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五四运动唤醒了灵璧人民 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后灵璧县社会状况 1
第二节 五四运动在灵璧的反响 4
第二章 五卅运动后灵璧县的革命形势 6
第一节 灵城人民支援五卅运动 6
第二节 中共党组织在灵璧县外围的活动 8
第三章 中共党组织在灵璧县的创建和发展 10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灵璧县的政治、经济概况 10
第二节 灵璧县濉河以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3
第三节 灵北边区党组织的建立 15
第四节 灵璧党组织创建初期的革命活动 17
第四章 灵璧农民暴动的发生、发展及影响 18
第一节 党内“左”倾路线对灵璧党组织的影响 18
第二节 京渠打羊斗争 20
第三节 灵北抗烟捐暴动 22
第四节 濉河以南地区午收、秋收斗争和抗“五捐”农民暴动 26
第五章 灵璧县的革命低潮 30
第一节 灵璧党组织领导农民斗争失败后遭受破坏 30
第二节 在革命低潮中共产党员不屈不挠的斗争 32
附:抗战前灵璧县共产党组织分布示意图 35
灵北抗烟捐暴动示意图 36
大山抗五捐农民暴动示意图 37
第六章 灵璧人民抗击日军进犯 38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灵璧的政治经济情况 38
第二节 灵璧人民奋起抗击日军的侵占 40
第三节 日伪的血腥统治及其暴行 43
第七章 灵璧沦陷后共产党人的抗日斗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6
第一节 本县共产党人自发的抗日活动 46
第二节 外地革命力量进入灵璧地区后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 49
第三节 灵璧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灵北边区中共县委的建立 54
第四节 九顶山区和灵南抗日游击区的开辟 60
第八章 灵璧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65
第一节 新四军第四师移师津浦路东后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65
第二节 灵璧县在淮北苏皖边区的战略地位及周围各边区县委、县政府的建立 67
第三节 宿东县开辟灵北西部地区 69
第四节 宿灵县开辟灵璧西南地区 72
第五节 泗五灵凤县开辟灵南建立灵南区 76
第六节 萧铜县开辟灵璧西北部地区恢复灵五区抗日民主政权 78
第七节 泗灵睢县开辟灵北东部地区 80
第八节 粉碎敌伪三十三天大扫荡保卫抗日民主政权 81
第九章 灵北县的建立、灵璧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84
第一节 新四军粉碎韩德勤、王仲廉东西对进阴谋后灵北抗日斗争的有利形势 84
第二节 清剿雷杰三伪军、建立灵北县 85
第三节 反蚕蚀、反伪化、巩固灵北县抗日民主政权 88
第四节 发动春季攻势,扩大灵北抗日根据地 91
第五节 发起阻击段海州、苗秀霖战役,进一步发展灵北抗日斗争形势 94
第六节 根据地内“双减”和“惩奸”等群众运动的开展 97
第七节 根据地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100
第八节 区乡武装和民兵为保卫根据地而斗争 103
第十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106
第一节 灵北中心县委的建立及其工作的开展 106
第二节 尤集战斗及其影响 110
第三节 淮北军区发动战役攻势,灵璧农村全部解放 113
第四节 解放灵城,建立灵璧县人民民主政权 116
附:抗日战争时期灵璧县敌伪顽据点分布示意图 119
抗日战争时期灵璧边区各县区域示意图 120
灵璧县抗日根据地逐年发展形势图 121
抗战胜利后灵璧县图 122
第十一章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23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灵璧县的政治形势 123
第二节 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为反对内战做好物资准备 126
第三节 加强政权和武装建设,为反对内战做好组织、军事准备 129
第十二章 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及我被迫撤退 131
第一节 灵南大山阻击战失利,灵城失守 131
第二节 朝阳集战斗后,我党政军转入农村坚持游击斗争 133
第三节 我党政军人员撤离灵璧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37
第十三章 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重建人民民主政权 140
第一节 开辟灵璧的游击斗争 140
第二节 恢复民主政权,开创解放区 143
第三节 发动战役攻势扩大灵璧解放区 146
第四节 解放灵城,彻底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148
第五节 全民动员支援淮海战役 151
第十四章 巩固新政权,为全国解放而斗争 154
第一节 支援渡江战役 154
第二节 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 156
第三节 肃清残敌余匪,巩固新生政权 158
第四节 防汛抢险,战胜水灾 160
第五节 减租减息和旧政权改造工作的开展 162
第六节 灵璧人民欢庆新中国诞生 163
附:建国初期灵璧县图 165
附:灵璧县革命斗争史大事记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