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官从政八大个人素养 1
一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之志 3
二 系统学习执政知识 12
三 养成恭谨自省的思考习惯 25
四 训练智勇果敢的决策魄力 30
五 拥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般的胸襟肚量 35
六 为人处世贵先自修其身 39
七 谨言慎行的办事风格 48
八 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51
二 为官从政五大社会公德 57
一 公正无私是从政的前提 59
二 为官清廉是从政的根本 64
三 勤政尽职是从政的义务 68
四 诚心无欺是从政的信用 73
五 忧国忧民是从政的良心 76
六 忧国忧民 79
三 为官从政五大大政方针 83
一 明察治乱兴衰大形势 85
二 恪守仁政德治大根本 95
三 熟念重民安民大方法 99
四 倡行礼治仁治大礼义 106
五 善用变革创新大手段 111
四 为官从政六大变通良方 117
一 审时度势,因地因事制宜 119
二 集众人智慧,用众人智慧 125
三 必要时运用必要的智谋韬略 132
四 介于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之间 139
五 以实绩考评升降下属 155
六 按规矩协调上下级关系 161
五 为官驭下六大正面法则 169
一 以德服下,德威即权威 171
二 正人先正己 176
三 明察细微小节 184
四 从善如流,善纳诤言 188
五 务实施政,突破核心 199
六 既有远见,又善决断 206
六 为官用人四大看家本领 211
一 从人才中物色贤才 213
二 从贤才中发现能才 220
三 从本质处观之知之 230
四 用人留有余地,不求全责备 242
七 为官执政六大不二准绳 255
一 赏罚分明,不受个人好恶影响 257
二 以礼辅刑,慎用刑法 267
三 明断是非,法纪统一 271
四 发号施令,令出必行 277
五 立法公允,执法公平 280
六 恪行法制,以身作则 288
八 为官两大理财思路 291
一 利民富民是根本 293
二 理财富国是保障 301
九 为官教化三大至上境界 309
一 教化之治是王者之治 311
二 重视教育是兴国之本 316
三 兴办学校是教化之始 319
十 为官从政六大禁戒雷区 323
一 一戒奢侈贪婪 325
二 二戒徇私受贿 329
三 三戒用非其人 332
四 四戒骄矜邀功 333
五 五戒佞谗之人 339
六 六戒独断专行 342
附录 345
战国·荀子《臣道》 345
秦·佚名《为吏之道》(节录) 345
西汉·刘向《说苑》(节录) 345
三国·王肃《孔子家语》(节录) 346
唐·武则天《臣轨》(节录) 346
唐·吴兢《贞观政要》(节录) 355
宋·陈襄《州县提纲》(节录) 355
宋·吕大中《舍人官箴录》(节录) 360
宋·吕本中《官箴》(节录) 360
宋·李元弼《作邑自箴》(节录) 361
宋·程颐《视听言动四箴》(节录) 361
元·许鲁斋《为官语录》(节录) 362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节录) 363
元·张养浩《庙堂忠告》(节录) 363
明·薛瑄《从政录》 363
明·佚名《初仕要览》(节录) 367
明·吕坤《呻吟语》(节录) 367
明·吕坤《新吾吕先生实政录》(节录) 368
明·寇永修《山居日记》(节录) 368
明·余自强《治谱》(节录) 369
明·吴遵《初仕录》(节录) 369
明·张侗初《却金堂四箴》(节录) 369
清·郑端《为官须知》(节录) 370
清·石成金《官念珠》(节录) 376
清·汪辉祖《佐治药言》(节录) 379
清·汪辉祖《勤职》(节录) 383
清·汪辉祖《通论居官》(节录) 383
清·叶镇《作吏要言》(节录) 383
清·叶镇《作吏要言》(节录) 383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节录) 384
清·李庚乾《佐杂谱》(节录) 385
清·刚毅《居官镜》(节录) 385
清·周石藩《共城从政录》(节录) 386
清·熊宏备《居官格言》(节录) 388
清·邵嗣宗《筮仕金鉴》(节录) 388
清·金缨《格言联璧》(节录) 389
清·觉罗·乌尔通阿《居官日省录》(节录) 389
清·袁守定《图民录》(节录) 390
清·袁守定《居官通义》(节录) 390
清·张经田《励治撮要》(节录) 390
清·佚名《作吏管见》(节录) 390
清·王士俊《用人为仕宦急务》(节录) 391
清·方大湜《平平言》(节录) 391
清·戴启辰《求治管见》(节录) 392
清·梁章钜《政事》(节录) 393
清·孙念劬《戒嗜酒文》(节录) 393
后记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