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8
第二章藏象学说 26
第一节 五脏 27
第二节 六腑 34
第三节 奇恒之府 37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7
第三章气、血、津液学说 45
第一节气 45
第二节血 47
第三节津液 48
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9
第四章 经络学说 51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5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5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8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9
第五节 经络的功能 59
第五章 病因 61
第一节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及病因分类 61
第二节 外感病因 62
第三节 内伤病因 69
第四节 其他病因 72
第六章 病机 75
第一节 发病原理 75
第二节 基本病机 77
第七章 四诊 83
第一节 望诊 83
第二节 闻诊 90
第三节 问诊 91
第四节 脉诊 97
第八章 辨证 101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01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06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117
第九章 养生与治则(康复) 120
第一节 养生 120
第二节 防治原则 126
第一章 针灸学 137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137
第二节 刺灸方法 159
第三节 针灸治疗 166
第二章 中药 172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72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76
第三章 方剂 233
第一节 方剂概述 233
第二节 常用方剂 235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59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260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262
第四节 高血压病 264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65
第六节 脑梗塞 267
第七节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269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271
第九节 肝硬化 273
第十节 溃疡性结肠炎 275
第十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277
第十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279
第十三节 泌尿系感染 280
第十四节 泌尿系结石 282
第十五节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283
第十六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85
第十七节 关节炎 287
第十八节 内耳眩晕病 288
第十九节 荨麻疹 290
第二十节 过敏性紫癜 291
第二十一节 小儿腹泻 293
第二十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294
第二十三节 月经不调 296
第二十四节 痛经 300
第二十五节 闭经 302
第二十六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03
第二十七节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305
第二十八节 男性不育症 307
第二十九节 癌症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