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贤超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1637995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主体参与式全息整体德育课程理论指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全息整体德育课程,促进学生由知情信意行等要素有机构成的主体性全息整体道德素质的发展(其基础是由体智德美四要素有机构成的主体性全息整体素质的发展)。

内容提要 1

第一章 教育的语言、思维、存在与现实 1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 4

第二节 教育的纲领型定义、描述型定义与规范型定义 10

第三节 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 16

第二章 主体性全息整体教育理论 21

第一节 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与主体参与式教育 23

第二节 全息整体素质的发展和全息整体教育 24

第三章 主体参与式全息整体德育理论 69

第一节 主体性道德素质发展目的论 70

第二节 全息整体道德素质发展目的论 72

第三节 主体参与式德育方法论 74

第四节 全息整体德育方法论 76

第四章 客体性道德素质与主体性道德素质 78

第一节 客体性道德素质 79

第二节 主体性道德素质 91

第五章 主体参与式德育的理论与体制建构 114

第一节 主体性道德素质目的与主体参与式德育方法 114

第二节 代议制民主、参与制民主与参与式德育 119

第三节 主体参与式德育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123

第四节 主体参与式德育的体制创新与建构 132

第六章 全息整体道德素质 140

第一节 要素缺失型道德素质结构与功能 141

第二节 要素比例失衡型道德素质结构与功能 144

第三节 结构无序型道德素质结构及其功能 146

第四节 全息整体道德素质结构与功能 150

第七章 道德素质的全息整体赋值 169

第一节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畸形结构及其衰值功能与过程 170

第二节 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的全息整体赋值过程与方法 182

第八章 全息整体的育德系统、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 202

第一节 全息整体育德系统 203

第二节 全息整体德育课程体系 206

第三节 全息整体德育学科、教材与教学体系 217

第九章 各种教育影响全息协同育德 218

第一节 全面的社会生活及其育德因素 218

第二节 从疏离社会生活到回归社会生活 220

第三节 从对社会生活的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 225

第四节 从对社会生活的片面适应和反应到全面参与和全面适应 225

第十章 各种教育力量、教育要素和教育途径全息协同育德 230

第一节 教育结构变异及其德育功能衰退的系统分析 231

第二节 家庭结构变迁及其德育功能变化的社会学和系统分析 235

第三节 学校教育结构及其育德功能 241

第四节 社会教育的结构及其育德功能 242

第五节 自我教育的育德功能 244

第六节 德育结构的改组与育德功能的强化 246

第七节 各种教育要素和各种教育途径全息协同育德 247

第十一章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渗透 249

第一节 关于认识性德育课程的若干研究及其问题与发展趋向 250

第二节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渗透 255

第十二章 德育课程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有涉性与青少年义务民役制度 260

第一节 德育课程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有涉性 261

第二节 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或义务民役制度 267

第十三章 隐性德育课程再探 293

第一节 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294

第二节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隐性育德因素 298

第三节 非德育认识性课程的隐性育德因素 300

第四节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隐性育德因素 304

第五节 非德育活动的隐性育德因素 304

第六节 体制的隐性育德因素 305

第七节 气氛的隐性育德因素 312

第十四章 德育教材的全息建构和德育课程的全息整体教学 319

第一节 道德素质的整体性 320

第二节 整体的德育 323

第三节 德育教材的全息建构和德育课程的全息整体教学 325

后记 339

参考文献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