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文学理论” 1
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 3
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 5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8
第二章 文学观念 9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9
文学的文化属性 10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16
文学的文化价值 20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23
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23
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25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28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30
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 31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34
文本与作品 37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39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39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41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45
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47
文学的起源 47
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54
文学自身的演变 6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64
第三章 文学创作 66
第一节 创作过程 66
艺术积累 67
艺术构思 71
艺术表现 77
第二节 创作原则 85
真实性 86
概括性 91
想象性 95
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 101
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 102
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 108
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 112
布局的原则 112
表现手法 116
语言的要求 124
语言的技巧 13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134
第四章 文学形象 136
第一节 文学意象 136
文学意象的界定 136
文学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40
第二节 文学意境 151
文学意境的来龙去脉 151
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153
文学意境的分类 160
第三节 文学典型 163
典型理论的发展 163
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165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71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174
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 175
第一节 叙事题材 175
故事与情节 176
情节的构成 179
第二节 叙述方式 185
作者与叙述者 185
叙述视角 188
叙述时间 194
第三节 叙述模式 199
情节模式 199
心理事件模式 202
象征模式 206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211
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 212
第一节 抒情的现实依据 213
情感经验 213
多种动机 219
作者与抒情主人公 223
第二节 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225
抒情话语 225
抒情方式 232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244
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 245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含义 245
风格的内涵和构成 245
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49
风格的创造与体现 254
风格的特点 257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命名 259
我国古代风格命名概述 259
西方关于艺术风格的观点 264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不同视野 267
时代风格 267
民族风格 268
地域风格 270
流派风格 272
第四节 文学流派 272
文学流派的概念 272
文学流派的形成与类型 274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276
第八章 文学类型 277
第一节 文学体裁 277
体裁的分类 277
诗歌 285
散文 290
小说 294
戏剧文学 299
影视文学 304
第二节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 308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 310
文学的两翼 314
第三节 翻译文学与母语文学 319
翻译文学与母语文学的相互为用 319
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学 321
翻译是一门艺术 322
第四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325
民间文学的特征与价值 325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332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343
第九章 儿童文学 344
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述 344
儿童文学的发生 344
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347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独特需求 350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 354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 354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357
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359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分类及分类的目的 362
儿童文学的分类 363
儿童文学分类的目的 363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369
第十章 文学阅读 370
第一节 阅读目的 374
审美需要 375
求知需要 378
评价需要 380
第二节 阅读身份 381
阅读心态 381
阅读立场 389
第三节 阅读活动 393
阅读与修辞 394
理解与误读 40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407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 408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意义 408
文学批评的性质 408
文学批评的意义 411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413
文学批评的原则 413
文学批评的方法 416
第三节 文学批评家 419
文学批评家的职责 421
文学批评家的态度 422
文学批评家的修养 424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427
主要参考书目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