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1
序言 3
傅山传略 13
荀子评注 1
劝学篇第一 2
脩身篇第二 3
不苟篇第三 5
荣辱篇第四 7
非相篇第五 10
非十二子篇第六 13
仲尼篇第七 16
儒效篇第八 16
王制篇第九 19
富国篇第十 22
王霸篇第十一 23
君道篇第十二 26
臣道篇第十三 28
致仕篇第十四 30
议兵篇第十五 31
彊国篇第十六 34
天论篇第十七 35
正论篇第十八 39
礼论篇第十九 43
乐论篇第廿 47
解蔽篇第廿一 48
正名篇第廿二 53
性恶篇第廿三 56
君子篇第廿四 57
成相篇第廿五 57
赋篇第廿六 58
大略篇第廿七 61
宥坐篇第廿八 66
子道篇第廿九 68
法行篇第卅 68
哀公篇第卅一 69
尧问篇第卅二 70
淮南子评注 73
原道训第一 74
俶真训第二 80
天文训第三 87
坠形训第四 93
时则训第五 102
览冥训第六 105
精神训第七 109
本经训第八 112
主术训第九 116
缪称训第十 122
齐俗训第十一 129
道应训第十二 134
氾论训第十三 145
诠言训第十四 152
兵略训第十五 157
说山训第十六 162
说林训第十七 170
人间训第十八 176
脩务训第十九 181
泰族训第廿 186
要略第廿一 190
荀子评注 197
劝学篇第一 198
脩身篇第二 199
不苟篇第三 201
荣辱篇第四 204
非相篇第五 207
非十二子篇第六 210
仲尼篇第七 214
儒效篇第八 216
王制篇第九 219
富国篇第十 222
王霸篇第十一 223
君道篇第十二 226
臣道篇第十三 228
致仕篇第十四 230
议兵篇第十五 231
彊国篇第十六 234
天论篇第十七 236
正论篇第十八 239
礼论篇第十九 243
乐论篇第廿 247
解蔽篇第廿一 248
正名篇第廿二 252
性恶篇第廿三 255
君子篇第廿四 256
成相篇第廿五 257
赋篇第廿六 259
大略篇第廿七 262
宥坐篇第廿八 266
子道篇第廿九 268
法行篇第卅 269
哀公篇第卅一 270
尧问篇第卅二 272
淮南子评注 273
原道训第一 274
俶真训第二 280
天文训第三 286
坠形训第四 290
时则训第五 298
览冥训第六 301
精神训第七 305
本经训第八 308
主术训第九 312
缪称训第十 319
齐俗训第十一 325
道应训第十二 331
氾论训第十三 341
诠言训第十四 348
兵略训第十五 353
说山训第十六 357
说林训第十七 364
人间训第十八 371
脩务训第十九 376
泰族训第廿 381
要略第廿一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