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物权法总论 3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 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特征和效力 3
【评注】 物权的定义 3
【探讨】 物权的效力 10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和种类 11
第三节 物权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15
第四节 物权法的渊源和体系 22
第五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25
【探讨】 物权变动公示原则的含义是否包括公示的效果? 31
第二章 物权变动 39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概念 39
第二节 根据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 43
【评注】 物权变动模式的范围限定 43
【评注】 各国物权变动模式之思考 47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要件之一——法律行为 50
【评注】 承认法律行为作为物权变动根据的意义 51
【评注】 物权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 54
【评注】 无因性原则的优点 58
【探讨】 买卖中是否存在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 60
【评注】 物权行为理论与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 62
【评注】 物权行为无因性与交易安全的保护 63
第四节 根据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要件之二——物权变动的公示 65
【探讨】 物权公示的对象 65
【评注】 不动产等级制度实行的原因 67
第五节 依法律行为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登记 68
【评注】 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机关 69
【评注】 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的区别 75
【评注】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 77
【评注】 不动产权属证书的作用 80
【探讨】 对登记错误的判断 81
【探讨】 关于登记公信力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关系 85
【评注】 第三人与无权处分人交易行为的效力 86
【探讨】 善意的认定标准 87
【探讨】 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性质 89
【评注】 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89
第六节 依法律行为引起的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交付 91
【评注】 现实交付的不同形式 93
【评注】 占有改定与简易交付、指示交付的区别 94
【评注】 观念交付 96
第七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97
【评注】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98
【评注】 事实行为的物权效力 100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101
第一节 物权保护的概念和特征 101
第二节 物权的保护方式和途径 104
【辨析】 请求确认物权与物权请求权 106
【辨析】 物权请求权与物上请求权 107
【评注】 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 108
第二编 所有权 113
第四章 所有权概论 113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规定 113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 116
【探讨】 关于所有权的权能分离问题 118
【评注】 处分权能的性质 124
第三节 所有权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25
第四节 财产征收和征用 128
【辨析】 财产征收和征用 130
【评注】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 131
【评注】 关于征收、征用程序的完善 132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136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 136
【探讨】 地方财政收入及投资收益的归属 140
【评注】 国家机关财产直接支配权是否是机关法人所有权? 148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 156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 172
第四节 所有权人的出资权 176
第五节 法人财产权和社会团体所有权 178
【评注】 法人财产权的性质 178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82
第一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 182
【探讨】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应当如何界定? 182
第二节 业主专有权 186
【探讨】 专有部分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 189
第三节 业主共有权 190
【探讨】 业主共有权在性质上属于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 192
【探讨】 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 194
第四节 业主成员权 196
【探讨】 业主大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199
第七章 相邻关系 204
第一节 相邻关系概述 204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内容 206
【探讨】 相邻通风、采光权的侵害,是否应当以相邻一方的过错为条件? 208
【探讨】 相邻方未“违反国家规定”而污染环境,应否承担相邻责任? 210
第八章 共有 213
第一节 共有概述 213
第二节 按份共有 215
【探讨】 按份共有是怎样形成的? 216
【探讨】 共有份额的性质如何界定? 217
【探讨】 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应当如何处理? 220
第三节 共同共有 221
【探讨】 共同共有性质的界定 222
第四节 共有物的支配与管理 224
【探讨】 分管协议对共有份额受让人的效力 228
第五节 共有物的分割 233
【探讨】 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的性质是什么? 234
【探讨】 作价补偿之分割方式的适用 237
【探讨】 共有物分割效力的产生时间 238
第六节 准共有 239
【探讨】 债权之准共有 240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241
第一节 善意取得 241
【探讨】 善意取得的基础是什么? 242
【探讨】 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248
第二节 拾得遗失物 252
【探讨】 拾得人返还遗失物,是否有权索要报酬? 255
第三节 发现埋藏物 256
【探讨】 埋藏物的发现人可否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或者奖励? 258
【探讨】 无人认领的埋藏物,应当归属于谁? 259
第四节 先占 260
第五节 添附 262
第三编 用益物权 269
第十章 用益物权概述 269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269
【探讨】 不动产权利应否作为用益物权的客体? 270
【探讨】 土地之外的其他自然资源是否是用益物权的客体? 270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种类与体系 272
第三节 用益物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 275
第四节 特种用益物权 280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292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292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之争 292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295
【辨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永佃权 295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296
【探讨】 承包合同的性质 297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基于非法律行为取得 298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302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土地上修建附属设施的条件 303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的关系 304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 305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307
【探讨】 发包方收回承包地的几个问题 308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310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 310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314
【评注】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人资格? 315
【评注】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性质 316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319
【探讨】 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应否采一体主义? 321
【探讨】 “地随房走”与“房随地走” 322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322
【评注】 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撤销的情况下,抵押权是否归于消灭? 325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327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327
【辨析】 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 328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328
【探讨】 宅基地使用权是否有偿取得? 331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331
【探讨】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附随流转)权问题 33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332
第十四章 地役权 335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 335
【探讨】 地役权的客体范围 339
第二节 地役权的内容 340
【探讨】 地役权的合同设定与物权法定主义是否冲突? 343
第三节 地役权的取得与消灭 343
【探讨】 需役地人及供役地人的范围 344
【探讨】 我国是否存在地役权的时效取得制度? 347
第四编 担保物权 353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的基本理论 353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述 353
【探讨】 担保物权的性质 355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 356
第三节 担保合同 359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 361
【评注】 留置权与抵押权的竞存 363
【探讨】 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的责任优先问题 365
第五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 366
第十六章 抵押权 368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 368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 372
【评注】 抵押登记行为的性质 376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一) 377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二) 380
第五节 抵押权的实现 386
第六节 抵押权的消灭 391
第七节 特殊抵押权 394
第十七章 质权 411
第一节 质权概说 411
【评注】 质权制度的演进 411
第二节 动产质权 414
【探讨】 货币能否作为质权标的物? 415
【探讨】 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 417
【评注】 转质 419
第三节 权利质权 422
【探讨】 载明“不得转让”的票据可否出质 424
第四节 特殊的质权 427
第十八章 留置权 430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 430
【探讨】 留置财产是否必须为债务人所有? 431
【评注】 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关系 433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 434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 438
第四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 441
第五编 占有 447
第十九章 占有 447
第一节 占有概述 447
【探讨】 占有是事实,还是权利? 448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及其类型的推定 451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消灭 456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与保护 459
【探讨】 关于善意占有人的用益权 461
后记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