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炎成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367407
  • 页数:157 页
图书介绍:银行文化和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也是一种运用这些规律传播信息、协调关系、广结人缘、塑造形象、促进事业成功的艺术。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领域的文化现象和内在联系,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著作。

摘要 1

ABSTRACT 3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思路和目的 2

一、研究思路 2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理论甄别与界定 6

一、关于县域经济 7

二、关于经济转轨 9

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 12

第三节 内容结构 14

第四节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5

第二章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决定分析 16

第一节 县域经济地位概说 17

一、县域经济地位的概念 17

二、县域经济地位的二重性 18

第二节 县域经济地位的决定因素及其机理 19

一、问题的提出:行政性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19

二、县域经济理论地位的决定:不同经济体内涵影响力 23

三、县域经济现实地位的决定 30

第三章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地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5

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理论地位:文献甄别与再认识 36

一、现有文献对我国县域经济理论地位的认识及其存在的缺陷 36

二、对我国县域经济理论地位的再认识 37

第二节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现实地位的实证分析 42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现实地位的变迁 42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经济现实地位下降的实证分析 48

第三节 观点总结与待研究的问题 53

第四章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55

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绩效分析 56

一、分析原理及模型建立 56

二、实际验证 58

三、关于县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实证结论 59

第二节 我国县域经济中存在的结构问题 60

一、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 60

二、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性的分析 62

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居民长期收入增长问题 66

一、问题意识 66

二、“三农”问题对县域居民收入增长的减量影响 67

三、县、乡、村公共债务问题对县域居民收入的减量影响 71

第四节 本章结论 76

第五章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77

第一节 弱小的县域经济活动微观主体 78

一、组织松散的小农生产者 78

二、失落的县属“五小”国营工业企业 82

三、“弱质”的县域经济民营企业 84

第二节 乏力的县域经济活动调控主体 88

一、县级政府的经济调控手段匮乏 89

二、县级政府的经济调控水平低下 94

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 99

一、户籍制度 99

二、农地承包的流转制度 101

三、金融工具创新制度 102

第四节 本章的基本结论 103

第六章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创新 104

第一节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宏观发展战略及其配套体制的合理性:基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的再认识 105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05

二、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异议 106

三、现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宏观经济体制的选择性 111

四、可以得出的简短结论 112

第二节 放权强县:国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体制创新 113

一、我国现行宏观经济体制不利于县域经济自主发展 113

二、放权强县:国家应该做出的体制选择 114

三、关于放权强县改革的小结 117

第三节 集权强县:县域经济内部体制改革 118

一、现行县域内部经济体制:特征与问题 118

二、县域经济内部体制重构的基本设计:集权强县 1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5

第七章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内部发展战略选择 126

第一节 县域经济内部不平衡发展战略概述 127

一、简评现有县域内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127

二、解读县域经济内部不平衡发展战略 128

第二节 县域经济内部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 130

一、县域经济内部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依据 131

二、县域经济实行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133

三、县域经济实行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案例分析 136

第三节 县域经济内部局域不平衡发展战略 138

一、县域经济实行局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139

二、县域经济实行局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140

三、县域经济实行地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案例分析 142

第四节 本章总结 143

第八章 全书总结与研究展望 145

第一节 全书总结 146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48

第三节 一点声明 149

参考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