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仕明,娄仲主编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414216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企业所得税基本规定 1

1.1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

1.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1

1.2.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1

1.2.2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 2

1.2.3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纳税人 3

1.2.4 承租经营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3

1.2.5 企业集团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4

1.3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及应纳税所得额 4

1.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5

1.4.1 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 5

1.4.2 “两档”优惠税率 5

1.4.3 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税率 5

1.5 企业所得税纳税期限和纳税方式 5

1.6 企业所得税的预缴 7

1.7 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 7

1.8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8

1.9 关联企业的纳税调整 8

第二部分 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10

2.1 基本规定 10

2.1.1 收入总额的范围和内容 10

2.1.2 收入确认的原则 11

2.1.3 视同销售 12

2.1.4 销售折扣 12

2.2 具体规定 13

2.2.1 无赔款优待 13

2.2.2 债券利息收入 13

2.2.2.1 国债的利息收入 13

2.2.2.2 试行国债净价交易后有关国债利息收入 13

2.2.2.3 铁路债券利息收入 13

2.2.2.4 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14

2.2.3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14

2.2.4 捐赠收入 14

2.2.5 超过一年租赁期收取租赁费收入 15

2.2.6 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 15

2.2.7 补贴收入 16

2.2.8 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 16

2.2.9 企业出口退税款 16

2.2.10 企业出口商品贴息 17

2.2.11 企业收取和交纳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 17

2.2.12 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收入确定 18

2.2.13 买断项目优先收益权收入 18

2.2.14 出售住房的净收入、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住房资金和住房周转金的利息 18

2.3 行业特殊规定 18

2.3.1 股份公司取得的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18

2.3.2 商品期货交易席位占用费和年会费收入 19

2.3.3 基金会应税收入 19

2.3.4 养路费、铁路建设基金等13项基金(收费) 20

2.3.5 电力企业建设基金,供、配电贴费收入 20

2.3.6 人防工程使用费收入 21

2.3.7 福利彩票发行收入 21

2.3.8 体育彩票发行收入 21

2.3.9 邮政企业收入 22

2.3.10 银行收回的以物抵债非货币财产 22

2.3.11 金融机构国债手续费收入 22

2.3.12 金融保险企业经营国库券的所得 23

2.3.13 城市商业银行办理国库券的手续费收入 23

2.3.14 金融企业应收利息 24

2.3.15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承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专项债券利息收入 24

2.3.16 烟草公司罚没收入 24

2.3.17 省际间卷烟生产计划有偿调整收入 25

2.3.18 电信企业收入 25

2.3.19 军队事业单位对外有偿服务收入 26

2.3.20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直属粮库的财政补贴收入 27

2.3.21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 27

2.3.22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收入 28

2.3.23 医疗卫生机构收入 29

2.3.24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收入 30

第三部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1

3.1 基本规定 31

3.1.1 扣除项目的范围和内容 31

3.1.2 税前扣除的原则 32

3.1.3 税前不允许扣除项目 33

3.1.4 成本和费用的扣除 35

3.1.4.1 成本的范围 35

3.1.4.2 成本的计价 35

3.1.4.3 费用的范围 37

3.2 具体规定 38

3.2.1 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 38

3.2.1.1 计税工资内容 38

3.2.1.2 不作为工资薪金的支出 39

3.2.1.3 计税工资的人员范围 40

3.2.1.4 计税工资的扣除标准 41

3.2.1.5 工效挂钩工资标准 41

3.2.1.6 工资挂钩企业工资税前扣除口径 42

3.2.1.7 原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办法的企业改组改造后工资扣除 42

3.2.1.8 饮食服务企业提成工资扣除 42

3.2.2 资产折旧或摊销的扣除 43

3.2.2.1 资产折旧或摊销的扣除 43

3.2.2.2 固定资产的计价 44

3.2.2.3 固定资产折旧提取范围 45

3.2.2.4 不得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 46

3.2.2.5 固定资产评估折旧扣除 46

3.2.2.6 固定资产折旧最低年限 47

3.2.2.7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48

3.2.2.8 加速折旧 48

3.2.2.9 无形资产的计价 49

3.2.2.10 无形资产的摊销 49

3.2.2.11 开办费的摊销 50

3.2.2.12 固定资产修理费及改良支出 50

3.2.2.13 对外投资成本 51

3.2.3 借款费用和租金支出的扣除 51

3.2.3.1 纳税人借款利息扣除标准 51

3.2.3.2 纳税人借款罚息扣除 52

3.2.3.3 借款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 52

3.2.3.4 不得扣除的借款费用 53

3.2.3.5 固定资产租赁费扣除 53

3.2.3.6 不得扣除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54

3.2.3.7 租赁期一年以上租赁费的扣除 54

3.2.4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的扣除 54

3.2.4.1 广告费扣除的标准 54

3.2.4.2 广告费扣除的条件 55

3.2.4.3 粮食白酒广告宣传费的扣除 56

3.2.4.4 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56

3.2.4.5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 56

3.2.5 财产损失和坏账准备金的扣除 57

3.2.5.1 财产损失扣除标准 57

3.2.5.2 财产损失扣除的范围 57

3.2.5.3 坏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扣除 58

3.2.5.4 坏账的确认 58

3.2.5.5 不得作为坏账扣除项目 59

3.2.5.6 财产损失扣除额的确定 60

3.2.6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 60

3.2.6.1 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60

3.2.6.2 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计算程序 62

3.2.6.3 准予全额扣除的捐赠 63

3.2.7 对非关联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经费资助的扣除 64

3.2.8 保险及社会保障费用的扣除 65

3.2.8.1 可扣除的保险及社会保障费用 65

3.2.8.2 不可扣除的保险费用 66

3.2.8.3 补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扣除 66

3.2.9 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行业会费的扣除 67

3.2.10 担保费用的扣除 67

3.2.11 住房补贴、住房困难补助和住房公积金的扣除 67

3.2.12 出售的职工住房折旧及维修管理费的扣除 69

3.2.13 已出售或出租住房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的扣除 69

3.2.14 职工冬季取暖等补贴的扣除 69

3.2.15 职工宿舍修理费的扣除 70

3.2.16 经济补偿金及职工退养的一次性生活补贴的扣除 70

3.2.17 企业女职工妇科检查费用的扣除 71

3.2.18 企业技术开发费的扣除 71

3.2.19 佣金的扣除 71

3.2.20 劳动保护支出的扣除 72

3.2.21 违约金、诉讼费的扣除 72

3.2.22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 72

3.3 行业特殊规定 73

3.3.1 金融保险行业 73

3.3.1.1 保险企业准备金扣除 73

3.3.1.2 金融保险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标准 74

3.3.1.3 金融保险企业代理手续费扣除 75

3.3.1.4 保险企业有关费用扣除标准 76

3.3.1.5 金融保险企业费用考核指标扣除 76

3.3.1.6 银行收回不良资产的税务处理 77

3.3.1.7 汇总纳税金融保险企业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 77

3.3.1.8 银行收回的以物抵债非货币财产税务处理 78

3.3.1.9 金融保险企业购买国债相关费用扣除 78

3.3.1.10 金融保险企业收取的业务手续费扣除 79

3.3.1.11 金融保险企业固定资产修理及装修费扣除 79

3.3.1.12 金融保险企业租赁费扣除 80

3.3.1.13 金融保险企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扣除 81

3.3.1.14 汇总纳税金融保险企业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剂使用 81

3.3.1.15 金融保险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扣除 82

3.3.1.16 金融保险企业的财产损失、税前弥补亏损等扣除 82

3.3.1.17 保险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 83

3.3.1.18 汇总纳税的金融保险企业呆账损失和坏账损失 83

3.3.1.19 金融保险企业呆账损失和坏账损失 83

3.3.1.20 金融保险企业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提取 84

3.3.1.21 金融保险企业呆账损失核销 84

3.3.1.22 金融企业应收利息的扣除 85

3.3.1.23 城市合作银行提取总机构管理费 85

3.3.1.24 城市合作银行亏损弥补 86

3.3.1.25 组建商业银行、城市信用联社有关税收、财务处理 86

3.3.1.26 更名为农村信用社后信用社税收、财务处理 87

3.3.1.27 城市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购建 87

3.3.1.28 城市商业银行应收应付利息 88

3.3.1.29 城市商业银行安全防范费扣除 88

3.3.1.30 城市商业银行奖金扣除 88

3.3.1.31 城市商业银行办理国库券业务 89

3.3.1.32 农村信用社奖金 89

3.3.2 邮政电信 90

3.3.2.1 电话初装基金、邮电附加费的扣除 90

3.3.2.2 电信企业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仪器仪表、监控器购置支出 90

3.3.2.3 电信企业通信线路修理费支出 90

3.3.2.4 电信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扣除 91

3.3.2.5 电信企业的用户拖欠的月租费、通话费 91

3.3.2.6 邮政补贴资金的扣除 91

3.3.2.7 电信企业和实行汇总纳税的各成员企业拨付或上交的“收支差额” 92

3.3.2.8 国家邮政局取得的邮政补贴资金弥补亏损后的盈余额 92

3.3.2.9 邮政企业仪器仪表、监控器的购置支出 92

3.3.2.10 邮政企业设备、房屋修理费及其他修理费的扣除 93

3.3.2.11 邮政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扣除 93

3.3.2.12 邮政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扣除 93

3.3.2.13 国家邮政局取得的邮政补贴资金、上缴和取得的“收支差额” 93

3.3.2.14 邮政企业工资及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 94

3.3.2.15 邮政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94

3.3.3 商品期货交易企业 95

3.3.3.1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提取准备金的扣除 95

3.3.3.2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固定资产折旧 95

3.3.3.3 期货交易所交纳监管费的扣除 96

3.3.3.4 期货经纪机构临时招聘工作人员工资的扣除 96

3.3.3.5 期货交易所实行会员制改造后的亏损弥补 96

3.3.3.6 期货交易所收取的席位占用费和年会费 97

3.3.3.7 期货经纪机构和期货投资企业支付的会员资格费 97

3.3.4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 97

3.3.4.1 铁路运输多种经营企业的成本费用 97

3.3.4.2 铁路运输多种经营企业总机构管理费 98

3.3.5 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提取管理费 98

3.3.6 烟草公司(烟草专卖局)办案经费支出 99

3.3.7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99

3.3.7.1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成本、费用、损失 99

3.3.7.2 事业单位的工资扣除 100

3.3.8 石油化工集团 100

3.3.8.1 石油集团资产评估增值 100

3.3.8.2 石化集团资产评估增值 100

3.3.8.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品油运杂费的扣除 101

3.3.9 软件企业及集成电路企业 101

3.3.9.1 软件开发企业及集成电路企业工资、培训费用的扣除 101

3.3.9.2 软件企业的确认 102

3.3.9.3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折旧 102

3.3.10 勘察设计单位成本费用 103

第四部分 企业投资、改组改制和其他业务所得税处理 103

4.1 企业投资 104

4.1.1 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104

4.1.2 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处理 105

4.1.3 企业以部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所得税处理 106

4.1.4 企业整体资产转让的所得税处理 106

4.1.5 企业整体资产置换的所得税处理 107

4.1.6 其他企业分回利润 108

4.2 企业合并 110

4.2.1 企业合并含义 110

4.2.2 纳税人的处理 110

4.2.3 企业合并业务所得税处理的基本规定 110

4.2.4 企业合并业务所得税处理的特殊规定 111

4.2.4.1 非股权支付额较少的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11

4.2.4.2 零支付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12

4.2.5 关联企业的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12

4.2.6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12

4.3 企业分立 113

4.3.1 企业分立的含义 113

4.3.2 纳税人的处理 113

4.3.3 企业分立业务所得税处理的基本规定 113

4.3.4 企业分立业务所得税处理的特殊规定 114

4.3.4.1 非股权支付额较少的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14

4.3.4.2 分立企业股东股权成本的确认 114

4.3.5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15

4.4 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增值 115

4.5 接受捐赠 115

4.6 汇兑损益 116

4.7 证券交易所得 116

4.8 股票发行溢价 116

4.9 出售住房所得或损失 117

4.9.1 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前的处理 117

4.9.2 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的处理 117

4.10 清算所得 118

4.11 境外所得 119

第五部分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涉税审批(审核、备案)事项 119

5.1 减免优惠政策 120

5.1.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本规定 120

5.1.2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具体规定 120

5.1.2.1 高新技术企业 120

5.1.2.2 第三产业 121

5.1.2.3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122

5.1.2.4 “老、少、边、穷”地区企业 122

5.1.2.5 技术转让收入 123

5.1.2.6 受灾企业 123

5.1.2.7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123

5.1.2.8 校办企业 124

5.1.2.9 民政福利企业 125

5.1.2.10 乡镇企业 125

5.1.2.11 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 126

5.1.2.12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26

5.1.2.13 林业企业 127

5.1.2.14 渔业企业 127

5.1.2.15 卫星发射单位 128

5.1.2.16 保险企业 128

5.1.2.17 环保产业 128

5.1.2.18 军办企业 128

5.1.2.19 监狱、劳教企业 130

5.1.2.20 转制科研机构和勘察设计单位 130

5.1.2.21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133

5.1.2.22 农村信用社 133

5.1.2.2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133

5.1.2.24 软件开发企业 134

5.1.2.25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直属粮库的财政补贴收入 135

5.1.2.26 国务院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 135

5.1.2.27 中央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 136

5.1.2.28 养路费、铁路建设基金等13项基金(收费) 136

5.1.2.29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137

5.1.2.30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137

5.1.2.31 医疗卫生机构 137

5.1.3 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 139

5.1.3.1 清算业务优惠的处理 139

5.1.3.2 企业合并、兼并业务减免税优惠处理 139

5.1.3.3 企业分立业务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39

5.1.3.4 股权重组业务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40

5.1.3.5 资产转让、受让业务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40

5.1.3.6 核定征收企业优惠政策的处理 140

5.1.3.7 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新办企业的界定 141

5.1.3.8 新办企业减免税执行期限 141

5.1.3.9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交叉的处理 142

5.1.3.10 免税所得弥补亏损 142

5.1.4 减免税管理 142

5.1.4.1 减免税的报批范围 142

5.1.4.2 减免税申请 143

5.1.4.3 减免税审批要求 143

5.1.4.4 减免税审批权限 144

5.1.4.5 减免税审批程序 144

5.1.4.6 减免税的监督 144

5.2 国产设备投资抵免 145

5.2.1 政策规定 145

5.2.2 审批权限 148

5.2.3 附报资料 148

5.2.4 审批抵免程序及其他管理事项 149

5.3 技术开发费附加扣除 151

5.3.1 政策规定 151

5.3.2 审批程序 151

5.3.3 集团公司提取技术开发费政策规定 152

5.3.4 集团公司提取技术开发费审批权限 153

5.3.5 集团公司提取技术开发费附报资料 153

5.4 财产损失 154

5.4.1 财产损失的范围 154

5.4.2 财产损失额的确定 155

5.4.3 财产损失申请 156

5.4.4 财产损失的审批 156

5.5 弥补亏损 157

5.5.1 弥补亏损年限 157

5.5.2 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158

5.5.3 免税所得弥补亏损 158

5.5.4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单位)的亏损弥补 158

5.5.5 年度亏损额的确认 159

5.5.6 弥补亏损的申请 160

5.6 总机构管理费 160

5.6.1 总机构管理费提取条件 160

5.6.2 总机构管理费提取标准 161

5.6.3 总机构管理费的扣除 162

5.6.4 申请审批 163

5.6.5 附报资料 164

5.6.6 申请时间 164

5.7 计税工资上浮 164

5.8 工效挂钩工资 165

5.9 加速折旧 167

5.10 企业合并、分立业务 169

5.10.1 合并业务 169

5.10.2 分立业务 169

5.10.3 审批权限 170

5.11 资产转让、置换 170

5.11.1 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170

5.11.2 企业整体资产转让 171

5.11.3 企业整体资产置换 171

5.12 坏账准备金 172

5.12.1 坏账准备金的冲减 172

5.12.2 坏账准备金的提取 173

5.13 金融保险企业贷款呆账 174

5.13.1 贷款呆账的认定 174

5.13.2 银行卡透支形成的呆账 175

5.13.3 发放助学贷款形成的呆账 175

5.13.4 不得作为呆账核销债权或者股权 176

5.13.5 贷款呆账核销和扣除的原则 176

5.13.6 审批权限 178

5.13.7 附报资料 178

5.14 金融保险企业呆账准备金 180

5.15 城市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购建 181

5.16 城市商业银行奖金 181

5.17 农村信用社管理费 182

5.17.1 管理费提取标准 182

5.17.2 提取管理费原则 183

5.17.3 提取比例 183

5.17.4 管理费开支范围 184

5.17.5 管理费的管理 187

5.18 金融保险企业修理及装修费用 188

5.19 城乡信用社递延资产 189

5.20 城乡信用社经营租赁方式租赁费支出 190

5.21 信用社代办储蓄手续费 191

5.22 城乡信用社折旧方法 191

5.23 城乡信用社现金资产损失 192

5.24 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193

5.25 部分汇总纳税企业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租赁费 193

5.25.1 汇总纳税企业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 193

5.25.2 汇总纳税企业租赁费 195

5.26 邮政企业收支差额 195

5.27 烟草公司(烟草专卖局)办案经费 195

5.28 邮政、电信企业固定资产购置 196

5.29 住房补贴资金 196

5.30 资助科技开发费用 196

5.31 成本计算、分配、存货计价 198

第六部分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99

6.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199

6.1.1 政策规定 199

6.1.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 200

6.1.2.1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 200

6.1.2.2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203

6.1.2.3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229

6.2 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 233

6.2.1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范围 233

6.2.2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方式 233

6.2.3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基本要求 234

6.2.4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 234

6.2.5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额(率)的确定 235

6.2.6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人的申报纳税 237

6.3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企业所得税管理 238

6.3.1 纳税人的确认 238

6.3.2 税务登记 238

6.3.3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239

6.3.4 收入总额的内容 239

6.3.5 免税收入项目的管理 240

6.3.6 准予扣除项目的内容 242

6.3.7 总机构管理费的审批扣除 243

6.3.8 税前不得扣除项目 243

6.3.9 资产的税务处理 244

6.3.10 税率差异的补税 246

6.3.11 弥补亏损 246

6.3.12 财产损失的处理 246

6.3.13 核定征收 246

6.3.14 纳税申报 247

6.3.15 票据使用 247

6.3.16 税收优惠 247

6.4 联营企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247

6.4.1 联营企业的补缴税款的计算 247

6.4.2 联营企业的税率差异 249

6.4.3 联营企业的弥补亏损 249

6.4.4 联营企业分回利润的确认 250

6.5 境外所得的管理 250

6.5.1 境外所得税款的扣除 250

6.5.2 境外所得的计算 251

6.5.3 境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51

6.5.4 境外已缴纳所得税税款的抵扣 251

6.5.5 境外所得减免税的抵免 253

6.5.6 境外企业遇有自然灾害等问题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254

6.5.7 境外所得纳税年度的确认 254

6.5.8 境外所得税款预缴和清缴 254

6.6 汇总纳税企业管理 255

6.6.1 汇总纳税企业含义 255

6.6.2 汇总纳税企业审批 255

6.6.3 汇总纳税企业监管范围 256

6.6.4 汇总纳税企业监管级次 257

6.6.5 汇总纳税企业的监管 257

6.6.6 汇总纳税成员纳税申报管理 258

6.6.7 汇总纳税企业信息反馈制度 260

6.6.8 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汇总纳税的变更 262

6.6.9 汇总纳税境外所得的管理 262

6.6.10 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工资扣除的管理 262

6.6.11 汇总纳税租赁费税前扣除的管理 263

6.6.12 汇总纳税企业汇总后亏损的处理 263

6.6.13 不同税率地区的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汇总纳税问题 264

6.6.14 “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 264

6.6.15 暂不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征收管理办法的行业和企业 265

6.6.16 汇总纳税就地预交成员企业的确定 265

6.6.17 汇总纳税就地预缴比例的确定 266

6.6.18 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 267

6.6.19 汇总纳税企业年度汇算清缴 267

6.6.20 汇总纳税企业监督检查 268

6.7 企业所得税的检查处罚 270

6.7.1 查出以前年度所得税的补税 270

6.7.2 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中查出问题的处理 270

6.7.3 企业所得税检查处罚起始日期 270

6.7.4 企业虚报亏损补税罚款问题 271

6.7.5 在企业所得税预缴中少缴税款的认定 272

6.7.6 企业未按期预缴所得税加收滞纳金的处理 272

6.8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划分 272

6.8.1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前征管范围的划分 272

6.8.2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征管范围的划分 273

6.9 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所得税事项的税务代理 275

第七部分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277

7.1 会计科目的设置 277

7.2 会计处理方法 278

7.2.1 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278

7.2.2 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 279

7.3 会计报表的处理 280

7.4 所得税会计核算办法的调整 281

7.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处理 281

附录 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06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319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