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明辨是非 坚持改革 1
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 3
三种社会力量对待改革态度的分析 13
正本清源,分清是非 19
中国改革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 25
深化国企改革需要澄清的几个原则问题 33
现代化中国的临产阵痛 37
推进改革不能因噎废食 49
改革必须攻坚 71
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73
反思改革,明确方向 78
为了迎接中国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 83
市场经济与政治改革 93
努力实现向法治市场经济的过渡 9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97
新形势下政府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109
两种不同的转轨战略 120
法治中国 124
再谈法治 140
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 159
发展民间商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167
对话青木昌彦教授:中日两国的经济和政治 178
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190
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203
我为什么研究起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来 205
警惕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 213
全面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19
“十一五”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问题 229
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 234
发展高技术产业与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 262
转变增长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 267
解决内外失衡的出路在于推进改革,实现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 281
铲除腐败基础,实现社会公正 287
腐败寻根: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289
揭穿黑幕,填平陷阱,净化市场环境 293
股市七题 297
中国腐败的治理 333
腐败溯源与清源 355
警惕寻租新动力 360
社保基金为何“亡羊”,又如何“补牢”? 365
保持社会公正是转型时期的一个尖锐问题 368
妥善处理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378
政府应当归还对老职工的社保欠账 382
建议完善公益捐赠法 393
建立全民低保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推行 395
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399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401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419
创新还是寻租:中国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家才能配置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