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已有的研究 3
三 基于地市区域的理由 4
四 思路与结构 7
五 研究方法 9
第一章 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1
一 城乡发展与城乡关系理论 11
二 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践 23
三 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32
本章小结 37
第二章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39
一 改革开放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39
二 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的延续 50
三 新时期城乡经济关系失调的表现 55
本章小结 58
第三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0
一 影响因素分析 60
二 主要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71
三 地市城乡经济的多层次性 81
本章小结 83
第四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84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4
二 评价方法 88
三 对全国的评价 90
四 对山东省地级市的评价 94
本章小结 104
第五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综合解决“三农”问题 105
一“三农”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106
二 我国地市“三农”问题现状分析 112
三 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18
四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122
五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125
六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128
七 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1
本章小结 133
第六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一:区域工业化 135
一 工业化与经济结构变化 136
二 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城乡经济关系演变 140
三 我国地市工业化与城乡经济协调现状分析 147
四 地市工业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151
本章小结 155
第七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二:区域城市化 157
一 城市化、结构转换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58
二 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与特征分析 161
三 我国地市区域城市化的现状与问题 171
四 地市区域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74
本章小结 178
第八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动力之三:区域市场发育 179
一 区域市场发育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80
二 完善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经济联系 185
三 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194
四 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99
本章小结 209
第九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之一:地方公共财政建设 210
一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发展 210
二 公共财政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212
三 我国地市公共财政现状分析 214
四 地市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217
本章小结 223
第十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之二:农村金融深化 224
一 金融深化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24
二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226
三 农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 228
四 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 229
五 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 232
六 规范民间金融 234
本章小结 238
第十一章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之三:建设服务型政府 239
一 地方政府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功能 240
二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原因 241
三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245
四 地市区域各级政府职能定位 249
五 地方协调型政府架构设想:构建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252
本章小结 253
第十二章 我国地市城乡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254
一 苏南模式 255
二 温州模式 259
三 珠江模式 264
四 模式比较及启示 266
本章小结 268
第十三章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个案研究——临沂城乡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269
一 临沂市概况 269
二 地市城乡经济增长的奇迹:“临沂现象”描述 271
三 “临沂现象”理论透析 282
四 重视“临沂现象”中的矛盾 284
本章小结 287
结束语 288
参考文献 290
附录 297
给临沂市人民政府的建议报告 297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应用情况的说明 307
临沂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308
临沂市农村金融状况调查与分析 316
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322
课题组成员已发表成果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