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与协调研究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新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文明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33940
  • 页数:32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言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6

(一)研究意义 6

(二)研究方法 7

三、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

(一)关于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研究 12

(二)关于高校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16

(三)关于高校治理的研究 20

(四)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25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31

(一)研究的逻辑起点 31

(二)研究的思路 32

(三)结构安排 33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34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36

(一)公立高校 36

(二)利益主体 36

(三)一元与多元 42

(四)生成与协调 44

第二章 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 49

一、多元利益主体生成的背景分析 50

(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51

(二)民主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52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的性质与特征 55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高校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57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人对公立高校的全面依附 61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的改革与变化 65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立高校开始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68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立高校教育资源与权益配置的社会化 73

四、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诠释 78

(一)政府 79

(二)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 85

(三)以书记、校(院)长为代表的校(院)级管理者群体 89

(四)学生群体 94

(五)合作办学者 98

第三章 多元利益主体生成的积极作用及对现行大学制度的挑战 102

一、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生成的积极作用 102

(一)扩大了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了办学活力 102

(二)打破了制约公立高校发展的瓶颈,拓宽了办学资金来源 104

(三)凸显了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06

(四)激发了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108

二、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对现行大学制度的挑战 109

(一)政府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滞后使其陷入“管”与“不管”两难的境地 109

(二)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办学主体地位的缺失妨碍公立高校健康发展 112

(三)校级管理人员可能产生的短期行为和权力寻租给公立高校带来风险 116

(四)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诉求与公立高校现行管理模式的尖锐矛盾 119

(五)合作办学者的寻利性与公立高校公益性的矛盾缺乏协调机制 123

第四章 国外公立高校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主要模式 131

一、英国模式 131

(一)政府 133

(二)理事会 135

(三)校长 136

(四)教师群体 137

(五)学生群体 137

二、美国模式 139

(一)政府 140

(二)董事会 145

(三)校长 147

(四)教师群体 149

(五)学生群体 150

三、德国模式 152

(一)政府 153

(二)校长 154

(三)教师群体 155

(四)学生群体 156

四、日本模式 157

(一)政府 161

(二)校长 161

(三)教师群体 162

(四)学生群体 163

第五章 国外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模式的启示 165

一、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政府、学校、社会相结合的评估与监控 167

二、美国公立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启示:大学与社会实现连接,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制衡 172

三、德国公立高校“教授治校”制度的启示:遵循大学的逻辑,强化学术权力 174

四、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启示:强化大学“法人”地位,走向自主办学实体 177

第六章 协调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理论支撑 183

一、公共选择理论 184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184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人性假设 184

(三)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188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启发 188

二、治理理论 191

(一)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91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释义 193

(三)治理理论的启发 195

(四)中国公立高校治理的特殊性 197

第七章 协调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 202

一、构建协调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思路 203

(一)制度与大学制度 204

(二)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 208

二、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模式 212

(一)以党委会为主导的大学委员会决策体制 213

(二)以校长为枢纽的专业委员会执行体制 220

(三)以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监督反馈体制 224

三、走向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选择——政府主导型的渐进式制度创新 233

结束语 241

访谈附录 245

附录一 245

附录二 248

附录三 251

附录四 274

附录五 281

附录六 293

附录七 306

参考文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