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质概况与开发简要历程 1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
第二节 开发简要历程 3
第二章 水驱油机理 5
第一节 油藏驱油能量和驱动方式 5
第二节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 7
一、岩石孔隙结构 7
二、岩石表面润湿性 7
三、岩石渗透率 10
四、油水粘度比 13
第三节 综合评价 15
第三章 注水开发基本规律 17
第一节 含水上升基本规律 17
一、无水采油期短,无水采收率低 17
二、中低含水期采出程度低,含水上升速度快,但不同沉积类型的油层含水上升速度有差异 17
三、高含水期含水上升率普遍减缓 18
四、特高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19
第二节 产能变化规律 20
一、随着含水上升采油指数减小 20
二、随着含水上升采液指数增大 21
第三节 吸水指数变化规律 22
一、注水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变化规律 23
二、注水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 23
第四节 层间干扰变化规律 27
一、开发初期主要是稀油高渗透层干扰稠油中低渗透层 27
二、中含水期主要是高含水层干扰中低含水层 28
三、高含水期主要是高压特高含水、高含水层干扰低压高、中低含水层 29
四、特高含水期主要是特高含水韵律层干扰高含水及中低含水韵律层 30
第五节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31
一、正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32
二、反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37
第六节 油层纵向水淹规律 42
一、河流相沉积为主的高渗透偏亲油正韵律油层 42
二、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的反韵律油层水淹特征 48
三、油层纵后水淹影响因素分析 54
第七节 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 55
一、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 55
二、润湿性变化规律 59
三、原油物性变化规律 61
四、油层温度变化规律 62
第四章 不同开发阶段的做法及技术政策的论证 64
第一节 不同开发阶段的主要做法 64
一、低含水采油阶段(1965.6~1970.12) 64
二、中含水采油阶段(1971.1~1978.12) 66
三、高含水采油阶段(1979.1~1990.8) 68
四、特高含水采油阶段(1990.9~2002.12) 72
第二节 主要开发技术政策论证 80
一、开发层系 80
二、注采井网 83
三、注采压力系统 87
四、强化采液 102
第五章 开发程序 107
一、开发准备阶段(1965.6~1966.6) 107
二、投入开发阶段(1966.7~1970.5) 109
三、开发调整阶段(1970.6~2002.12) 111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应用效果 114
第一节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4
一、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114
二、剩余油分布规律 119
第二节 剩余油挖潜技术应用效果 123
一、优化井网技术应用效果 123
二、不稳定注水技术应用效果 127
三、堵水调剖技术应用效果 132
四、2+3驱油技术试验及应用效果 140
五、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效果 144
第三节 开发效果评价 151
一、含水与采出程度评价 151
二、耗水量评价 152
三、油藏采收率状况评价 153
第七章 油田开发展望 155
参考文献 159
参考资料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