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序高名潞 10
初版序高名潞 14
导论 作为一般历史学的当代美术史 19
第一节 历史的意义 20
第二节 历史学的标准 27
第一章 新时期美术概观(1976—1984) 33
第一节 人的觉醒 34
第二节 艺术——“真、善、美”的复归 54
第三节 “文革”后的理论批评(1979—1984) 70
第四节 一个创作时代的终结——“反精神污染”和“第六届全国美展” 72
第二章 面对’85前卫思潮的冲击:80年代的学院艺术和传统艺术 77
第一节 从“唯美”到“新学院主义” 78
第二节 观念更新:学院中的新一代艺术家 104
第三节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李小山的《我见》 126
第四节 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131
第五节 传统的应战 142
第三章 理性之潮 151
第一节 人文理性、本体理性和思维理性 152
第二节 北方艺术群体 158
第三节 从“江苏大型现代艺术展”到“红色·旅” 173
第四节 “’85新空间”展览与“池社” 190
第五节 非群体性的上海美术角 204
第六节 浙江“红黑白展览”与“红色幽默” 224
第七节 谷文达等个体美术家 235
第八节 其他具有理性倾向的群体 246
第四章 生命之流 251
第一节 生命本体、自然意识与宗教情感 252
第二节 从“云南、上海新具像”到“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258
第三节 “十一月画展”和京津新潮美术 271
第四节 江苏“新野性画派”、“徐州现代艺术展”及深圳“零展” 283
第五节 西北的群体与画家 296
第六节 西南的群体与画家 305
第七节 中原与各地的群体和画家 311
第五章 超越与回归——后’85的新潮美术 321
第一节 珠海会议——对’85美术运动的第一次检阅 322
第二节 “厦门达达”系列艺术活动 326
第三节 行为参与和作为文化活动的艺术 344
第四节 湖南“0艺术集团”与“湖南青年美术家集群展” 376
第五节 湖北青年美术节 391
第六章 80年代的建筑思潮 411
第一节 中国建筑的现代性理想 412
第二节 现代环境艺术观念的兴起 427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431
第四节 建筑民族形式的光环 438
第七章 现代美术与文化 443
第一节 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之景观 444
第二节 新文化价值与现代中国美术的历史回顾 458
第三节 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与新文化价值 465
第四节 文化选择与语言形态 476
第五节 80年代的美术报刊 489
中国当代美术编年纪事:1977—1989 504
外国人译名对照表 538
初版跋高名潞 542
初版编后记刘东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