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国际海洋法理论的若干探索 3
第一章 直线基线与领海 3
第一节 关于直线基线的若干问题刍探 3
一 一般情况下直线基线的确立 3
二 “特殊情形”的直线基线的确立 11
三 对历史性权利(水域)和直线基线的“默认”问题的理解 15
第二节 领海、毗连区与群岛国问题 20
一 领海 20
二 毗连区 26
三 群岛国 30
注释 33
第二章 大陆架 36
第一节 大陆架概念与大陆架界限 36
一 大陆架概说 36
二 大陆架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39
三 大陆架界限标准的演变 46
第二节 大陆架划界 54
一 大陆架划界原则与方法的发展 54
二 作为划界理论基础的“自然延伸原则” 61
三 作为划界方法的等距离线或中间线方法 66
四 浅论公平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73
五 成比例与等比率:达致公平划界的调节器和新方法 82
六 海岸相向或相邻国的大陆架划界 86
七 岛屿在大陆架划界中的法律地位 88
第三节 大陆架划界中的临时安排、协商谈判、调解与仲裁 91
注释 101
第三章 专属经济区 104
第一节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形成 104
第二节 专属经济区划界 113
一 专属经济区划界原则与方法的发展 113
二 关于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合二而一”的探讨 115
注释 123
下篇 太平洋地区的海洋管辖权实践 127
第四章 东南亚地区的海洋管辖权 127
第一节 马来西亚、缅甸与文莱的海洋管辖权 131
一 马来西亚 131
二 缅甸 133
三 文莱 136
第二节 新加坡的海洋管辖权 136
第三节 越南和柬埔寨的海洋管辖权 143
一 越南 143
二 柬埔寨 148
第四节 东南亚群岛国菲律宾和印尼的海洋管辖权 150
一 菲律宾 150
二 印度尼西亚 156
第五节 泰国的海洋管辖权 160
注释 169
第五章 太平洋岛国和领地的海洋管辖权 176
第一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海洋管辖权 178
一 澳大利亚 178
二 新西兰 180
第二节 南太平洋诸群岛国的海洋管辖权 182
一 巴布亚新几内亚 182
二 汤加 184
三 斐济 186
四 所罗门群岛 188
五 瓦努阿图 190
第三节 西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国和自治领地的海洋管辖权 192
一 西萨摩亚 192
二 库克群岛 193
三 基里巴提 194
四 托克劳 196
五 瑙鲁 197
六 纽埃 198
七 图瓦卢 199
第四节 其他太平洋岛国及领地的海洋管辖权 200
注释 214
第六章 亚太地区和平解决海上划界问题案例选评 217
第一节 领海案例 219
案例一 泰缅在安达曼海的划界问题 219
案例二 泰马领海划界问题 220
案例三 缅甸关于“领海内岛屿”的建议 221
案例四 “历史性水域”问题 221
第二节 岛屿归属案例 222
案例一 缅泰班巴占河口边界的历史争议问题 222
案例二 柬越布雷维埃线问题 223
案例三 柬泰关于克龙艾湾的争议问题 225
第三节 大陆架案例 227
案例一 泰马在泰国湾的大陆架划界 227
案例二 澳大利亚与印尼在“帝汶海槽”的大陆架划界 228
案例三 泰国印度在安达曼海的大陆架划界 230
案例四 印度缅甸在安达曼海的大陆架划界 231
注释 234
附录 235
本书附图 247
本书附图中英文地名对照 278
后记 286