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1
二、研究的意义 2
第二节 理论文献综述 6
一、有关制度创新和利益主体的研究综述 6
二、有关利益主体和人类行为的研究综述 20
三、文献评述 27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 38
一、主要概念界定 38
二、研究假设 50
三、本研究的具体分析框架 52
第四节 研究设计 55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55
二、研究地点选择与构成 57
第二章 制度创新背景与基本模式 65
第一节 民航机场企业制度创新背景与基本模式 65
一、企业制度创新前民航机场管理体制沿革 65
二、制度创新的基本模式 70
第二节 三个机场改制背景与基本模式 71
一、A机场制度创新的背景与基本模式 71
二、B机场制度创新的背景与基本模式 76
三、C机场制度创新的背景与基本模式 80
第三章 制度创新的成本—报酬预期——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87
第一节 利益主体格局 87
一、中国国有企业利益主体的演变 87
二、实例分析:民用机场的利益主体格局 90
第二节 利益主体的成本—报酬预期与A模式 95
一、A市政府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95
二、经营者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98
三、机场职工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101
四、小节 103
第三节 利益主体成本—报酬预期与B模式 105
一、所有者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105
二、经营者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110
三、生产者的成本—报酬预期分析 111
四、小节 114
第四节 利益主体的成本—报酬预期与C模式 116
一、所有者的成本—报酬分析 116
二、经营者的成本—报酬分析 118
三、职工对改制的成本—报酬分析 123
四、小节 12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8
第四章 利益主体的博弈——制度创新目标模式的确立 137
本章引言 137
一、本章所使用的分析工具 137
二、博弈方的确立 137
三、针对三种模式分别描述博弈策略 138
四、对均衡实现的解释 139
第一节 结构性利益矛盾中的利益主体博弈——A目标模式确立的分析 140
一、博弈方和博弈模型的选择 140
二、强势利益主体和次强势利益主体之间的结构性利益矛盾 141
三、经营者的博弈策略 144
四、A市政府的博弈策略 147
五、博弈的结果和双方得益 150
六、小节 151
第二节 冲突性利益矛盾中的利益主体博弈——B目标模式确立的分析 155
一、博弈方和博弈模型选择 155
二、两个强势所有者利益主体的冲突性利益矛盾 156
三、B市政府的博弈策略 157
四、民航利益主体的博弈策略和上级领导的决定性作用 159
五、博弈结果和双方得益 161
六、小节 162
第三节 信息短缺性利益矛盾中的利益主体博弈——C目标模式确立的分析 165
一、博弈方和博弈模型的选择 165
二、强势利益主体与弱势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 166
三、省局领导的博弈策略 167
四、职工的博弈策略 169
五、博弈结果 172
六、小节 17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75
一、制度创新过程中至少存在三种博弈类型 175
二、三种博弈类型下实现制度均衡的必要条件是不同的 178
三、实现制度均衡的难易程度与各博弈方力量的对比关系有关 180
四、关系本位有利于博弈均衡的实现 181
第五章 利益主体的行为模式与制约关系——新制度运行效率分析 183
第一节 利益主体的行动模式与制约关系——新制度下的A运行效率分析 184
一、新制度运行效率的描述——制度化互动新模式的初步建立 184
二、新制度运行效率的瓶颈 190
三、瓶颈何以存在——利益主体行为的制约关系 192
第二节 利益主体的行动模式与制约关系——新制度下的B运行效率分析 197
一、新制度运行效率的描述——制度化互动新模式的初步建立 197
二、新制度运行效率的瓶颈 202
三、瓶颈何以存在——利益主体行为的制约关系 204
第三节 利益主体的行动模式与制约关系——新制度下的C运行机制 210
一、新制度运行效率描述——制度化互动新模式的初步建立 210
二、新制度运行效率的瓶颈 215
三、瓶颈何以存在——利益主体行为的制约关系 220
第四节 本章小节 226
一、制度创新使制度化互动新模式得以形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效率基础 226
二、新制度运行并不十全十美 227
三、新制度的效率瓶颈来源于文化模式对利益主体行为的制约 228
第六章 三种博弈类型的比较 233
一、三模式的主要差异 233
二、三模式的共性 242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251
一、国有企业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 251
二、讨论——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问题 267
三、本论文的特点和有新意之处 269
四、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272
附录 274
主要参考文献 283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