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法作为信仰 7
第一节 信仰:内涵、构成与价值 7
信仰:对价值与意义的追寻 7
信仰的要素构成 9
信仰的价值与意义 12
第二节 信仰与法 13
法: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权利要求 13
法的信仰的内涵 22
法的信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现代社会机制 30
第二章 市民社会——法的信仰的发生机制分析 36
第一节 市民社会:历史、内涵与要素 36
“市民社会”范畴的历史演变 38
市民社会的内涵与要素 43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建构 45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物的依赖与人的独立:法的信仰的发生依据 50
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产权的保障 51
自由的生成与保障 56
交往理性的契约化 65
第三节 自然:法权要求的资源基础 7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71
经济性法权要求与生态性法权要求的统一 79
第四节 市民社会中法权要求的差异、博弈与协调 83
利益的分化与法权要求的差异 84
利益的冲突与法权要求的差异通过利益集团的博弈而协调 86
利益博弈的现实考察:在中国的语境下 91
第五节 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 102
私法与公法的界分 103
私法与自治 106
私法自治的个体价值意蕴 108
私法自治的社会价值意蕴 111
第三章 政治合法性——法的信仰的实现机制分析 119
第一节 政治合法性的概念及其研究取向 120
第二节 法权理念的实现与确证:政治合法性的生成路径 125
政治合法性的人权基础 126
政治合法性的民主基础 142
政治合法性的法治基础 163
政治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论证 188
政治合法性的绩效基础 207
第三节 政治合法性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252
有限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252
有效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261
责任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268
第四章 公民文化——法的信仰的文化机制分析 274
第一节 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 274
文化概念溯源 274
文化:一种价值观念体系 276
文化塑造人格 279
第二节 法的信仰的缺失:文化语境中的内在困境 280
“不平等的二元结构”与人格扭曲:传统的惯性 281
“人与物的颠倒”与人格异化:货币拜物教的逻辑 297
第三节 法的信仰的文化形态:公民文化 311
公民概念的历史:一种法文化的追溯 313
公民、臣民、人民与市民:一种法文化的比较 322
现代公民文化建构与形成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328
公民文化的主要内涵 332
积极推进公民文化建设 339
第五章 和谐共同体——法的信仰的功能机制分析 344
第一节 三种不同的和谐理念 345
传统“和谐”理念的价值反思 346
基于“权利”的法的和谐理念 353
共产主义的和谐理念的价值审视 355
第二节 法的信仰与和谐共同体的构建 368
法的信仰对于建构“基于权利的和谐共同体”的必要性 368
法的信仰对建构“共产主义和谐共同体”的非充分性 386
“法的和谐”理念的历史定位 399
主要参考文献 401
后记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