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乳化剂 3
第一章 阴离子乳化剂 3
第一节 烷基羧酸盐 3
一、乳化剂组成对性质的影响 3
二、脂肪酸纯度对物性的影响 4
三、山萮酸和蜡酸 5
四、不饱和脂肪酸及其盐 6
五、三乙醇胺皂 6
六、“金属皂” 7
第二节 烷基磺酸盐 8
一、烷基磺酸盐活性剂的新制法 9
二、应用于乳液聚合 10
第三节 含肌氨酸型化合物 12
一、性质 12
二、合成 12
三、应用 13
第四节 琥珀酸酯磺酸盐 13
第五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16
第六节 脂肪酰胺磺酸盐类 18
第七节 肪肪酸酯乙磺酸盐 20
第八节 脂肪酸多肽缩合物 21
第九节 酰基乳酸盐 22
第十节 α-羟基磺酸盐和α-烯烃磺酸盐 22
第十一节 脂肪酸单甘油酯硫酸盐 23
第十二节 磷酸酯盐 23
一、磷酸酯的制备 24
二、影响磷酸酯盐性质的因素 26
三、磷酸酯盐的性质 28
四、应用 29
第十三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镁盐 37
第十四节 取代链烷酸衍生物表面活性剂 38
一、化学结构式 38
二、合成方法 38
第十五节 聚氧乙烯松脂型化合物 40
第十六节 牛磺酸型乳化剂 41
一、制备 41
二、性质 41
三、应用 42
第十七节 石油磺酸盐 44
一、种类与制备 44
二、性质 45
三、应用 46
第二章 阳离子乳化剂 49
第一节 乙氧基化的脂肪胺 49
第二节 酰氨基铵盐 50
一、酰氨基铵盐的合成(以Sapamine为例) 51
二、酰氨基胺乳状液的制备 52
第三节 乙氧基化季铵盐 52
第四节 吡啶鎓氯化物和吗啡衍生物 53
一、吡啶鎓氯化物 53
二、吗啡衍生物 53
第五节 聚丙氧基季铵化合物 54
第六节 脂肪族季铵盐 54
第七节 咪唑啉型化合物 56
第八节 含非离子活性物的阳离子乳化剂 57
一、制备方法 58
二、合成步骤 58
第三章 两性离子乳化剂 60
第一节 咪唑啉型和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60
一、咪唑啉型 60
二、甜菜碱型 61
第二节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63
第三节 磷脂 65
第四节 含氟两性离子乳化剂 65
一、化学结构式与组成 65
二、合成 69
第五节 乙氧基化磺酸类两性离子乳化剂 71
一、化学结构与组成 71
二、合成 71
三、应用 72
第四章 非离子乳化剂 74
第一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型 74
第二节 非离子乳化剂的亲水性 74
第三节 乙氧基化反应历程和工艺 75
一、合成反应历程 75
二、合成工艺 76
第四节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乳化剂 76
一、脂肪醇、甾醇和烷基酚的聚氧乙烯醚 77
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80
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83
四、脂肪醇聚氧丙烯醚 85
第五节 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85
一、脂肪酸甘油酯 86
二、山梨醇和失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酯 87
三、蔗糖的脂肪酸酯 88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 89
第六节 烷基醇酰胺 90
第七节 碱性稳定的非离子乳化剂 94
第八节 含氟非离子乳化剂 95
一、由全氯烷基取代半酯和酰胺的一种活性剂 95
二、另一种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97
第九节 丙氧基化磺基琥珀酸二酯 98
一、化学结构式 98
二、合成实例 98
第十节 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 100
一、化学结构式与组成 100
二、合成方法 100
三、性能与用途 101
第十一节 鎓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01
一、化学结构式与组成 101
二、固体化合物 101
三、鎓类表面活性剂 102
第十二节 聚乙二醇单烷基醚异氰酸酯 103
一、化学结构式与组成 103
二、合成原理 104
三、乳状液制备 104
四、制备实例及应用 105
第十三节 聚氧乙烯脂肪酰胺型 106
第十四节 非离子乳化剂的提纯 108
第五章 其它类型乳化剂 109
第一节 含氟表面活性剂 109
一、缩多酸卤化物衍生物 109
二、全氟羧酸衍生物 110
第二节 聚异氰脲型化合物 112
一、含有氨基和酰氨基的聚异氰脲化合物 112
二、含有缩二脲基的聚异氰化合物 114
三、含有异氰酸及其衍生物的聚异氰化合物 114
第三节 含有杂环基的乳化剂 115
一、四硅金刚烷化合物 115
二、有机硼化物 118
第四节 季铵化的磷酸甘油酯 119
第五节 取代酚胺盐 121
一、结构与特性 121
二、用途 121
三、合成实例 122
第六节 硅氧烷硫酸盐 122
第七节 为制取逆乳液的乳化剂 124
一、组成与合成材料 125
二、合成 125
第八节 聚氨酸型表面活性剂 126
一、化学结构与组成 126
二、原料与合成路线 126
三、特性与用途 127
四、合成实例 128
第九节 水溶液异氰酸酯乳状液用乳化剂 128
第十节 消泡剂用乳化剂 130
第十一节 甾醇 131
一、植物甾醇 131
二、支链脂肪酸胆甾醇酯 133
第十二节 用于点火起动的C12~C20脂肪醇混合物 135
下篇 破乳剂 139
第六章 破乳基础 139
第一节 破乳原理 139
一、引言 139
二、界面性质 139
三、乳状液的类型 141
四、沉积作用 142
五、布朗运动 145
六、聚结 146
七、乳化剂 149
八、相图 151
九、几何形状 155
十、沉淀 156
第二节 破乳试验 157
一、引言 157
二、乳状液类型的确定 158
三、乳状液的成分及含量 159
四、变更性 161
五、粒子大小分布 161
六、分散历程 163
七、颗粒电荷试验 166
八、絮凝作用和乳状液分层 167
九、瓶试验法 167
十、小规模试验 169
第三节 水包油乳状液的破乳 172
一、引言 172
二、典型处理系统 173
三、旋风分离器 174
四、离心机 175
五、澄清池 176
六、分离器的类型 176
七、设计考虑 177
八、絮凝 177
九、特例 178
十、凝结 180
十一、总体考虑 180
十二、转化与相转换 181
十三、破乳化学品 184
第四节 油包水乳状液的破乳 185
一、引言 185
二、破乳方法 186
三、破乳化学品 187
第七章 改性胺聚合物破乳剂 191
第一节 阳离子淀粉 191
第二节 聚乙烯醇的二烷基胺烷基醚 193
第八章 阳离子聚胺缩合物破乳剂 195
第一节 表氯醇和混合烷基胺的缩合物 195
第二节 表卤醇和氨同胺的混合物的缩合物 196
第三节 分散剂的缩合物和破乳特性 198
第四节 聚合季铵甜菜碱 200
第五节 烷基化的聚异氰酸盐-聚胺缩合物 202
第六节 取代二胺和双功能反应物的反应缩合物 204
第七节 紫罗烯聚合物 206
第九章 其它类型破乳剂 209
第一节 含烷基醚硫酸酯盐的混合物 209
第二节 烷氧基化环状酚醛树脂 210
第三节 具有烷基嵌段聚合物的酚树脂缩合物 212
第四节 破乳脱盐用烃聚合物和破乳剂 214
第五节 季铵化的三乙醇胺与铝盐 216
第六节 低聚有机含磷化合物 218
第十章 废水破乳 221
第一节 使用阳离子聚合物 221
一、二氯丁烯仲胺缩合物 221
二、三元聚合物与两性金属盐 222
三、表氯醇烯烃聚胺缩合物 224
四、两性离子聚合物和阳离子混合物 227
五、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氨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 230
六、聚季铵化合物 231
第二节 与固体物质接触进行破乳 233
一、催化床 233
二、可湿润粒子原料床 233
三、破碎纸 235
四、改性聚苯乙烯纤维 237
五、涂覆层纤维材料 240
六、单质硫 242
第三节 电解法 245
一、使用亚铁离子 245
二、两极电解法 247
第四节 其它方法 249
一、降膜蒸发 249
二、使用亚铁盐、油和碱进行聚结 251
三、相分离用三烷基胺 253
四、乳状液的逆转 255
第十一章 原油破乳 257
第一节 油包水乳状液的破乳 257
一、环氧烷嵌段共聚物的聚脲烷 257
二、含盐原油脱水用烷氧基化聚烷烯聚胺 259
三、二(双)季铵缩合物 261
四、聚氧乙烯与碱土金属卤化物 264
五、聚亚烷二醇的醇酸树脂 265
六、四氢呋喃嵌段共聚物 267
七、二氧化硅与破乳剂 269
八、破乳剂与聚氧烷-聚硅氧烷嵌段聚合物 271
九、油包水乳状液的逆转 273
第二节 水包油乳状液的破乳 273
一、酸化油井中乳状液的预防 273
二、天然盐水的使用 275
三、用CaCl2和氧化剂或还原剂对含聚合物乳液的破乳 276
四、含胺破乳剂对水驱油乳状液的破乳作用 278
五、絮凝聚合物油乳液 279
第十二章 石油产品的破乳 281
第一节 车辆燃料 281
一、烷基化物——氢氟酸乳液 281
二、含水燃料除去混浊现象 282
三、汽车燃料用烷基化氢氟酸乳状液破乳 283
四、汽油用聚氧烯基醚破乳剂 285
第二节 油和焦油沉渣 286
一、水蒸气蒸馏精炼沉渣 286
二、除乳液中的聚合附聚物 288
第三节 废油回收 289
一、废辊子油 289
二、铝罐生产中的油 291
第四节 天然气、蒸气 295
第十三章 其它破乳过程 297
第一节 铁磁过程 297
一、铁磁流体的应用 297
二、铀的萃取过程 299
第二节 其它材料 302
一、印刷油墨 302
二、干洗溶剂 304
参考文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