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与新语文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3077367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回首与反省:我的成长之路 1

一、四十回首 1

(一)想弃读:父亲让我蹲禁闭 1

(二)欲转行:做教师难说最爱 4

(三)第一课:“后生”给“先生”授课 5

(四)苦与甘:埋头攀登不问高 6

(五)读且研:呼唤并构建“新语文教育” 8

(六)总概括:我的“新语文教育”观 11

(七)未刊发:旧手稿中的思想 12

(八)心当愧:特级教师须反省 12

(九)仍有梦:做语文课堂艺术家 13

(十)中年心:走向敬畏与自知 14

(十一)读博士:以学术理性构建新语文 16

(十二)出国门:到海外传播新语文 17

二、一个特级教师的反省 19

重建与反思:我的教育教学观 26

一、“新语文教育”论纲 26

(一)“新语文教育”的背景与它的新质 26

(二)价值论:由强塞“公话”到张扬“私语” 28

(三)本体论:由“应用”为本到“精神”为本 31

(四)操作论:由“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 33

(五)原理论:着意精神,着力语言,得益能力 35

二、除新布旧返本归根—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 36

(一)真实自由,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本 36

(二)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 42

(三)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44

(四)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 45

(五)文字素养,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 46

(六)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 47

三、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关系—对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性回答 48

(一)重视语言学,更强调文学 48

(二)重视白话,更强调文言 54

(三)重视“举一”,更强调“举三” 56

(四)重视分析,更强调吟悟 56

(五)重视理解,更强调背诵 58

(六)重视散文,更强调诗歌 59

(七)重视神圣与崇高,更强调平实与真诚 59

(八)重视写实,更强调写虚 61

(九)重视统一,更强调多元 62

(十)重视技术,更强调精神 63

四、循故求新激浊扬清—新语文教育与复归传统 67

(一)“新语文教育”的提出 67

(二)“新语文教育”复归五四新文化精神传统 67

(三)“新语文教育”复归千年语文教育传统 68

(四)“新语文教育”复归传统语文教育“三原则” 69

(五)“新语文教育”的“文就是道” 71

(六)“人文”、“人文精神”真义不是“思想教育” 72

五、新语文教育:反对“伪圣化” 74

六、新语文教育:反对“技术化” 82

七、“伪圣化”、“技术化”: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两大痼疾 86

八、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91

(一)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 91

(二)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93

九、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之一 96

十、科学主义的真实含义 102

十一、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 105

十二、张扬文化精神语感—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之二 109

十三、警惕精神“萎靡化”—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之三 121

十四、“新语文教育”看文字与多媒体 129

(一)警惕多媒体在语文教育中的魔性 129

(二)文字不死 131

十五、新语文教育:三环节语言强化教学 133

(一)强化语言揣摩 133

(二)强化大量阅读 135

(三)强化自我习惯 136

十六、诵读:新语文教育基本教学法 137

(一)语文课,是读书课非听书课 137

(二)诵读启蒙第一课 139

(三)吟诵美读妙法多 140

(四)诵读与分析的分野 148

(五)诵到极致是说话 149

十七、新语文课:随心上出真境界 152

十八、“新语文教育”看高考语文试题 155

(一)高考作文题三思 155

(二)高考作文诚信的困境 159

(三)全国、北京、上海高考作文三题点评 163

(四)同情语文高考试题 167

十九、从文以交际、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到文就是道—论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三股思潮 170

(一)语文教育的三种理念 170

(二)语文教育的三种历史思路 172

(三)语文教育的三股思潮 173

实践与求索:我的八堂课 178

一、我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178

(一)导诵《大堰河,我的保姆》 178

(二)带领学生边读边诵 178

(三)质疑问难,推向高潮 181

二、我教杜甫的《登高》 182

三、我教鲁迅的《药》 191

(一)关于题旨的讨论 192

(二)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193

(三)关于刽子手与康大叔的讨论 196

(四)另外几个细节的讨论 197

(五)颜色词语、运用的讨论 197

(六)环境描写的讨论 198

(七)几个道具的讨论 199

(八)题目“药”的含义的讨论 199

(九)关于华老栓的筒答语与不答语 200

(十)姓名的意义 200

(十一)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201

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 202

五、我教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213

六、我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19

七、我的一堂作文课 228

八、照片记录中国之痛 240

激励与鞭策:他者的评点 254

一、从精神视角关注语文教学的先行者&徐葆耕 254

二、论韩军的意义&李海林 258

(一)韩军的思想家姿态 258

(二)韩军的价值 258

(三)韩军的批判力量 259

(四)韩军的激愤 259

(五)我对韩军的不满 259

(六)我对韩军的期望 260

三、真正的时代精神&李海林 261

四、论韩军的“新语文教育”观&冯晓云 263

(一)关于“发展言语技能要限制语文教育上的‘技术化’” 263

(二)关于“培植学生精神意识要防止语文教育上的‘伪圣化’” 265

(三)关于“语言能力的习得提‘举三反一’比‘举一反三’更合适” 267

(四)关于“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方能得益于能力” 268

五、荡胸生层云—访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韩军黄耀红赖配根 269

(一)从“人文精神”的倡导到“新语文教育”的构建 269

(二)从语言与人的哲学思辨到社会文化的冷竣反思 271

(三)从语文教育的百年长河到三尺讲台的精神天地 274

附录 韩军学术一览 277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