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系统控制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胜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1123639
  • 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介绍如何运用先进控制理论对现代汽车各主要系统,包括汽车自动变速系统,汽车悬架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汽车ESP系统,汽车巡航系统进行控制。

第1章 绪论 1

1.1 现代汽车控制系统分类 1

1.2 现代汽车控制系统发展方向 2

1.3 系统常用控制技术 3

第2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 6

2.1 概述 6

2.1.1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6

2.1.2 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7

2.1.3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8

2.2 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 10

2.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结构与控制 11

2.3.1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原理 11

2.3.2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 13

2.3.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16

2.4 离合器起步专家模糊控制 18

2.4.1 汽车起步时离合器工作状态分析 18

2.4.2 汽车起步模糊控制规则 20

2.5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汽车模糊换挡及其控制 24

2.5.1 汽车模糊识别所需信息 24

2.5.2 驾驶员驾驶换挡规律 26

2.5.3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策略 27

2.5.4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仿真 31

思考题 32

第3章 汽车悬架系统 33

3.1 概述 33

3.1.1 悬架系统的作用 33

3.1.2 悬架分类及特点 34

3.1.3 悬架的评价指标 36

3.2 汽车被动悬架 36

3.2.1 汽车被动悬架系统模型 36

3.2.2 在随机路面输入下的悬架评价参数 38

3.2.3 被动悬架的频域特性 40

3.3 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技术 41

3.4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功能 44

3.5 汽车全主动悬架 47

3.5.1 汽车全主动悬架模型 47

3.5.2 汽车全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48

3.5.3 汽车全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 50

3.6 汽车半主动悬架 54

3.6.1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原理 54

3.6.2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 54

3.6.3 汽车半主动悬架阻尼自适应控制 55

3.6.4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共性问题 59

3.7 汽车空气悬架 59

3.7.1 空气悬架组成及特点 60

3.7.2 汽车空气弹簧特性 62

3.7.3 ADAMS/Car中空气悬架模型 64

3.7.4 空气悬架控制策略 70

思考题 77

第4章 汽车转向系统 78

4.1 概述 78

4.1.1 转向系统控制目标 78

4.1.2 转向控制系统类型 78

4.2 汽车四轮转向 80

4.2.1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类型 81

4.2.2 汽车后轮转向控制类型 81

4.2.3 汽车四轮转向优点 82

4.2.4 四轮转向汽车模型 82

4.2.5 四轮转向汽车动态特性 84

4.2.6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控制方法 85

4.2.7 汽车四轮转向的神经网络控制 91

4.2.8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95

4.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95

4.3.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95

4.3.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97

4.3.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98

4.3.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 98

4.3.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 102

4.3.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 108

4.4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 114

4.4.1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 115

4.4.2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16

4.4.3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 116

4.4.4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硬件要求和模块 117

4.4.5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硬件选择要求和标准 119

4.4.6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 123

思考题 127

第5章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128

5.1 概述 128

5.1.1 汽车ABS的功用 128

5.1.2 汽车ABS的组成 128

5.1.3 汽车ABS的分类 129

5.1.4 汽车ABS的发展 131

5.2 汽车ABS的工作原理和动力学模型 131

5.2.1 汽车ABS的基本工作原理 131

5.2.2 汽车ABS动力学模型 133

5.3 汽车ABS的控制技术 134

5.4 汽车ABS控制 138

5.4.1 汽车ABS的逻辑门限值控制 138

5.4.2 汽车ABS的滑模控制 142

5.4.3 汽车ABS的最优控制 144

5.4.4 汽车ABS的模糊控制 146

思考题 152

第6章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153

6.1 概述 153

6.1.1 汽车ASR系统的作用 153

6.1.2 汽车ASR系统的分类 154

6.1.3 汽车ASR系统的研究重点 154

6.2 汽车ASR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156

6.2.1 汽车ASR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56

6.2.2 汽车ASR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157

6.3 汽车ASR系统的控制模式和原则 158

6.3.1 汽车ASR系统的控制模式 158

6.3.2 汽车ASR系统的控制原则 161

6.4 汽车ASR系统的响应特性和控制参数 162

6.4.1 汽车ASR系统的响应特性 162

6.4.2 汽车ASR系统的控制参数 163

6.5 汽车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164

6.5.1 不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164

6.5.2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165

6.6 汽车ASR系统的控制方法 167

6.6.1 汽车ASR系统的逻辑门限值控制 167

6.6.2 汽车ASR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171

6.6.3 两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173

思考题 174

第7章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 175

7.1 概述 175

7.2 汽车稳定性主动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176

7.2.1 汽车稳定性主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176

7.2.2 汽车稳定性主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176

7.2.3 汽车稳定性主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78

7.3 汽车模糊控制器设计 179

7.3.1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179

7.3.2 模糊集与隶属度函数 180

7.3.3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183

7.3.4 模糊自寻优控制 184

7.4 基于MATLAB/Simulink的ESP仿真 185

7.4.1 汽车基本参数 185

7.4.2 汽车主动控制子系统模型 189

7.4.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198

思考题 204

第8章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 205

8.1 概述 205

8.1.1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功用 206

8.1.2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07

8.2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类型 208

8.2.1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209

8.2.2 纵向行驶汽车走—停巡航控制系统 211

8.2.3 具有最优燃油经济性的纵向行驶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212

8.3 汽车巡航系统控制技术 213

8.4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215

8.4.1 汽车的驱动力 216

8.4.2 汽车的行驶阻力 216

8.4.3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17

8.5 汽车巡航系统的自适应PID控制 220

8.5.1 控制器总体框架 220

8.5.2 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221

8.5.3 自适应机构的设计 224

8.5.4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仿真 227

思考题 232

第9章 汽车自动空调 233

9.1 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 233

9.1.1 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组成 233

9.1.2 汽车空调控制原理 235

9.2 汽车空调模糊控制的实现 236

9.2.1 空调鼓风机输出风速模糊控制的实现 236

9.2.2 混合风门模糊控制的实现 241

9.2.3 压缩机启停模糊控制的实现 242

9.2.4 热水阀开关模糊控制的实现 244

9.3 汽车空调模糊控制仿真 245

9.3.1 汽车空调执行机构仿真模块 245

9.3.2 汽车空调模糊控制机构仿真模块 247

9.3.3 汽车空调模糊控制仿真 248

9.4 汽车空调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 250

9.4.1 参数自调整原则 250

9.4.2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251

9.4.3 汽车空调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仿真 253

9.5 汽车空调多温区控制 254

9.5.1 车厢温度舒适性与车厢内外温度参数 254

9.5.2 车厢多温区控制的实现及仿真模型 255

9.5.3 多温区控制器的建立与仿真 260

思考题 264

第10章 车载网络系统控制 265

10.1 车载网络技术概述 265

10.1.1 车用多路传输技术 265

10.1.2 车载网络基本概念 268

10.2 CAN总线技术规范 271

10.2.1 CAN总线物理层 272

10.2.2 CAN总线数据链路层 274

10.3 车载网络系统结构与控制 277

10.3.1 动力总成系统网络 278

10.3.2 车身系统网络 280

10.3.3 舒适系统网络 282

10.4 车载网络系统设计 285

10.4.1 系统硬件设计 285

10.4.2 应用层协议设计 287

思考题 289

第11章 电动汽车 290

11.1 概述 290

11.1.1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 290

11.1.2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布置方式 292

1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292

11.2.1 动力电池概述 292

11.2.2 铅酸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294

11.2.3 铅酸电池的基本电特性 295

11.2.4 铅酸蓄电池数学模型 298

11.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300

11.3.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类型 300

11.3.2 交流异步电动机 302

11.4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305

11.4.1 电动汽车牵引电动机建模 305

11.4.2 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模块的建立 307

11.4.3 电动汽车整车建模 310

11.4.4 纯电动汽车仿真 313

思考题 314

第12章 混合动力汽车 315

12.1 概述 315

12.1.1 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 315

12.1.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方式的比较 318

12.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319

12.2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319

12.2.1 发动机 320

12.2.2 电动机 321

12.2.3 储能装置 325

12.3 动力分配装置 328

12.4 控制策略 329

思考题 330

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