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和社会考察 1
一 科学的概念 1
二 科学概念的历史考察 5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的论述 18
四 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 23
第二章 技术本质的社会考察 39
一 关于技术的概念 39
二 社会动态过程中的技术 44
三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46
四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50
五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依存性 55
第三章 科学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9
一 古代的希腊世界 60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63
三 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制度 66
四 希波战争 67
五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69
六 罗马时代 72
第四章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76
一 古希腊哲学概观 78
二 米利都学派 81
三 数学方法论的先声——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 84
四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科学建构的意义 85
五 近代科学的门槛——古代原子论 88
六 “众学之祖”——亚里士多德 91
第五章 近代科学的渊源——古代的自然科学 101
一 科学技术的起源 101
二 人类数学的起步——古希腊的数学进展 104
三 西方天文学的开始 114
四 古代力学及其他科学状况 122
五 中世纪欧洲科学的衰落 135
六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137
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42
第六章 近代科学与社会 158
一 近代科学起源的思索 158
二 科学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161
三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66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189
五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 199
第七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解读 209
一 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 209
二 中国秦汉以来的社会形态不是封建社会 217
三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析 226
四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纵向演变 229
五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状况 240
六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综合特征 246
七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矛盾分析 250
第八章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255
一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钩沉 255
二 西学东渐的肇始 263
三 东西方文明的最早冲突 268
四 被动的现代化尝试 275
五 从科学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 280
六 历史的超越——科学不会成为专制的工具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