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编 孔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一章 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2
第一节 社会经济态势 3
一、“封建”开始总崩溃 3
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 6
三、社会阶层大流动 8
四、诸侯间人才流动加速 10
五、谷禄制俸禄出现 12
六、商业经济发展 14
第二节 礼乐文化状况 16
一、“礼崩” 16
二、弃礼用刑 18
三、“乐坏” 20
四、文化的民间化和世俗化 21
第三节 思想观念的变迁 22
一、人本主义思想渐兴 22
二、重民思想进一步发展 24
三、从“仪”到“礼” 26
第二章 孔子的事迹 28
第一节 孔子先祖及孔子降生 28
一、孔子先祖 28
二、孔子降生 30
第二节 仕鲁之前 32
一、孔子幼年 32
二、孔子初仕 33
三、授徒设教 34
四、适周观礼 35
五、问礼于老子 36
六、鲁乱适齐 38
七、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授弟子 40
第三节 仕鲁期间 42
一、为中都宰 42
二、由司空为大司寇 42
三、齐鲁夹谷之会 43
四、诛少正卯 44
五、明君臣之义 45
六、堕三都 46
七、弃官离鲁 47
第四节 周游列国 49
一、居卫 49
二、至宋 50
三、往见叶公 51
四、厄于陈蔡之间 52
五、用楚受阻 52
六、子路仕蒲 54
七、自卫返鲁 54
第五节 晚年 55
一、答哀公及季康子问政 55
二、伤季氏之乱礼 56
三、序《诗》、《书》 57
四、惜颜回之死 58
五、孔子殁 58
第三章 孔子思想史料 60
第一节 《论语》一书的形成与流传 60
一、《论语》的著者 60
二、《论语》的结集 65
三、《论语》的流传 66
第二节 《礼记》孔子言论考辨 67
第三节 《孔子家语》考辨 71
第四章 孔子的思想学说 74
第一节 礼学 74
一、礼的基本含义 75
二、孔子思想的出发点是恢复周代所确立的礼仪法度 77
第二节 仁学 83
一、仁者,爱人 84
二、仁里礼外 86
三、仁是社会伦理观念的全部内容 87
四、仁与孝 88
五、仁与忠恕 91
第三节 君子论 92
一、君子小人对举,以明君子之质 93
二、君子之精神追求 95
三、君子之德 96
四、君子之乐 98
五、君子之修养 99
第四节 天命论 101
一、敬畏天命 102
二、知天命而尽人事 104
第五节 政治论 106
一、为政以德 106
二、政者,正也 107
第六节 教育思想 109
一、有教无类 109
二、因材施教 110
三、学思结合 112
第五章 孔子弟子 113
第一节 七十二贤 113
一、孔门弟子数目辨析 113
二、主要弟子 116
三、孔子弟子特点与思想分野 135
第二节 曾子与《大学》 137
一、曾子是否作《大学》 137
二、《大学》概略 138
第三节 子思与《中庸》 139
一、子思生平 139
二、子思作《中庸》之辨 141
三、《中庸》概略 142
第六章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44
第一节 仁政论 145
一、以仁为源 145
二、推行王道 147
三、民贵君轻 148
四、权宜行礼 150
五、尊贤使能 152
六、制民恒产 154
第二节 性善论 156
一、先天善性 156
二、固有之心 159
第三节 修养论 163
一、君子人格 163
二、本心说 170
三、养气说 173
第七章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76
第一节 隆礼论 177
一、礼起于欲 177
二、隆礼法后 183
三、礼中有法 189
第二节 修养论 191
一、性恶、隆礼与修身 191
二、渐修以学 197
三、近尽节求 201
四、虚壹而静 203
第三节 天人论 208
一、天之含义 208
二、自然之天 211
三、明于天人之分 214
第八章 先秦时代孔子思想面临的挑战 221
第一节 墨家的挑战 221
一、墨子生平 221
二、“兼爱”的治国理念 223
三、崇天敬鬼的宗教情节 225
四、“节用”、“节丧”的消费观念 228
五、“非乐”的文艺精神 230
第二节 道家的挑战 231
一、道家与老庄 231
二、自然无为的政治论 232
三、存虚守静的人生观 234
四、“绝学无忧”的治学态度 236
五、“无知素朴”的倒退社会观 238
第三节 法家的挑战 240
一、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240
二、“皆挟自为心”的社会观 243
三、“惟治为法”的治国理念 245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理想社会 250
第二编 孔子思想的经学化 253
第九章 孔子与汉代经学 254
第一节 儒家学说的经学化 255
一、今、古文经学及其发展 256
二、儒家典籍经学化过程 259
第二节 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孔学的经学化及其走向 262
一、对二者天道观的对比分析 264
二、对二者阴阳五行思维框架的对比分析 266
三、对二者纲常伦理思想内容的对比分析 271
四、《春秋繁露》对谶纬的影响与《白虎通》对谶纬的吸纳 273
第三节 《论语》在汉代的流传 275
一、三论并存与融合 276
二、辅翼六经,“传莫大于《论语》” 279
第十章 董仲舒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83
第一节 天人论 285
一、“唯天为大”的天论 285
二、“物固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论 287
三、“以人随君,以君随天”的天人政治论 290
第二节 人性论 293
一、“天质之朴”的人性本质论 294
二、“待教而善”的人性教化论 295
三、“性三品”的人性等级论 298
第三节 社会政治论 304
一、“大一统”的国家论 304
二、“取法于天”的王道论 307
三、“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论 310
第十一章 孔子与魏晋玄学 314
第一节 儒学的玄学化 314
一、儒学的衰落状况及其原因 314
二、儒学玄学化的过渡环节 316
三、儒学的玄学化 320
第二节 魏晋玄学对孔子思想的张扬 322
一、竹林名士对孔子思想的消极态度 323
二、元康名士的另类张扬 329
三、儒学玄学化的终结 330
第三节 何晏《论语集解》 331
一、版本与作者 331
二、注经新特点 334
三、用《易传》解经 336
第四节 皇侃《论语义疏》 338
一、皇疏之成书及流传 338
二、皇侃的《论语》观 340
三、皇疏之特点 342
第十二章 孔子思想在隋唐时代的发展 349
第一节 唐代的《论语》注疏 350
一、《论语》研究相对衰落 350
二、陆德明的《论语音义》 353
三、韩愈、李翱的《论语笔解》 357
第二节 王通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361
一、三教可一 362
二、中道 364
三、王道政治 365
第三节 韩愈的道统论 368
一、韩愈之道论 371
二、建立道统 374
第四节 李翱的性情论 376
一、对孔子“性与天道”问题的回应 377
二、性 379
三、性情关系 380
第五节 柳宗元的天人论 384
一、兴孔子之道 384
二、天人相分 386
第六节 刘禹锡的天人论 388
一、天人交相胜 389
二、天人还相用 391
第三编 孔子思想的创造性诠释 393
第十三章 宋元时代的《论语》学 394
第一节 邢昺《论语注疏》 394
一、《论语注疏》的注释特点 395
二、汉学、宋学“兹其转关” 407
第二节 朱熹《论语集注》 409
一、《论语集注》的成书 410
二、博采众说,通经明理 413
三、《论语集注》在《论语》学史上的地位 420
第三节 蔡节《论语集说》 422
第四节 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 425
一、疏证疑难 426
二、订正朱注 427
三、发朱注之未发 428
第五节 陈天祥《论语辨疑》 430
一、驳正朱注 431
二、移易经文,改经就注 434
三、存疑待考,不做强解 436
四、平心剖析,独发己见 437
第十四章 周敦颐、邵雍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39
第一节 周敦颐其人及其著作与学术思想 440
一、周敦颐其人及其著作 442
二、“学颜子之所学”:周敦颐的学术大要 443
第二节 周敦颐对孔子思想的开掘与传承 448
一、《太极图说》的哲学思想 448
二、《通书》对《太极图说》的展开 451
第三节 邵雍其人及其学术思想概要 456
第四节 邵雍对孔子思想的开掘与传承 460
一、邵雍的先天学 460
二、邵雍的观物思想 466
第十五章 张载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70
第一节 气论 473
一、张载之前的气论思想以及孔子关于“气”的观点 473
二、“太虚”之气 482
三、“一物两体”之气 484
四、相感而生之气 486
第二节 心性论 489
一、“心性”之概说 489
二、合性之心 492
三、诚心与“成性” 493
第三节 民胞物与 499
一、横渠四句 499
二、民胞物与 504
第十六章 二程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09
第一节 “孔颜乐处”与二程归宗孔学 509
一、二程对“孔颜乐处”的追求 510
二、二程兄弟异同 513
第二节 天理论与孔学发展的思辨化 516
一、“天理”范畴的提出 516
二、天理的具体内涵 518
三、理与气 521
四、格物穷理 523
第三节 仁论 526
一、识仁 526
二、仁学的基本内容 528
三、二程仁学思想对孔学的发展 534
第四节 性命论 535
第五节 义利论 541
第六节 二程在孔学史上的地位 545
第十七章 朱熹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48
第一节 朱熹的学术渊源及其道统思想 548
一、朱熹的学术渊源 549
二、朱熹的道统思想 552
第二节 理气论 557
一、理、道与太极 558
二、天理的特性 560
三、理与气 564
四、理一分殊 566
第三节 心性论 568
第四节 工夫论 574
第五节 朱熹在孔学史上的地位 577
第十八章 陆九渊、王守仁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81
第一节 孔学发展的心学路向 581
第二节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588
一、心本论 588
二、易简工夫 592
第三节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596
一、心即理 596
二、知行合一 599
三、致良知 603
四、王门“四句教” 608
第十九章 明代的《论语》学 611
第一节 胡广《论语集注大全》 611
第二节 陈士元《论语类考》 616
一、分门别目,考证名物 617
二、博引旧说,详为折衷 619
三、驳正朱注 622
四、摒去杜撰、浮谈之说 623
第三节 李贽《论语评》 624
第四节 郝敬《论语详解》 630
一、郝敬的《论语》观 630
二、《论语详解》的注释特色 633
三、对《论语详解》的评价 638
第五节 刘宗周《论语学案》 639
一、《论语学案》的成书 639
二、《论语学案》的学术特色 641
三、早期思想的代表作 648
第六节 智旭《论语点睛》 649
第二十章 清代的《论语》学 655
第一节 惠栋《论语古义》 655
一、尊汉嗜古的治经倾向 657
二、求真求实的治经宗旨 660
三、博稽众说、注重小学的治经方法 662
第二节 狄子奇《论语质疑》 666
一、融通汉宋、求真考实的治经立场 670
二、商榷《集注》,质、疑、同、补朱子的治经主线 678
三、旁征博引、赅洽精核的治经风格 682
第三节 宋翔凤《论语说义》 685
一、融通《春秋》与《论语》 686
二、以《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阐发《论语》中的思想 689
三、以朴学方法疏解《论语》中的名物制度 692
第四节 刘宝楠《论语正义》 695
一、《论语正义》的成书 695
二、《论语正义》的注疏特色 697
三、《论语》旧注中水平最高的集大成之作 708
第五节 康有为《论语注》 709
一、“六经注我”的解经方式 711
二、宗主今文经学的治经原则 716
三、引借西方思想观念的解经倾向 721
第二十一章 王夫之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24
第一节 王夫之生平及思想轨迹 725
一、王夫之其人 725
二、王夫之思想成长轨迹 727
第二节 黜释老,僻王学:王夫之的学术精神 730
第三节 王夫之对孔门易学思想的开掘与发挥 734
一、四圣同揆、占学一理 735
二、乾坤并健,易之纲宗 736
第四节 继横渠正学 738
一、本体论 738
二、知行论 742
三、理欲论 747
第二十二章 颜元、戴震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49
第一节 颜元的气质论 749
一、气质本善,习与性成 750
二、气质之性亦为天命之性 752
三、宋儒错解之因 756
第二节 颜元的修养论 759
第三节 颜元的唯实论 762
一、“下学上达”是孔门定法 762
二、“经济”之学 764
第四节 戴震的道气论 766
一、通经明道 767
二、气化即道 770
第五节 戴震的理欲论 773
第二十三章 康有为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79
第一节 托孔子以改制 780
第二节 奉孔子为教主 787
一、立教之原因 788
二、神化孔子 790
三、孔教之组织、仪式 792
四、孔教之教义、目的 794
五、孔教之影响 796
第三节 大同社会 797
一、《大同书》的成书年代 797
二、大同理想 798
第二十四章 谭嗣同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803
第一节 仁说 804
一、仁——通——平等 805
二、黜名斥礼 810
三、心力 815
第二节 道器说 817
第三节 三世说 824
一、三世说之源与流 824
二、谭嗣同的两三世说 827
第二十五章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833
第一节 孔子思想历史地位的形成 833
一、孔子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834
二、孔子在汉唐经学中的地位 841
三、孔子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843
四、孔子在清代实学中的地位 847
五、孔子在近代变革中的地位 849
六、孔子在现代化思潮中的地位 851
第二节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853
一、孔子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854
二、孔子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856
三、孔子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 859
第三节 孔子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863
一、政治原因 863
二、教育原因 864
三、思想原因 866
参考文献 868
后记 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