第四章 情节 134
第一节 何谓“情节” 134
一、传统的情节观 134
二、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情节观 139
三、情节理论与圣经叙事研究 144
第二节 圣经情节剖析 148
一、事件和场景 149
二、场景组合模式 153
三、情节的起承转合 158
四、事件的连缀方式 164
五、事件的因果联系 172
六、冲突在情节中的位置 177
第五章 时间 184
第一节 时间顺序 186
一、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 186
二、圣经叙事的“顺时”性质 190
三、圣经叙事的“错时”现象 196
四、“错时”的叙述功能 201
第二节 节奏和频率 205
一、叙述节奏 205
1.省略 206
2.概要 211
3.场景 212
4.延缓 218
5.停顿 219
二、叙述频率 220
1.一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 221
2.n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 221
3.n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 223
4.一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 224
第三节 福音书的时间形态 225
一、福音书的时间语境 225
二、二元重叠的时间轨迹 230
三、类型化时间 234
四、时间板块和叙述速度 237
第六章 背景 241
第一节 空间背景 243
一、空间的形成 243
二、空间与旅行 247
三、空间背景的特征 252
四、类型化空间 261
1.路 261
2.河 262
3.旷野 263
4.海 265
5.谷 266
6.山 267
第二节 社会背景 269
一、社会背景和文学社会学批评 269
二、社会背景和人物 274
三、圣经社会背景的类型 279
1.政治背景 279
2.阶级背景 281
3.宗教背景 283
4.民俗背景 284
四、《使徒行传》的社会背景一瞥 286
1.罗马社会 286
2.犹太社会 289
3.初期教会成长之图像 291
第七章 修辞 293
第一节 圣经修辞艺术概览 296
一、“二步递进” 296
二、对比和反衬 300
三、排比和夸张 302
四、拟人 304
五、反讽 306
六、例举和推论 309
七、呼告、反诘、“两难诘问”和谜语 312
八、双关和警策 316
九、超现实描写 318
十、诗文交织 321
第二节 隐喻 323
一、隐喻阐释传统 324
二、隐喻的内在肌理和外在样式 328
三、《旧约》中的比喻 333
四、福音书中的比喻 338
第三节 重复 346
一、重复理论一瞥 347
二、圣经学者对重复的研究 352
三、圣经文本中的重复 361
1.重复的表现 361
2.重复与变化 371
3.重复的原因和功能 374
余论 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 378
主要参考书目 389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