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
1.1 龙溪之生平及内证 1
1.2 龙溪之学的脉络 4
1.2.1 辨志与立志论 5
1.2.2 工夫论 6
1.2.3 境界论 6
1.2.4 本体论 7
1.3 龙溪之学的归属 7
2 四重悟境 12
2.1 阳明之良知的层次 13
2.2 龙溪之四层悟境 17
2.2.1 《悟说》中所揭示的四层悟境 17
2.2.2 禅宗三关 19
2.2.3 论阳明成学次第 21
2.2.4 论万思默之成学次第 27
2.2.5 论修证诸关 30
2.3 江右与龙溪关于见在良知的争论 33
3 良知本体 35
3.1 体用不二 35
3.2 良知之虚寂特性 38
3.3 良知与气 43
4 四句教、四有及四无 51
4.1 文献 51
4.2 解析 52
4.2.1 心与心体 52
4.2.2 两种言说方式 54
4.2.3 心意物知之分疏 56
4.3 三者关系 61
4.4 评牟宗三先生的解析 64
4.4.1 对于四有之解析 64
4.4.2 把四句教讲错了 66
4.4.3 混淆了先天正心工夫与四无化境 68
4.4.4 混淆常人之解悟与圣人之忘悟 69
5 辨志与立志 71
5.1 识知之辨 72
5.2 义利之辨 76
5.3 狂者乡愿之辨 82
5.4 立志 88
6 三层工夫 93
6.1 龙溪对工夫层次之划分 93
6.2 悟前工夫 96
6.2.1 悟之重要性 96
6.2.2 格物工夫 99
6.2.3 静坐工夫之地位 111
6.2.4 静坐工夫 124
6.3 保任工夫 134
6.3.1 静中涵养 135
6.3.2 动静一如 138
6.3.3 梦醒一如 143
6.4 忘化工夫 148
7 生死问题 156
7.1 论生死轮回 156
7.2 对生死问题的态度 160
7.2.1 世事本空,生死事大 161
7.2.2 无常迅速,急须办道 163
7.3 生死问题的解决 165
7.3.1 立志也就是要先解决人生观与世界观问题 166
7.3.2 悟前工夫 168
7.3.3 保任工夫 168
7.3.4 忘化工夫 172
7.4 了生死的二层境界 173
8 三教关系 177
8.1 三教同以虚寂为体 177
8.2 三教之异 181
8.3 龙溪论儒佛关系 187
8.4 龙溪论道家之学 190
8.5 龙溪对于儒家立场的超越 195
附录:《中庸》提纲 201
序 201
《中庸》提纲 201
第一编 略论 202
第二编 广论 204
第三编 结论 217
参考文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