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本书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 2
第一节 内容和体系 2
第二节 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犯罪学史上的两种研究方法:思辨与实证 23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派的思辨研究方法 23
第二节 意大利犯罪学派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27
第三节 现代西方实证犯罪学经典理论概述 31
第三章 犯罪规律论 40
第一节 犯罪规律概述 40
第二节 研究犯罪规律的意义 43
第三节 本书探讨犯罪规律的内容概述 47
第四章 当代西方实证犯罪学对犯罪规律的若干研究 71
第一节 西方学者对帮伙犯罪规律的研究 71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暴力犯罪规律的研究 75
第三节 西方学者对青少年犯罪规律的研究 82
第五章 现代化与犯罪:社会控制中介论 85
第一节 关于犯罪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 85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稳定的双重效应 87
第三节 犯罪与社会控制 89
第四节 犯罪防治战略的指导思想 94
第六章 性别构成 102
第一节 概况 102
第二节 性别构成与犯罪特点 106
第三节 不同性别犯罪人的相关因素 109
第七章 年龄构成 113
第一节 不同年龄段犯罪人基本情况 113
第二节 老中青犯罪人的犯罪特点 117
第八章 职业构成 124
第一节 职业分布概述 124
第二节 职业状况与犯罪类型 130
第九章 外来犯罪人 142
第一节 外来犯罪人的基本情况 143
第二节 外来犯罪人的犯罪特点 151
第三节 外来人口犯罪的防治 159
第十章 犯罪动机中的经济性因素 164
第一节 犯罪人的经济条件与犯罪动机 164
第二节 犯罪人的主观评价与犯罪动机 170
第十一章 犯罪成本与犯罪动机 175
第一节 犯罪成本对犯罪动机的影响 175
第二节 犯罪成本构成 182
第十二章 犯罪目的 197
第一节 犯罪目的的分类 197
第二节 主体认知与犯罪目的 204
第三节 过失犯罪 207
第十三章 犯罪手段 212
第一节 总体状况及演变趋势 212
第二节 不同类型犯罪的手段 217
第十四章 犯罪时间 226
第一节 犯罪行为时段 226
第二节 犯罪行为季节规律 232
第三节 作案时间与连续作案期间 236
第十五章 犯罪空间 239
第一节 社会功能化的犯罪空间 239
第二节 案件频发场所 244
第三节 案件高发地段 248
第十六章 犯罪侵害 251
第一节 侵害对象的特征 251
第二节 侵害对象与犯罪人的关系 256
第十七章 共同犯罪 263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基本状况 263
第二节 团伙犯罪 266
第十八章 犯罪分类 286
第一节 中外犯罪分类述要及评析 286
第二节 本书的犯罪分类 291
第十九章 侵财犯罪 297
第一节 侵财犯罪的主体状况 297
第二节 影响侵财犯罪的社会因素 304
第三节 侵财犯罪的特点 309
第二十章 杀伤犯罪 321
第一节 杀伤犯罪主体分析 321
第二节 行为特征与发生规律 326
第三节 影响杀伤犯罪的因素 330
第二十一章 性犯罪 340
第一节 性犯罪人的状况 340
第二节 性犯罪规律及特点 346
第三节 影响性犯罪的因素 354
第二十二章 经济犯罪 364
第一节 经济犯罪主体的结构 365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特点 373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主观因素 379
第二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384
第一节 主体结构与生活状态 385
第二节 犯罪行为特点与运行方式 390
第三节 犯罪动机与相关因素 396
第二十四章 重新犯罪人 406
第一节 重新犯罪人的概括性考察 407
第二节 累犯的规律分析 418
第三节 同质犯规律研究 428
第二十五章 监所矫治 436
第一节 监所管理 436
第二节 教育改造 442
第二十六章 社会处遇 447
第一节 社会就业 447
第二节 社会帮教 455
第二十七章 预防规律的博弈分析 466
第一节 对犯罪预防的认识及其规律的解释方法 466
第二节 犯罪预防规律的博弈解释 470
第二十八章 预防机理 481
第一节 预防场的形成与结构 481
第二节 预防关系的建立 490
第二十九章 预防收益 502
第一节 刑罚运用与收益 502
第二节 防范设置与收益 515
参考文献 524
后记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