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艺术导论课程介绍 1
一、艺术导论的性质 1
二、艺术导论的对象和范围 4
三、讲授艺术导论课程的方法 6
四、学好艺术导论课程的几点要求 11
第一章 什么是艺术 13
第一节 艺术观念及其演变 14
一、西方关于艺术的观念及其演变 14
二、中国关于艺术的观念及其演变 20
第二节 模仿论与再现论 23
一、他律论的模仿论 23
二、再现论的自律论 31
第三节 形式论 34
一、历史 34
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 37
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 40
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 42
第四节 表现论 49
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和出现的原因 49
二、克罗齐的表现论 52
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 57
四、表现论的两个问题 60
第五节 惯例论 61
一、惯例论的基本观点 61
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 67
第二章 艺术与社会 73
第一节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73
一、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 73
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77
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 80
第二节 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 83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83
二、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 89
三、意识形态功能 93
第三节 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世界 96
一、什么是艺术世界 96
二、艺术制度与艺术机构 98
三、艺术制度与社会形态 110
第三章 艺术家 116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演变 116
一、分工与职业艺术家的诞生 116
二、作为文人和人文主义者的艺术家 120
三、知识分子与艺术家 125
第二节 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30
一、工具与代理人理论 130
二、主体说 136
三、“死亡”说 142
第三节 艺术家的文化身份 147
一、艺术家与文化身份 147
二、艺术家的文化身份描述 151
第四章 艺术创作 162
第一节 艺术史中的几种艺术创作方式 162
一、艺术制造 163
二、艺术创造 166
三、艺术生产 169
四、挪用与拼贴 172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175
一、艺术创作的发生 175
二、构思 176
三、传达 180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与艺术思维 183
一、形象思维 183
二、灵感 186
三、无意识 188
第四节 艺术发展与创作方法的演变 190
一、写实与叙事 190
二、表现与抽象 196
三、观念艺术 200
第五章 艺术形态与艺术作品 204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艺术形态的演变 204
一、图像:生活中的艺术 205
二、艺术作品 207
三、文化工业的产品 211
四、无名的文本 213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216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216
二、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23
三、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225
第三节 艺术作品群的风格、流派、思潮 228
一、艺术风格 228
二、艺术流派 233
三、艺术思潮 235
第四节 艺术分类 237
一、艺术分类的逻辑 237
二、艺术门类概述 239
三、社会学的艺术分类 242
第六章 艺术传播与接受 251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252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 252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 258
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261
第二节 艺术传播与社会接受 263
一、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264
二、艺术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267
第三节 艺术接受的过程 272
一、准备阶段 272
二、初级阶段 273
三、高级阶段 281
第四节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 287
一、艺术欣赏 287
二、艺术批评 292
第七章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299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299
一、艺术发生学的发生 299
二、几种艺术发生的理论 303
三、艺术发生的几个阶段 309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313
一、艺术史的含义 314
二、艺术发展的动力理论 315
三、艺术发展模式的理论 317
第三节 艺术传统与艺术发展 328
一、什么是艺术传统 328
二、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333
三、全球化与各民族艺术的发展 339
主要参考文献 346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