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七个世纪的历史长影 1
从东征到西进:世界“两极”的互动 1
“西北望”:望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3
自然与文化、速度与诡计:成吉思汗的军事战略与战术 5
世界在成吉思汗的长影中:对欧洲体制的影响 12
速兴速亡:大陆帝国兴亡的文化反思 15
南北春秋:关于中国政治地理的历史解读 23
第一部 黑暴 27
第一章 黑暴:来自高原的冲击波 27
在历史的隧道中:帝国踪影 27
能量的异位释放:草原上的流星 30
蒙古人背后:中央亚细亚的动力 32
第二章 踏蹄绿野:马背上的民族 35
族群的起源:关于蒙古人的传说 35
草原人文:匈奴、突厥和蒙古 39
黑车白帐,逐水草而居:古代蒙古部落的社会生活 41
第三章 拉过风箱的黄金家族 44
“黄金家族”:神奇、富贵、显耀与坚强 44
鲜血凝路:成吉思汗的祖先们 45
第二部 天骄 51
第四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51
统一蒙古:草原战国的终结 52
如日中天:斡难河源的大汗 66
逐鹿中原的先声:征夏伐金 70
战神不想休息:世界征服者的西征 78
“上帝之鞭”的消逝 92
第五章 草原战胜耕地 95
“幼子守产”的改变与“忽里勒台”的推行相互碰撞:汗位之争 95
后来的定居者赶走先下马的人们:灭金朝 103
第六章 周期侵略?偶然征服?——蒙古人重走祖先路 110
魔鬼叩响地狱之门:哲别、速不台狂飙扫荡东欧 111
两种竞争体制的斗争:二次西征花剌子模 114
千年王国到来了吗:拔都横扫欧亚 115
地中海面临冲击:世界王子的西征 119
第三部 大汗 124
第七章 大元皇帝的创业之始 124
开府金莲川,组建智囊团 124
蒙哥大汗掣肘忽必烈:阿兰答儿钩考 127
南征大理:忽必烈对政治地理的深刻理解 128
要耕地还是要草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134
第八章 忽必烈统一中国 141
“大哉乾元”与两都体制 141
长生天的最后福祉:灭宋 147
刘整降蒙,南宋自毁长城 152
第九章 战起鸭绿江:东征高丽 158
高丽的不幸:大元帝国蓝色构想的第一剑 158
“师出有名”的报复战争 159
第十章 天照大神击败长生天——忽必烈兵败日本记 163
矛盾转手:长生天的诡计 163
上天的“杰作”:神风的魔力 164
天不亡日本:神风再现 167
第十一章 遗憾在热带:元朝军队南征缅越 171
战线向南方延伸:远征安南 171
无功而返:远征占城 178
缅甸史书失真:元朝对缅甸的战争 181
第十二章 狂风过后已黄昏:野性的最后一搏 184
真金之死:一个彻底汉化者的悲剧 184
成败伏因:忽必烈的晚年政治 186
忽必烈留下的传统 189
第四部 余绪 198
第十三章 安拉统治基督:金帐汗国 198
“带弓箭的妇人”所建立的国家 198
同化:游牧民族的劫数 200
统治:一个崇尚商业的民族 203
衰亡:游牧优势的丧失 205
第十四章 忘记了萨满的人们:伊利汗国 209
“恩封”的帝国 209
阿八哈拓地与扩张 211
放弃传统:伊利汗国的改革 214
第十五章 夹缝中求生存的察合台汗国 219
察合台和他的汗国 219
汗位争夺:一个永远不解的结 221
汗位斗争的变种:中亚政局的多元化 224
游牧民族的劫数:察合台汗国的分裂 229
第十六章 又一条可怖的多头蛇:海都叛乱与窝阔台汗国的覆灭 231
塔拉斯大会和海都的异旗 231
元军的打击及失策 234
一个无法挽救的错误 236
第五部 综论 239
第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广有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大陆帝国的真正含义 239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有威力的 240
蒙古帝国X版图:舆图之广,历古所无 245
第十八章 以轻驭重:蒙古统治华夏秘诀 253
“守成者必用儒臣”:对汉人不得不用,却又不敢重用 254
创新模式:元帝国的中央集权 256
分而治之:元帝国的基层统治 261
第十九章 上帝子民的反映:罗马教廷与蒙古帝国之关系 266
一个比教皇逐位更重要的事件 266
教皇致蒙古大汗的两封信和大汗的回信 267
刺探情报:教皇使团的使命 272
帝国对欧洲的兴趣和密使西行 273
第二十章 诸神之争:兼容并蓄的宗教宽容 278
“佛是戎神,正所应奉” 278
道法天下与佛道之争 281
伊斯兰教在中国 284
也里可温:上帝福音在中国 286
多面体的长生天:萨满的失落 289
第二十一章 富甲天下:对“元朝经济落后说”的诠释 291
“一举两得”:农业、牧业兼重 291
“民用以足”:元代农、牧产业发展实况 294
百技效能:手工业 295
马可·波罗眼里的“商业繁盛” 298
“蛮商夷贾”“辐辏云集”: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鼎盛阶段 302
第二十二章 启蒙时代:对元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定义 306
万象争新:元代科技发展概貌 307
中外科技交流:“拿来”与“送去” 312
附章 “黄祸论”:一个祸及中国的理论 316
“黄祸论”的来历及含义 316
近现代的“黄祸论”及其鼻祖 321
“白祸论”与中国人眼里的“黄祸论” 327
从“黄祸论”到“文明冲突论” 331
“黄祸论”阴魂不散:“中国威胁论” 336
主要参考书目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