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说稿机关报要注意克服稿件机关化 梁衡 1
典型人物通讯要写得实,有起伏 梁衡 4
遭遇“盲稿”,半夜三更找眼睛 梁衡 5
好栏目是好稿件的专卖店 梁衡 8
一种必须改正的“有残文体” 梁衡 11
勿因小巧失大真 梁衡 15
把握准多棱镜的那一道棱 梁衡 17
作者笔下先有形,读者心上才留痕 梁衡 20
内核外延说通讯 梁衡 25
编辑手记改进文风首先“从我做起” 杨振武 29
下力气研究一两个问题 杨振武 32
不断拨亮心头的灯 杨振武 35
拿起相机来 杨振武 38
愿“张玉来现象”成为普遍现象 杨振武 41
有投入就要争产出 杨振武 44
提倡“六易其稿”精神 杨振武 48
“据悉”、“据统计”、“据了解”要不要? 钱江 52
把“群众”一词用得更准确些 钱江 54
多一点读者意识 李忱 57
有策划才会有精品 李维平 59
“大路货”,挤不上版面好位置 贺广华 63
摆脱空话与碎语 余继军 65
别给读者留疑问 张忠 69
记者的视野应更宽广 张忠 72
综合反应要抓住特点 张忠 75
减少“同质化”稿件 万秀斌 80
质量、品种与市场 胡斌 83
标点虽小 不容马虎 陈伟光 86
要重视新闻的“新鲜度管理” 胡斌 88
无“帽”一身轻 陈伟光 91
短些,精粹些 陈伟光 93
少用公文化语言 施娟 96
张玉来现象 陈伟光 98
以王慧敏为例看驻地记者“绝活” 万秀斌 101
记者心语我写吴天祥 龚达发 113
感受压力 罗盘 118
人民日报记者的声誉必须维护 汪波 120
立足正面 报道问题 吴兴华 123
找准灾害报道切入点 吴兴华 126
体验“人民”二字的份量 宣宇才 128
牢记新闻记者的使命 郑盛丰 罗昌爱 131
多跑基层尝到甜头 刘裕国 137
两次“发现”找准报道焦点 张帆 142
小地方也能上大报 刘裕国 145
当心,文化的“陷阱”! 陈杰 148
加块垫脚石,带个放大镜 赵鹏 151
完成任务后的遗憾 孙海涛 153
难忘的二十四小时空难采访 王科 156
追求新闻资源发掘效益的最大化 杜峻晓 163
三写绍兴费思量 袁亚平 166
从大局出发写好舆论监督稿件 蔡小伟 172
无限风光在“遥看” 鲍洪俊 177
情切出真文 李战吉 183
让小标题“活”起来 郑少忠 186
洪水对灵魂的洗礼 孟西安 189
典型本身感动人,为何报道不感人? 郅振璞 194
愿做一名“免检记者” 何聪 196
深入才能抓到“活鱼” 胡跃平 199
集体智慧的结晶 李杰 王明浩 201
坚持导向性,增强可读性 鲍洪俊 206
见证历史的荣幸和责任 龚达发 杜若原 209
层次 角度 笔法 张帆 216
小稿也能有大影响 刘杰 218
深入基层“活鱼”多 王明浩 220
“我在现场” 何勇 222
配角也能出彩 张玉来 225
力求“一两拨千斤” 戴鹏 230
记录历史 阎晓明 王建新 赖仁琼 233
力求提出和写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张玉来 240
怀“平民”之心做“平民”记者 郑有义 244
精品源于精心 李杰 戴鹏 王明浩 248
铁鞋踏破欲求真 何勇 251
感悟“三贴近” 蒋升阳 255
找回激情 崔佳 259
寻找新闻和历史的结点 陈杰 262
为决策服务是党报记者的职责 胡谋 265
一次难忘的采访活动 梁小琴 271
到西北感受“三个代表” 周立耘 274
入门承教 张志峰 276
从零开始 袁振喜 279
“绝活”大家谈驻站记者要有大局观 蔡小伟 283
采访思想 龚永泉 287
为什么会越来越难? 何勇 290
鲜活语言带着情感飞 袁亚平 293
何谓“绝活” 陈伟光 298
“绝活”断想 胡斌 300
“会海”中寻觅美丽的贝壳 刘杰 304
用眼睛“写”新闻 范伟国 306
深度追求 鲍洪俊 311
“绝活”也是绝对的 顾兆农 315
稿纸巧种“土特产”情理交融文自远 孟西安 317
咬定“特色”不放松 吴坤胜 324
“绝活”是一种追求 阎晓明 327
深入才能出佳作 张忠 330
铁脚板下出“绝活” 刘裕国 333
“绝活”需要认可度 万秀斌 337
“感觉”出“绝活” 宋学春 340
离读者近些再近些 安洋 342
让现场短新闻鲜活起来 刘亮明 345
眼光·高度·文风 王明浩 348
力求有助于决策 王方杰 351
别有洞天的对话 张玉来 354
近点,再近点 王慧敏 363
新闻资源价值的多重挖掘 杜若原 371
做记者要有一双新闻慧眼 赵鹏 377
“抢”功还需有“耐”功 侯伟生 380
“自选动作”大有作为 郑少忠 383
后记 杨振武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