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质地貌 1
二、水系河流 2
三、气候与物候 3
第二节 物产资源 4
一、土地资源 4
二、矿产资源 5
三、动物资源 5
四、植物资源 6
五、水能资源 6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7
一、印江土家族 8
二、印江苗族 10
第四节 行政区划 11
第五节 名胜古迹 12
一、梵净山敕赐碑 12
二、老鼠抠仓壁题 13
三、洋溪万里桥 13
四、河缝观音洞 13
五、梵净山禁砍山林碑 14
六、天庆寺 14
七、太平寺 15
八、脉源宗谱碑 15
九、木黄会师纪念碑 15
十、木黄会师纪念馆 15
十一、会师柏 16
十二、将军山 16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17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17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19
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 19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1
三、人民代表大会 21
四、印江自治县首届人代会 22
五、印江自治县第二届人代会 22
六、印江自治县第三届人代会 22
七、印江自治县第四届人代会 23
八、印江自治县第五届人代会 23
九、乡级基层政权建设 23
第三节 土地改革 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26
第五节 改革开放 28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31
第一节 自治县的建立 31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38
第三节 法制建设 42
第四节 民族关系 46
第五节 人民生活 48
第四章 农业 53
第一节 概述 53
一、1950—1957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53
二、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即人民公社化时期 54
三、1963—1965年,3年农业生产调整时期 54
四、1966—19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54
五、1977年—1986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55
六、1987—2004年,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55
第二节 农业 55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6
二、粮食作物生产 58
三、经济作物生产 59
第三节 林业 63
一、封山育林工程 64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64
三、退耕还林工程 64
第四节 畜牧业 64
一、印江鸭 65
二、莱茵鹅 65
第五节 渔业 68
第六节 水利 69
一、1951—1955年 70
二、1956—1959年 70
三、1961—1966年 71
四、1967—1972年 71
五、1973—1988年 71
六、1989—2004年 72
第七节 扶贫开发 73
一、1988—1993年,开发式扶贫阶段 73
二、1994—2000年,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 73
三、2001年起,扶贫开发新阶段 74
第五章 工业 76
第一节 发展概述 76
一、工业雏形形成阶段 76
二、技术改造和总量壮大阶段 77
三、国企改革调整阶段 78
四、恢复提高阶段 80
第二节 主要工业 81
一、建材工业不断壮大 81
二、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82
三、能源工业较快发展 83
四、冶金工业取得突破 84
五、旅游工艺品工业焕发生机 84
第三节 特色工业 86
一、立足资源,依托区位,制定措施 86
二、积极整合各种力量,切实改善发展环境 88
三、强化行政执行力度,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90
第六章 交通通信 92
第一节 公路 92
第二节 邮政 96
第三节 电信 98
第七章 财政金融 101
第一节 财政 101
第二节 税收 107
一、增消两税 107
二、地方工商税 110
三、农业“四税” 112
第三节 金融 115
第四节 保险 119
第八章 贸易 121
第一节 国内贸易 121
第二节 对外贸易 126
第三节 民族贸易 129
第九章 旅游 137
第一节 旅游资源 137
一、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137
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139
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140
四、高雅而辉煌的书法文化 140
五、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141
六、神秘诡异的傩文化 141
第二节 旅游景点 142
一、县城(睡美人土家风情旅游区) 142
二、天下奇观 143
三、朗溪古镇 143
四、合水镇蔡伦古法造纸村 143
五、紫薇王保护园 144
六、团龙民俗文化村 144
七、护国禅寺(佛教文化苑) 144
八、棉絮岭(观万米睡佛) 144
九、十里生态画廊(棉絮岭—滴水崖) 145
十、蘑菇石群 145
十一、老金顶、红云金顶 145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145
第四节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147
一、指导思想 147
二、总体目标 147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47
四、“十一五”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148
五、“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 150
六、旅游业发展规划主要政策措施 150
第十章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152
第一节 对外开放 152
第二节 招商引资 153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156
第一节 教育 156
一、历史回眸 156
二、教育发展 157
第二节 科学技术 163
一、基本情况 163
二、科技管理 164
三、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65
四、科技普及与服务 167
五、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实施 168
第三节 文化艺术 168
一、书法艺术 168
二、文学艺术 171
三、摄影艺术 172
四、民间文化 173
五、群众文化 174
六、公共图书 174
七、文物文博 175
八、文化市场 176
第四节 新闻出版 177
第五节 广播影视 178
一、电影放映 179
二、广播及电视新闻 179
三、电视事业 180
第六节 体育 181
一、体育发展 182
二、成绩 184
第七节 医疗卫生 186
一、卫生资源及健康主要指标 186
二、医疗工作 187
三、卫生防疫工作 188
四、妇幼保健工作 189
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190
六、中医药事业 190
七、继续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 190
八、三项建设工作 191
九、爱国卫生工作 191
第八节 社会保障 192
第九节 计划生育 195
一、加强计生网络建设 196
二、实现计生工作新机制的转变 196
三、落实党建扶贫与计生工作相结合机制 197
四、建立健全奖励扶助体系,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197
五、保证财政投入机制 198
六、建立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198
七、加强信息化网络管理建设 198
八、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199
九、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99
十、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 199
十一、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多样 200
第十节 民族医药 200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203
第一节 城镇建设 203
第二节 主要集镇 206
一、峨岭镇 206
二、板溪镇 207
三、沙子坡镇 208
四、天堂镇 210
五、木黄镇 211
六、合水镇 213
七、朗溪镇 215
八、缠溪镇 216
九、洋溪镇 217
第三节 乡村规划、建设 218
一、乡规划、建设 218
二、村规划、建设 219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22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21
第二节 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222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 222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222
第三节 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222
第四节 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223
后记 225
修订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