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少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2942157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系统论述了恢复生态学学科体系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恢复生态学的定义,退化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原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背景,并分章论述了生态系统、区域与全球、受胁迫的种群与栖息地、被破坏地、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本书融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新颖性于一身,是第一本全面、系统介绍恢复生态学的著作。

1 绪论 1

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

1.2 恢复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

1.2.1 恢复生态学早期阶段 3

1.2.2 恢复生态学建立阶段 4

1.2.3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4

1.2.4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5

1.2.5 我国恢复生态学的发展概况 7

1.3 恢复生态学的综合性与应用特征 8

1.3.1 恢复生态学的综合性 8

1.3.2 恢复生态学的社会实践性 8

思考题 9

2 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 10

2.1 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10

2.1.1 陆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10

2.1.2 水生、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12

2.2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15

2.2.1 植被的破坏与减少 15

2.2.2 侵蚀 16

2.2.3 荒漠化 19

2.2.4 石漠化 20

2.2.5 土壤贫瘠化 21

2.2.6 污染 22

2.3 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 23

2.3.1 干扰对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作用及其特征 23

2.3.2 自然干扰 24

2.3.3 人类干扰 25

2.3.4 干扰的综合驱动力 27

2.4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28

2.4.1 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动态特征 28

2.4.2 退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特征 31

2.4.3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31

2.4.4 生态退化与生态安全 31

思考题 32

3 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 33

3.1 生态恢复的基本要素 33

3.1.1 与物质相关的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33

3.1.2 与能量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34

3.1.3 与空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35

3.1.4 与时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36

3.1.5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37

3.2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39

3.2.1 演替过程与演替阶段 39

3.2.2 顺行演替与逆行演替 40

3.2.3 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40

3.2.4 演替的主要学说 42

3.3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理论 47

3.3.1 脆弱性的概念 48

3.3.2 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的意义 49

3.3.3 脆弱性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49

3.3.4 中国的脆弱生态系统 57

3.4 生态恢复参照系 58

3.4.1 自我设计理论与人为设计理论 58

3.4.2 生态恢复参照系 58

3.4.3 设计目标参照 64

3.5 景观理论和方法在生态恢复上的使用 64

3.5.1 符合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 64

3.5.2 片断化理论与边缘效应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65

3.5.3 中度干扰理论 68

3.5.4 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 69

3.6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69

3.6.1 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 70

3.6.2 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 71

3.6.3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 73

3.6.4 退化生态系统管理 75

3.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5

3.7.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76

3.7.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 77

3.7.3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比较 81

3.7.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 83

3.7.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策略与途径 84

思考题 85

4 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 86

4.1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86

4.1.1 生态恢复的目标 86

4.1.2 生态恢复的原则 87

4.2 生态恢复的程序与技术体系 89

4.2.1 生态恢复的程序 89

4.2.2 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 90

4.3 “3S”技术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93

4.3.1 “3S”技术的应用 93

4.3.2 遥感数据的生态学信息提取 94

4.3.3 遥感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100

4.4 生态恢复的模式与方向 102

4.4.1 生态恢复的基本模式 102

4.4.2 生态恢复的时间 102

4.4.3 生态恢复的方向 103

4.5 生态恢复的策略 104

4.5.1 面向目标的生态恢复 104

4.5.2 面向过程的生态恢复 105

4.6 生态恢复的评价与模拟 106

4.6.1 评价生态恢复的标准和指标 106

4.6.2 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性评价 107

4.6.3 生态恢复的模拟 108

4.7 生态恢复的社会生态学信息 111

4.7.1 生态恢复的社会维度信息 111

4.7.2 生态恢复选题与立项的社会问题 112

4.7.3 生态恢复管理与监测的社会问题 113

思考题 114

5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115

5.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115

5.1.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概述 115

5.1.2 极度退化生态系统的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116

5.1.3 次生林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120

5.1.4 退化森林恢复的生态效益 123

5.1.5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一般特征 126

5.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130

5.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130

5.2.2 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程序 131

5.2.3 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诊断与恢复目标 131

5.2.4 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 133

5.2.5 草地植被恢复的效益 136

5.3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 137

5.3.1 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退化状况 137

5.3.2 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诊断与健康评估 141

5.3.3 退化农田生态恢复技术 142

5.3.4 防止农田退化的可持续农业 147

5.4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156

5.4.1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退化特征 156

5.4.2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方法 159

5.4.3 河流退化与生态恢复 165

5.4.4 湖泊和水库的退化与生态恢复 168

思考题 171

6 景观、区域与全球生态恢复 172

6.1 景观尺度上生态恢复的格局与过程 172

6.1.1 景观尺度上生态恢复的意义 172

6.1.2 景观尺度上生态恢复的一般过程 173

6.1.3 生态恢复的景观格局分析 174

6.1.4 景观功能分析 177

6.1.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景观生态学的意义 177

6.2 生态区域尺度上的生态恢复 179

6.2.1 区域尺度上生态恢复的意义 179

6.2.2 区域尺度上生态恢复的一般过程 180

6.2.3 区域生态恢复的分区 181

6.2.4 区域退化的生态诊断与退化生态系统类型划分 184

6.3 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 189

6.3.1 生态恢复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必要部分 189

6.3.2 全球变化的现象 190

6.3.3 全球变化对生态恢复的影响 194

6.3.4 生态恢复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197

思考题 201

7 受胁迫种群和生境的生态恢复 202

7.1 受胁迫种群保护与栖息地生态恢复概述 202

7.1.1 受胁迫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202

7.1.2 受胁迫物种的濒危度划分 205

7.1.3 受胁迫种群生境的退化 207

7.2 受胁迫种群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08

7.2.1 保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08

7.2.2 生境片断化及其恢复 209

7.3 受胁迫种群的保护和生态恢复与生境恢复的整合 212

7.3.1 受胁迫种群的保护与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 212

7.3.2 受胁迫种群的原地保育与自然保护区 212

7.3.3 受胁迫种群的迁地保育 220

7.3.4 受胁迫濒危物种的生境恢复 222

7.4 受胁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223

7.4.1 种群动态模型 223

7.4.2 种群遗传学模型 224

7.4.3 最小存活种群与种群脆弱性分析 225

7.5 遗传多样性的恢复 226

7.5.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恢复及其意义 226

7.5.2 种群遗传多样性恢复的方法 229

7.5.3 生物技术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31

思考题 234

8 被破坏地的生态恢复 235

8.1 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 235

8.1.1 废弃矿区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235

8.1.2 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程序 237

8.1.3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形成与发展特征 237

8.1.4 矿业废弃地的人工恢复 241

8.2 受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 246

8.2.1 受污染土壤及其危害 246

8.2.2 被污染土壤生态恢复的程序与技术概论 248

8.2.3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248

8.2.4 微生物修复受污染土壤技术 253

8.2.5 被污染土壤的理化修复技术 254

8.3 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 256

8.3.1 废弃采石场及其危害 256

8.3.2 废弃采石场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程序 256

8.3.3 废弃采石场复绿的技术 259

8.4 石油泄漏地区的生态恢复 263

8.4.1 石油泄漏地及其危害 263

8.4.2 石油泄漏土壤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265

8.5 侵蚀地的生态恢复 270

8.5.1 侵蚀地的退化机制 270

8.5.2 侵蚀地特点及其生态恢复程序 271

8.5.3 侵蚀地生态恢复的技术与模式 271

8.6 沙化地的生态恢复 275

8.6.1 沙化地及其危害 275

8.6.2 沙化地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步骤 277

8.6.3 沙生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279

思考题 282

9 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 283

9.1 城市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 283

9.1.1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化进程 283

9.1.2 “三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285

9.1.3 城市热岛效应 288

9.2 城市生态恢复的特点、标准与程序 291

9.2.1 城市生态恢复的特点 291

9.2.2 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 292

9.2.3 城市地区生态恢复的程序 293

9.3 城市森林的生态恢复 295

9.3.1 城市森林及其意义 295

9.3.2 城市森林生态恢复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296

9.3.3 城市森林生态恢复的方法 298

9.3.4 城市森林生态恢复对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 301

9.4 城市垃圾填埋地的生态恢复 305

9.4.1 城市垃圾填埋地的形成及其环境问题 305

9.4.2 城市垃圾填埋地的生态恢复程序 308

9.4.3 城市垃圾填埋地的污染控制综合技术 309

9.4.4 城市垃圾填埋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312

思考题 315

10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316

10.1 生态恢复的社会学 316

10.1.1 生态恢复的哲学和道德 316

10.1.2 生态恢复的社会维度 317

10.1.3 文化、文学艺术和宣传教育角度上的生态恢复 318

10.2 生态恢复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319

10.2.1 可持续发展概述 319

10.2.2 自然承载力的恢复 321

10.2.3 生态恢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322

10.3 生态恢复的经济学 323

10.3.1 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学意义 323

10.3.2 恢复生态学的生态经济内容 324

10.3.3 恢复生态学的生态经济测度 326

思考题 336

参考文献 338

附录 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生态恢复纲要》简介 364

索引 365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