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淮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6182055
  • 页数:842 页
图书介绍:

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建置 67

第一节 沿革 67

第二节 县境 69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9

第一节 清末时期 69

第二节 民国时期 70

第三节 建国以后 72

第三章 县治 73

第一节 县治变迁 73

第二节 县城 74

第二编 乡镇概况第一章 镇 75

第一节 王营镇 75

第二节 渔沟镇 78

第三节 码头镇 80

第二章 乡 82

第一节 高堰乡 82

第二节 赵集乡 84

第三节 韩桥乡 86

第四节 南吴集乡 87

第五节 南陈集乡 89

第六节 杨庄乡 91

第七节 袁集乡 93

第八节 丁集乡 94

第九节 五里乡 96

第十节 刘老庄乡 98

第十一节 古寨乡 100

第十二节 徐溜乡 101

第十三节 韩庄乡 103

第十四节 西宋集乡 104

第十五节 汤集乡 105

第十六节 北吴集乡 106

第十七节 韩圩乡 108

第十八节 蒋集乡 110

第十九节 凌桥乡 111

第二十节 三树乡 113

第二十一节 老张集乡 114

第二十二节 大兴庄乡 116

第二十三节 王兴乡 117

第二十四节 新渡乡 119

第二十五节 棉花庄乡 121

第二十六节 小营乡 122

第三章 国营场圃 124

第一节 果林场 124

第二节 蚕种场 125

第三节 鱼种场 125

第四节 苗圃 126

第五节 种猪场 127

第六节 夏家湖原种场 128

第七节 县农科所 128

第三编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 129

第一节 地层 130

第二节 构造 131

第三节 火成岩 132

第四节 矿产 132

第五节 工程地质 133

第六节 地貌 136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136

第一节 气候要素 136

第二节 灾害性气候 137

第三节 物候 137

第三章 水文 139

第一节 地表水 139

第二节 地下水 141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142

第一节 土壤种类 142

第二节 土壤形态 146

第三节 植被 146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147

第一节 野生动物 147

第二节 野生植物 147

第六章 自然灾害录 148

第一节 涝灾 148

第二节 旱灾 149

第三节 冻害 149

第四节 风灾 150

第五节 雹灾 150

第六节 雪灾 150

第七节 虫害 151

第八节 地震 151

第七章 环境保护 152

第一节 环境污染 152

第二节 环境治理 153

第四编 人口 156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56

第一节 历代人口 156

第二节 人口分布和密度 159

第二章 人口结构 161

第一节 民族结构 161

第二节 年龄、性别构成 162

第三节 文化程度 163

第四节 婚姻家庭结构 164

第五节 劳动力、行业、职业结构 165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67

第一节 机构 政策 167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68

第三节 晚婚节育 169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70

第五编 农业 174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74

第一节 减租减息 174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7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75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76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78

第二章 劳动力和主要生产资料 178

第一节 劳动力 178

第二节 耕地 179

第三节 农机具 180

第三章 农业区划和耕作制度 183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83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84

第四章 农技农艺 186

第一节 种子 186

第二节 肥料 189

第三节 植物保护 190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93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94

第五章 生产力水平 195

第一节 产量产值 195

第二节 农本 199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净收入 199

第六编 林牧副渔第一章 畜牧业 202

第一节 畜禽品种 202

第二节 饲养繁殖 20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05

第二章 蚕桑业 206

第一节 蚕桑栽培 206

第二节 蚕业生产 207

第三节 蚕茧收烘和加工 208

第三章 林业 209

第一节 林木分布 209

第二节 育苗 植树 210

第三节 林木保护 211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11

第四章 水产业 211

第一节 养鱼 211

第二节 特种水产品养殖 213

第三节 捕捞 213

第四节 水产种植 214

第五章 副业 215

第一节 蔬菜 215

第二节 养蜂 215

第三节 编织 216

第七编 水利 218

第一章 洪泽湖治理 218

第一节 洪泽湖的形成 218

第二节 洪泽湖的灾害 218

第三节 洪泽湖的态势 219

第四节 洪泽湖的治理 220

第二章 干河治理 222

第一节 中运河 222

第二节 废黄河 222

第三节 六塘河 223

第四节 盐河 224

第五节 二河 225

第六节 淮沭新河 225

第三章 支河(排水河道)治理 226

第一节 赵公河 226

第二节 张福河 226

第三节 淮泗河(北) 227

第四节 跃进河 227

第五节 渠西河 227

第六节 渠东民便河 228

第七节 二大沟 229

第八节 孙大泓 229

第九节 包家河 230

第四章 涵闸建设 230

第一节 旧涵闸 230

第二节 新涵闸 232

第五章 农田水利建设 237

第一节 临湖灌区 237

第二节 竹络坝灌区 238

第三节 淮涟灌区 242

第六章 水政管理 24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43

第二节 经济管理 245

第三节 工程管理 247

第七章 防汛防旱 250

第一节 机构 250

第二节 经费 物资 250

第三节 建国后重大防洪抗旱记略 251

附:县外工程 252

第八编 工业 255

第一章 工业门类 255

第一节 纺织工业 255

第二节 轻工工业 257

第三节 食品工业 258

第四节 机械电子工业 259

第五节 建材工业 260

第六节 化学工业 261

第七节 电力工业 261

第二章 企业简介 266

第一节 省属企业 266

第二节 县属企业(含全民与县属集体) 266

第三节 系统办的企业 272

第四节 乡镇企业 275

第三章 主要产品 277

第一节 名优产品 277

第二节 产品产量 277

第四章 管理 2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沿革 279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80

第九编 交通邮电第一章 水路运输 284

第一节 航道 284

第二节 船闸 285

第三节 船舶 286

第四节 水路客货运输 287

第二章 陆路运输 289

第一节 道路 289

第二节 车站 291

第三节 车辆 292

第四节 陆路客货运输 293

第三章 桥梁 渡口 码头 295

第一节 桥梁 295

第二节 渡口 297

第三节 码头 298

第四章 交通管理 298

第一节 航政 298

第二节 路政 299

第三节 车船监理 299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 300

第五章 邮电 301

第一节 邮电机构 301

第二节 邮政 303

第三节 电信 304

第十编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 308

第一节 机构 308

第二节 县城布局 308

第三节 市政建设 309

第二章 乡镇建设 311

第一节 集镇建设 311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12

第三章 房产管理 314

第一节 私房改造 314

第二节 房租征收 314

第三节 公房维修 315

第四节 房产普查 315

第五节 房产开发 315

第四章 建筑业 317

第一节 建筑企业 317

第二节 建筑技术 3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21

第十一编 商业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 32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24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24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25

第四节 个体商业 327

第五节 集市贸易 327

第二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29

第一节 肥料 329

第二节 农药 329

第三节 农机农具 330

第四节 其他农用物资 330

第三章 生活消费品供应 330

第一节 百货 330

第二节 纺织品 331

第三节 五化交用品 332

第四节 副食品 333

第五节 糖烟酒 333

第六节 药品购销 334

第四章 农副土特产和废品收购 335

第一节 棉麻 335

第二节 蚕茧 335

第三节 荤食品 336

第四节 畜产品 337

第五节 土特产品 337

第六节 废品 337

第五章 粮油饲料经营 338

第一节 收购 338

第二节 供应 340

第三节 储运 340

第四节 饲料销售 343

第六章 物资经营 344

第一节 经营机构 344

第二节 物资供应与销售 345

第三节 物资回收与加工 353

第四节 物资储运与保管 355

第七章 外贸经营 356

第一节 经营机构 356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56

第八章 饮食服务业 359

第一节 饮食业 359

第二节 服务业 360

第十二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经济计划管理 361

第一节 机构 361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362

第二章 审计 统计 364

第一节 审计 364

第二节 统计 365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66

第一节 机构 366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66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368

第四节 个体经济管理 369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370

第六节 商标 广告管理 371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72

第一节 机构 372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72

第三节 物价检查监督 378

第五章 计量标准管理 379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379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79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380

第十三编 劳动人事管理第一章 劳动管理 38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2

第二节 劳动就业 382

第三节 技术培训 382

第四节 劳动保护 383

第二章 人事管理 383

第一节 干部构成 383

第二节 干部编制 386

第三节 干部奖惩 386

第四节 援外支边 387

第三章 工资福利 387

第一节 工资 387

第二节 福利 388

第四章 退休 退职 离休 389

第一节 退休 389

第二节 退职 390

第三节 离休 390

第五章 精简下放 391

第一节 干部精简下放 391

第二节 职工精简下放 391

第三节 城镇居民下放 392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392

第十四编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 394

第一节 机构 394

第二节 体制 394

第三节 预算内收支 395

第四节 预算外收支 397

第五节 收支平衡 398

第六节 公债、国库券 399

第七节 财政监察 399

第二章 税务 400

第一节 机构 400

第二节 体制 401

第三节 农业税 契税 402

第四节 工商各税 404

第五节 稽征管理 410

第三章 金融 411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11

第二节 通用货币 414

第三节 信贷 415

第四节 储蓄存款 420

第五节 保险 422

第六节 金融管理 424

第十五编 政党社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26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 426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 428

第三节 县委重大决策纪略 431

第四节 基层组织 436

第五节 党员 437

第六节 党务 43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44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4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43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44

第一节 组织情况 44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44

第四章 社会团体 445

第一节 职工团体 445

第二节 农民团体 446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447

第四节 妇女团体 448

第五节 科学技术学会及其他社会团体 450

第十六编 政权政协第一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 452

第一节 代表选举 452

第二节 历届大会和会议 452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456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59

第二章 政府 461

第一节 县级政府 461

第二节 基层政府 469

第三章 参议会 47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7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70

第四章 县政治协商会议 471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471

第二节 政协机构 471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72

第十七编 治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 47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73

第二节 剿匪 474

第三节 禁毒 禁赌 474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475

第五节 改造“四类分子” 477

第六节 治安管理 477

第七节 消防 478

第八节 监狱看守所 478

第二章 检察 47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7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79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81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8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8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483

第三章 审判 48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84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84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85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86

第五节 申诉复查 48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8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8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87

第三节 人民调解 487

第四节 律师 公证 488

第十八编 军事第一章 兵役 489

第一节 募兵制 489

第二节 征兵制 48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 490

第二章 驻军 491

第一节 清军 491

第二节 民国时驻军 491

附:日、伪驻军及罪行录 494

第三节 建国后驻军 494

第三章 地方武装 496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地方武装 496

第二节 人民政府的地方武装 497

第三节 其他地方武装 499

第四章 民兵 499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99

第二节 民兵战绩 500

第三节 民兵训练 501

第五章 战事 501

第一节 清后期 501

第二节 北伐战争时期 502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502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 502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 505

第六节 重大战斗 507

第十九编 民政第一章 赈灾救济 510

第一节 灾荒赈济 510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11

第三节 贫困户扶持 512

第二章 社会福利 513

第一节 慈善场所 513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 514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514

第三章 拥军优属 515

第一节 拥军 515

第二节 优抚 516

第三节 军民共建 518

第四节 抚恤 518

第五节 烈士褒扬 519

第四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20

第一节 复员军人安置 520

第二节 退伍军人安置 521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521

第五章 收容 支边 522

第一节 收容遣送 522

第二节 移民支边 522

第六章 婚丧管理 523

第一节 婚姻管理 523

第二节 殡葬管理 524

第七章 地名管理 525

第一节 地名普查 525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 526

第二十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组织与团体 5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8

第二节 社会文化单位 528

第三节 文化活动场所 533

第四节 文艺表演团体 533

第二章 文艺创作 535

第一节 创作队伍 535

第二节 创作成果 536

第三章 新闻广播 539

第一节 报刊杂志 539

第二节 有线广播 540

第四章 文物古迹 542

第一节 革命纪念地 542

第二节 古代文物遗址 543

第二十一编 教育第一章 旧式教育 548

第一节 县学 社学 548

第二节 书院 549

第三节 私塾 义学 549

第二章 学前教育 550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 550

第二节 教学课程 550

第三章 小学教育 551

第一节 小学设置 551

第二节 教学课程 学制 553

第三节 小学选介 555

第四章 中学教育 557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557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560

第三节 中等学校选介 562

第五章 成人教育 564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64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 565

第六章 高等教育 565

第一节 建国前高等教育 565

第二节 广播电视大学 566

第三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566

第七章 教师 566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66

第二节 文化素质 567

第三节 教师待遇 567

第八章 教育行政 5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8

第二节 学校管理体制 569

第九章 经费 设施 勤工俭学 570

第一节 经费收支 570

第二节 教学设施 571

第三节 勤工俭学 572

第十章 教育研究 573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况 573

第二节 教研成果 574

第二十二编 科学技术第一章 科技组织 5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75

第二节 科研机构 576

第三节 科技团体 577

第四节 农科网络 578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79

第一节 队伍建设 579

第二节 人员分布 579

第三节 职称评定 580

第三章 科学普及 581

第一节 科普宣传 581

第二节 技术培训 582

第三节 科技咨询 582

第四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583

第四章 科技交流与协作 583

第一节 科技情报 583

第二节 科技交流 584

第三节 技术协作 584

第五章 科技成果 585

第一节 获奖项目 585

第二节 科技论文 588

第三节 成果选介 590

第六章 气象测报 592

第一节 事业沿革 592

第二节 气象观测 592

第三节 天气预报 593

附:沼气利用 593

第二十三编 体育第一章 体育经费 设施 595

第一节 经费 595

第二节 设施 596

第二章 学校体育 596

第一节 幼儿体育 596

第二节 小学体育 597

第三节 中学体育 598

第四节 业余体校 599

第五节 少儿乒乓球 600

第三章 群众体育 601

第一节 民间体育 601

第二节 农村体育 601

第三节 职工体育 602

第四章 体育队伍 603

第一节 教练队伍 603

第二节 体育教师 603

第三节 运动员队伍 604

第四节 裁判队伍 605

第五章 体育竞赛 605

第一节 主要体育比赛 605

第二节 比赛成绩 606

第二十四编 卫生第一章 卫生机构 61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18

第二节 医疗机构 618

第三节 卫生保健机构 621

第二章 医疗 622

第一节 医疗队伍 622

第二节 医疗制度 623

第三节 医疗技术 624

第四节 医疗设备 627

第五节 医疗工作量 628

第三章 疾病防治 629

第一节 主要传染病防治 629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34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636

第四章 卫生保健 636

第一节 卫生防疫 636

第二节 妇幼保健 640

第五章 药材 药政 药检 643

第一节 药材资源利用 643

第二节 药政管理 645

第三节 药品检验 646

第二十五编 社会第一章 人民生活 647

第一节 农民生活 647

第二节 职工生活 650

第二章 风俗 650

第一节 生产习俗 650

第二节 生活习俗 651

第三节 婚丧喜庆 652

第四节 传统节日 653

第三章 宗教 656

第一节 佛教 656

第二节 道教 656

第三节 伊斯兰教 656

第四节 基督教 657

第四章 帮会 道会门 657

第一节 帮会 657

第二节 道会门 658

第五章 民间歌谣 659

第一节 时政歌谣 659

第二节 生产歌谣 660

第三节 生活歌谣 660

第四节 儿歌 661

第六章 民间故事 662

第一节 神话 662

第二节 传说 663

第三节 故事 667

第二十六编 方言第一章 语音 672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672

第二节 变调 674

第三节 声韵配合关系表 674

第四节 同音字表 675

第二章 词汇 694

第一节 天文 时间 695

第二节 农事 植物 695

第三节 动物 696

第四节 房屋 器物 696

第五节 称谓 697

第六节 人体 698

第七节 其他 698

第三章 俗语 谚语 歇后语 701

第一节 俗语 701

第二节 谚语 701

第三节 歇后语 704

第二十七编 人物第一章 传略 705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05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12

第二章 简介 729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29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31

第三章 人物名录 742

第一节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742

第二节 人民功臣 744

第三节 部分在外地工作人员名录 745

第四节 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752

第五节 部分旅居港、澳、台及侨居海外的知名人士名录 760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762

附录 803

一、文告 803

二、碑文 812

三、有关淮阴的古诗选 817

四、历代县志纂修纪略 830

五、历代县志序跋选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