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学与道学思潮 1
第一节 关于“道学”之名 1
第二节 道学思潮的发展阶段和流派 13
第三节 道学思潮的任务和主题 22
第二章 道学思潮产生的背景 37
第一节 社会大转型的时代 3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儒学的中衰 40
一、历史的选择与危机的到来 41
二、子学的复苏与玄学的冲击 44
三、佛道二教的挑战 46
四、“三教并尊”与科举取士 51
第三节 佛道二教思想 54
一、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 55
二、中国佛教的心性论 56
三、道家与道教 61
四、道家的“道”论 63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 67
一、儒学成为统治学说的必然性 67
二、关于“阳儒阴释”和“三教合流”等命题的检讨 69
三、儒佛道思想涵化的历史考察 73
第三章 唐宋之际的文化变迁 84
第一节 经学变古 85
一、唐初经学统一的正负效应 85
二、唐宋之际儒者的反省及其结论 88
三、从训诂之学到义理之学 91
四、从“五经”系统到“四书”系统 98
第二节 孟子升格 100
一、孟子升格的过程 101
二、孟子升格的原因 113
三、附论:唐宋间的“非孟”思潮 120
第三节 排斥佛道和古文运动 133
一、中唐以后的排佛道 134
二、庆历之际的排佛道 137
三、熙丰之际的排佛道 140
四、不排佛道的儒者及儒化的佛教徒 147
五、古文运动 155
第四章 道学思潮的初兴 178
第一节 “庆历新政”与学术变动 178
一、宋初“兴文教,抑武事”的文化政策 179
二、危机引发政治变革 184
三、变革带来士风转移 188
第二节 道学初兴 191
一、新型学者群的涌现 191
二、教化与师道 192
三、思想学术的新取向 196
第三节 道学思潮的先驱人物 200
一、韩愈和李翱 200
二、范仲淹和欧阳修 207
三、宋初“三先生”和李觏 213
第四节 道学思潮初兴之际的特点与致思取向 222
一、道学思潮初兴阶段的特点 223
二、重“用”的致思取向 225
第五章 道学思潮的高涨 237
第一节 周敦颐的“濂学” 239
一、周敦颐其人 239
二、“无极而太极” 241
三、“诚” 246
第二节 邵雍的“象数学” 250
一、邵雍其人 250
二、“先天之学” 252
第三节 王安石的“新学” 263
一、王安石其人 263
二、“新学”与道学思潮 265
第四节 张载的“关学” 273
一、张载其人 273
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276
第五节 程颢、程颐的“洛学” 288
一、二程兄弟其人 288
二、“天下只有一个理” 291
三、“仁者混然与物同体” 301
四、“性即理也” 309
五、附论:二程异同 317
第六节 道学思潮高涨时期的基本特征 329
一、政治变革与思想学术的互动 329
二、道学思潮高涨时期的理论特征 332
第六章 道学思潮的鼎盛 353
第一节 宋室南渡前后的道学思潮 353
一、熙宁、元丰后道学思潮的走向 353
二、程门高足 355
三、南宋初的道学及“洛学”流变 365
第二节 朱熹的“闽学” 370
一、朱熹其人 370
二、理气论 373
三、心性论 377
四、工夫论 382
五、经典诠释 386
第三节 陆九渊的“江西学” 391
一、陆九渊其人 391
二、“心即理也” 394
三、“发明本心” 397
四、“自作主宰” 400
五、朱陆之争 403
第四节 湖湘学派 409
一、湖湘学派的源与流 409
二、胡宏 412
三、张栻 418
第五节 浙东学派 420
一、金华学派 422
二、永康学派 427
三、永嘉学派 434
第七章 道学的官学化及衰变 450
第一节 从受迫害到被认同 450
第二节 朱门后学 457
第三节 悬为功令 467
第四节 道学独尊 472
第五节 道学衰变 479
一、走向僵化 479
二、衰变内因 482
结语 495
主要参考书目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