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德军,陶传平,单卫华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黄河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1529503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做法、新成果。

绪论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一、传统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 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探索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 9

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13

四、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发的理论创新方法论思考 18

第一章 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23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 23

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

三、江泽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2

四、胡锦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5

五、同一性:统一于中国的伟大实践中 38

六、价值定位: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 44

第二章 从“两个文明”思想到“四个文明”理念 4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构建的思想脉络 50

二、“四个文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明体系 56

三、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60

第三章 从邓小平的发展观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65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65

二、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70

三、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74

第四章 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到社会全面进步战略 81

一、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到社会全面进步战略的必然性 81

二、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与社会全面进步战略的传承性 85

三、社会全面进步战略对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超越性 90

第五章 从工业化道路到新型工业化道路 96

一、毛泽东:工业化道路的开拓奠基和艰辛探索 97

二、邓小平:工业化道路的全面拓展和丰富发展 101

三、江泽民、胡锦涛: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扬弃 106

四、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0

第六章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文明建设 116

一、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116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承性 121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超越性 126

第七章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1

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31

二、传承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脉相承 139

三、超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 145

第八章 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 154

一、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 154

二、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160

三、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发展 165

第九章 从邓小平法制思想到依法治国方略 169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科学内涵 169

二、依法治国方略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特征 173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的一致性 177

四、依法治国方略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超越性 178

第十章 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181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深刻内涵 181

二、“以德治国”方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187

三、“以德治国”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一致性 192

四、“以德治国”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创新 198

第十一章 从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到人才强国战略 204

一、从邓小平人才思想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204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的传承性 214

三、人才强国战略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超越性 222

第十二章 从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到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 231

一、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231

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思想 238

三、创新动力思想对改革动力思想的继承 245

四、创新动力思想对改革动力思想的发展 250

第十三章 从邓小平军队“三化”建设思想到科技强军战略 256

一、邓小平军队“三化”建设思想提出的客观依据和内涵 256

二、科技强军战略的客观依据和内涵 266

三、科技强军战略对军队“三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76

第十四章 从党的制度建设到执政能力建设 280

一、党的制度建设思想 280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285

三、党的制度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统一性 291

四、执政党结构性建设向功能性建设的战略转变 296

第十五章 从“关键在党”到“执政党建设规律” 300

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党 300

二、认识和利用规律谋求执政党建设的全面发展 305

三、党的建设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316

第十六章 从“三个创新”到“三个代表” 319

一、从“创新”思想到“三个创新”思想的提出 319

二、“三个代表”对“三个创新”的指导作用 321

三、“三个创新”对“三个代表”实现的伟大意义 324

四、“三个创新”与“三个代表”的互动关系 328

五、从“三个创新”到“三个代表”的思想启示 330

第十七章 从“一个先锋队”到“三个先锋队” 333

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历史探索 333

二、江泽民对“三个先锋队”的理论创新 339

三、“三个先锋队”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46

第十八章 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到新世纪中国外交方略 349

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349

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 353

三、新世纪中国的外交方略 357

四、从邓小平国际战略到新世纪中国外交方略的传承性 360

第十九章 从“一定要解放台湾”到“实现祖国完全和平统一” 368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贡献:从“一定要解放台湾”到“一纲四目” 368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73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实践方略:稳步实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努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78

四、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国家统一思想的价值评析 384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